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巨画“大芬丽莎”讲述城中村再生故事

来源:新闻晨报(上海) 2010-05-01

  在深圳馆的外墙上,由507名画师集体创作的巨画“大芬丽莎”展现着神秘的微笑。与众多城市案例着力展示创新科技、骄傲成就不同,深圳案例馆将目光投向大芬村的演化和再生故事,用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把深圳过去30年快速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城中村”呈现在游客的面前。

 

  第4次申报,“大芬村”获批

 

  总策展人孟岩介绍说,大芬村是深圳多次申报最终确定的主题。第四次申报时,才以《深圳大芬,一个城中村的再生故事》最终获得审批。

 

  大芬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它位于深圳市城乡结合部,占地0.4平方公里。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大芬村居住,并在周边的工厂中打工。大芬村一度充斥着传统加工制造业工厂。居民收入偏低,社区环境糟糕,外来人口进进出出。然而随着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村,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师,进行油画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油画这种特殊的行业被带进大芬村。自此,油画制作加工、展销等产业渐成气候。如今,走进大芬村,可以看到林立的画廊、各式的画展。与相邻的村落相比,大芬村有着独特的气氛,已经成为一个艺术市场。“我们实际上是紧扣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主题。”孟岩表示,“参展案例并不要求城市输出一个宏大场景、对城市进行推销,而是需要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问题,展现有效而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大芬村的案例,恰恰能够给大家带来思考。”

 

  蒙娜丽莎在这叫“大芬丽莎”

 

  深圳案例与意大利博洛尼亚、韩国首尔同处一个案例联合馆。走进联合馆,记者首先注意到的是在一面47米×7米的大墙上横躺着的蒙娜丽莎。“这是深圳馆的序曲,我们叫它‘大芬丽莎’。”孟岩告诉记者。深圳馆被设计成相对封闭的体验式展区,整体呈现为一个长43米、宽9米、高7米的大型的复合剧场空间装置。“大芬丽莎”就在展区的外墙上。

  孟岩介绍说,之所以选择蒙娜丽莎,是因为这张画是大芬油画村20年来“生产量”最大的一张画。

 

  这幅巨画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策展方邀请了大芬村的507名画师参与。每个画师都是对照着电脑分解后的一个单元在画。“每个人的画风、用笔方式、速度、技法高下都各不相同,所以有自己的创作在里面。”孟岩说,“与平时临摹作品不同,他们每人都在画上签名。我们希望观众能通过读画,读到故事、梦想。”

 

  观馆就像走迷宫

 

  深圳馆引入当代艺术、实验剧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艺术形式。展馆一层、二层共16个独立编号的作品。在3000多立方米的空间里,游客将先从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整体外观,过渡到活跃跳动的多媒体互动城市信息矩阵“大芬制造”,再进入充满个人体验的“村”中迷宫“大芬转型”,最后到达宏阔的城市剧场主厅“深圳——中国梦想试验场”。孟岩表示,深圳案例在表现手法上依赖当代艺术,一方面与主题相关,同时也为了既保证一定的学术水准,又能老幼皆宜。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