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门里-门外——南国新锐当代艺术收藏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0-04-30

 

  画家

 

  怀着上述理念,我们这次展览计划特别邀请到了五位历经收藏市场验证的艺术家的二十五幅作品。

 

  在表面诙谐的画面下,独木桥(李健华)的每一幅作品内都包含着一段引人共鸣的寓意场景。他以额发小孩的符号指代所有人,在他历史叙事的画面下藏的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曾经落入的境地。

 

  张靖新的作品里有着着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在人群的背影后面所关切的是当下人们的生存危机。在一幅作品的形成前,画家往往会花一两个月去进行现场和新闻的调查,然后将自己对社会的观点付诸纸上。

 

  陈大卫的绘画阶段和语言转型表现出多样性,从最初探索的中西调和的油画山水,到对故乡变迁的感思的描绘,再到对文革的关注,最后到当下对社会、对个体、对自身的关切,画家一直带着他的历史观保持着对绘画思想及手法的研究。

 

  陈小村的作品带有一种中国写意的空旷意境,他所制造的阁楼空间提供给了观者一个逃避繁杂现实的私人休憩所,让人们在郁结的事务中找到一个心灵的绿洲。

 

  王建家以设计的理念来看艺术,他的花田系列所呈现的是花海直接对人视觉的冲击。而人物那一系列的作品则是画家曲折情感经历的述说。

 

  艺术收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俗语云:“乱世屯粮,盛世收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民营企业老板加入到艺术收藏的队伍中。曾经有一位民营企业家说:“经过多年的商场追逐,我们这些企业家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得到满足,现在要开始通过欣赏和品味艺术品追求文化精神上的享受。当然,我们也会抱有一种投资者的心态,期待自己所收藏的艺术品能够升值。”专家评议,投资艺术品,对企业家们来说,有点鱼与熊掌兼得的意思。它既是保值的,又可以拿来赚钱。企业进行艺术品投资,正成为一种资本运作的新方式。

 

  国外的一些知名企业很早就开始和艺术领域的接触了,他们介入艺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很多著名的企业角逐油画领域,像日本企业天价购买凡高的作品,其结果就是使得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名誉和声望,这是通过资产运营的方式得不到的;美国洛克菲勒、日本的三菱等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本身就有非常好的收藏,并且开办了自己的美术馆、博物馆。因此收藏艺术品是大企业经常使用的自我价值提升手段,是投资手段与企业文化的一种结合,通过对艺术的介入和收藏来加强企业的文化素质和品牌。我们再举大家比较熟悉的保利集团的例子。2000年,保利集团从香港回购了圆明园的三件兽首铜雕——牛首、虎首、猴首,放到了保利艺术博物馆,3300万港币的价格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太贵了,但是,这3300万港币的花费为保利带来了什么呢?是巨大的声誉,是品牌、责任、安全和可托付感,企业的无形价值被大大提升了。如果以企业的目光审视保利,从拓展企业品牌的角度来分析,在这件事情引发了多少家媒体报道保利呢?如果保利不是用这些钱买这几件珍贵文物,而是去打广告,企业能打出这样的关注度吗?何况这个购买事件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可持续的话题,甚至是一个参考数据,随时会被各种媒体提及并不断强化,更重要的是,保利的3300万港币并不是花出去就没有了——几件文物还放在保利的博物馆里,它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已经升值一倍以上了。保利对于圆明园文物的收藏就是一个标准的企业使用收藏手段进行有效放大的事件。中国的当代艺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受关注的时候,美国、日本、法国的一些跨国企业已经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他们办展览,支持他们的创作活动了。如果国内企业对艺术的介入有这样的前瞻性就更好了。

 

  然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文化都会以不同的形态在各个方面显现出来。企业文化中需要加入艺术成分,因为艺术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它们常常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独特性使它们的象征价值显著增强,所以这则成为企业最佳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如,改善管理、强化目标、凝聚人心、美化环境、优化生活、教化激励、培育人才、道德约束、制度控制、服务公众、辐射社会,等等。通过艺术的加入不但可以提升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还加速企业文化建设。

 

  现今企业艺术收藏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一种时尚、一种品位,收藏市场也正从个人投资收藏向个人、企业、社团、基金多元方向转化,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产业基金,艺术收藏都将是其中重要的运作品种。从企业的方面分析,企业收藏目前主要还是两条考虑:一是投资获利,企业的存在就是赢利,这是企业初始阶段必然会考虑的问题;二是给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当前社会总体的企业发展已经到了追求企业文化的阶段,艺术品也具有表达企业文化的条件。换言之,企业一定可以把收藏游戏玩儿大。

 

  现任泰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曾经在16年前融资2000万元与人合伙创办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此过程中,陈东升见证了中国企业家投身艺术收藏的潮涨潮起。转投保险业的陈东升依然是艺术品收藏的热衷者,他在公司大厦11层开设顶层空间,专营中国当代艺术的顶尖展览,在这里,企业家是最主要的顾客。陈东升的想法是:“把前门附近的老北京火车站改建成当代艺术博物馆也许是最现实可行的。”建设博物馆的梦想,不是只有陈东升一人,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家将此梦想付诸实施。2007年1月底,企业家谢金松的海宁谢氏艺术收藏馆开馆,而在江浙地区,已经有100多个私人博物馆成功建馆。同谢金松一样,这些私人博物馆的主人全都是企业家。收藏艺术品乃至开办博物馆或美术馆,正成为企业家实力和品位的象征。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有了一致的认识,他们在一起的主要话题就是“艺术”。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艺术品首先是一种消费;而很多企业家也乐意把它当做一种投资,甚至是金融工具。当然不可能要求国内的大企业都去开美术馆,不过跟当代文化有关的企业,应该对当代艺术有些了解,不要再挂大美人的照片了;真的把当代艺术放在你的办公室里这样才能和企业的文化、产品相对应。国内一些企业对艺术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兴趣去做纯粹的艺术,更多地是作低端消费,追求速成。为了短期目的去做一些包装。

 

  可以断言,企业以它的资本力量和社会地位进入艺术收藏市场,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信心,会打开一个更大的容纳空间。对于企业来讲,支持各种艺术活动的同时,让人们接触和了解最好的艺术,而同艺术结合的企业的品位和形象自然就是非常高的。企业与进入收藏领域的投资机构不同,投资机构的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追求单纯的利益回报,而企业要相对复杂,诉求的东西也更多,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是研究企业藏玉的独特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最终为企业所带来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效应,而不只是通常认为的经济和财富。不管是什么原因,企业收藏最直接的结果还是使得企业获取了知名度以及公众对于企业文化的敬重与仰慕。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的存在不只是简单赢利的问题,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也可以说,企业收藏是在企业良性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博铬作为价值传递者,深知道艺术文化是一种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东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艺术文化也是一种发展的力量。艺术文化的真谛在于其独特的内涵、深刻的底蕴,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表象。今天,博铭要用艺术文化力打造创新力、学习力、竞争力,提高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开辟一条艺术文化制胜的发展之路。无疑,博铭需要这样注重艺术文化内涵,注重艺术文化底蕴的态度,更需要更多这样一种参与的力量。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