毕加索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被奉为“艺术之神”。近日,在第一届草场地艺术节“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期间,著名摄影师吕西安·克雷格的作品展《毕加索特写》在艺美基金会展出。作为毕加索的挚友,克雷格通过所拍摄的私人照片向毕加索致以深深的敬意。同时,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提供的毕加索部分版画作品也在此同期展出。这将是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为数不多的含有毕加索真迹的展览。
克雷格与毕加索
在法国和欧洲享有盛名的著名摄影大师吕西安·克雷格,由于诸多原因在中国却鲜为人知。克雷格不仅是一位摄影艺术家,而且是摄影艺术的倡导者。最为突出的是,他是世界知名的国际摄影节之一“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创始人之一。这一盛会于1969年在阿尔创立,在过去40年间,克雷格一直积极致力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的发展。
艺术家异于常人的特质使外人很难与其长期和谐相处。毕加索的孙女玛丽娜·毕加索在传记《我的爷爷毕加索》一书中,曾经真实地记录毕加索远离家人索然独居的故事。在孙女的眼中,外人奉若神明的毕加索有时甚至不近人情,家人有时也很难与之亲近。然而,克雷格与毕加索相识几十年,友谊却越来越深厚。毕加索是第一个鼓励和帮助克雷格的人,也是对克雷格摄影理念影响最深的人。
克雷格成长的城市阿尔是摄影之都,同时,也是一个古迹遍布的城市,古老的蒙玛珠修道院就位于附近的马儒尔山岛。克雷格那些带有抽象主义意味的作品,甚至他的整个艺术生涯,都与好友毕加索有着莫大的关联。克雷格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他对第一次见画家毕加索的情景仍记忆犹新。毕加索经常造访阿尔的斗牛场。19岁那年,克雷格趁毕加索再次来到阿尔看斗牛的机会,拿着自己的摄影照片请他过目。毕加索看完照片之后对克雷格说:“还有吗?”3年后,克雷格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再度找到毕加索,从此,两人成为一生的朋友。期间,克雷格出版了《毕加索在普鲁旺斯》一书,详细记录了这位大师的日常生活和创作观,为后人研究毕加索留下了宝贵资料。
毕加索去世后,克雷格如同当年失去亲人一样悲伤。他写了一本名叫《我的朋友毕加索》的书,怀念自己和毕加索人生最后20年的生活。克雷格一生拍了80多万张照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名人肖像,海明威、考克多等100多位世界级的名人都是他的拍摄对象。当然,由于和毕加索特别的关系,他拍得最多的还是毕加索。现在许多研究毕加索的人都来找他要毕加索的资料。
“毕加索影响我一生。”童年失去父亲的克雷格对毕加索有着父亲般的深情。
毕加索生活写照
作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和立体派创始人,毕加索的作品经过一个世纪的沉淀,他的才情高深莫测、遥不可及,而人们了解他的生平往往是从马拉加温暖的阳光开始,经过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等几个重要时期的代表作品。而这背后的那颗艺术之心,我们只能从他生活的点滴慢慢感悟。
克雷格与毕加索相识于1953年,当时毕加索已是72岁高龄,两位艺术家之间的亲密友谊持续了20年,直至1973年毕加索去世。20年来,吕西安·克雷格用他挚爱的照片记录下这段珍贵的友谊,也使我们得以瞥见毕加索的家庭相册,洞察到这位伟大天才的私人生活,了解他作为一名父亲、丈夫以及朋友的普通人形象,这与毕加索自身的艺术创作息息相关。可以说,《毕加索特写》展现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毕加索。
如在克雷格1955年的作品《一个普通家庭》中可以看到,照片中毕加索的前任秘书亚米·萨瓦特斯坐在一把摇椅上(这把摇椅是毕加索最喜爱的家具之一,他的房子里有一两把这样的座椅);在地板上的是Z夫人,毕加索的妻子。而她就是杰奎琳·罗克,但是当毕加索为她画像时,她被称为Z夫人,因为此前她一直居住在一间被称为Ziquet的小屋。克雷格在照片评述中写道:“她是一位完美的妻子,坐在地板上忙着改一件自制的衣服;毕加索正向我走来,递给我一本书,他在那上面为我的一个朋友画了一幅画:一张萨瓦特斯的画像。他穿着他最喜欢的黑白格衬衫,右侧是杰奎琳的女儿凯瑟琳。”
展览中的这些照片,无论对毕加索的研究人士,还是最普通的美术学习者,都会有非同寻常的收获。在这些十分珍贵的照片中,人们可以洞察一代艺术巨匠作为普通人在生活中获取艺术灵感的点滴。
如《毕加索与蟾蜍》,克雷格在照片评述中写道:“他还很喜欢这只在他的花园里迷路的蟾蜍,他不希望蟾蜍从它呆着的那只木箱上掉下来。似乎除了毕加索之外,没有其他人喜欢这只爬行动物,但毕加索却对它格外着迷,甚至和它说话。”毕加索早期的一幅石版画正是以蟾蜍为主题。据了解,毕加索喜欢动物,而且一直饲养各式各样的狗和鸟,他甚至养过一只从马戏团逃跑的猴子,以及一只名为埃斯梅拉达的山羊。他以各种动物为题材,创作了大量雕塑、绘画、素描以及陶瓷作品。展览中,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提供的毕加索部分版画作品可以看到毕加索笔下的动物。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