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蓝庆伟:艺术市场从不孤立

来源:库艺术 蓝庆伟 2010-05-25

 2009年8月,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跟着金融危机的步调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开篇的序言便是“金融的逻辑是什么?”文中无论是浅显的故事还是复杂的金融学理论,无疑都在将“金融”这一耳熟能详的词拉近到每个人的身边甚至是生活——这本身也是必不可分的。中国在金融危机面前没有受到如想象中的冲击——关乎普通人生活的更是少之又少,但表面的平静丝毫不能掩盖内部的潜流。在欧洲,有些国家甚至濒临破产。而此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圈,艺术市场是独立存在的论调甚嚣尘上——“当代神话破灭”。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艺术拍卖的开始,敏感的生意人早已嗅到了这块“蛋糕”的利益香味,当那些今天看来是“天价”的艺术家作品的销售价仅有千余元时,官方的《美术》杂志自身也在诠释艺术市场本身,而这种艺术市场的环境正是身处其中的批评家所面对和挑战的。在《美术》杂志1992年第4期第54页上,我们读到了彰显《美术》杂志市场化运作的“标志”:

 

本刊启示

 

       为了进一步做好多方面的读者服务工作,同时为了艺术信息的广为沟通和交流,在艺术品收藏家、画廊与美术家之间架起联系的桥梁,经工商局批准,我刊将适当增辟版面扩大承办多种广告业务,受理广告项目如下:

 

1,艺术家团体、单位或个人画展的消息与作品的广告;2,以介绍艺术家团体、单位或个人为内容的广告;3,出售美术作品的广告;4,出版社或美术家个人的书刊、画集出版物消息或简介广告;5,艺术陶瓷、民间工艺、服装、家具等实用工艺美术产品的广告;6,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广告;7,美术用品器材及文房四宝名优产品广告;8,与造型艺术有关的重、轻工业产品广告。

 

       凡欲在我刊刊登广告者,请于我刊广告科联系。(各有刊登广告条例、价目表及有关事项的详细说明,可以函索)

 

      这种广告在今天的艺术杂志早已不在凸显于表面,而是在内容上和操作模式上进行着美轮美奂的改头换面,每一位媒体人都无比清楚广告对其存废的作用。市场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因素之一,中国的土地、银行业、出版业等,无不例外的都经历着市场化的进程以及股份制的改革。剥离市场、市场规律来谈当代艺术市场是极其可笑的,市场并非是当代艺术的专利与代名词,“当代神话破灭”的论调是极不负责任,第一,这不是神话,是经济发展造成物价大爆发的表现方面之一,第二,所谓的破灭实际上只是一种更新换代的过程,新的艺术家还没达到这个价位,而老的那些已经稳定,没有再冲刺的资本。比如高瑀,三四年前一张画5000,而现在一张画可能要20万,在物价上涨没有翻倍的前提下价格涨到之前的40倍,这是什么概念,这种隐形的涌动难道没有人注意到吗?或者难道仅仅是那些当代艺术的生意人在窃喜吗?拍卖市场最高价位的浮动卷走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盲目的仇富论调势必会夺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缺少基本的学术意义与建设意义。因噎废食是目光短浅的表现,除非你有你的“桃花源”。

 

       2007年8月8日出版的《外滩画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张晓刚:100美元在我手上100万美元在别人手上》,在开篇短短的三个问题中已把“天价”与市场的关系用自身的感受与经历回答的淋漓尽致:

 

      B(外滩画报):你的画自2006年起连创“天价”,这对画家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可你却问“他们是不是疯了”,你觉得你的画不值这个价?

 

     Z(张晓刚):我觉得惊讶,是因为拍卖本来就和我没什么关系。拍卖是二级市场,艺术家的作品通过画廊卖给收藏家,从这个收藏家到那个收藏家,倒来倒去,最后到拍卖会。

 

    B:虽说如此,但之后,肯定会带动你其他作品的价格走高。

 

    Z:从市场来讲,拍出高价,肯定是好事,但艺术家无法控制这事,艺术家应该多想想自己的作品如何发展。

 

    B:有人说你的画之所以拍得那么高,是自己操作的结果,每次拍出高价都是电话操作,买主并不现身。你如何解释?

 

    Z:他们喜欢发挥想象力。可是也有篇文章,忘了是谁写的,说我是唯一一个不操作而获得成功的典范。市场有专门的系统,我不大懂,我只管画画,没有精力又创作又代理又做画廊还做市场操盘手。其他的事,我交给专业团队去做。

 

       中国的当代艺术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平均每年出来的新人有没有达到一个?打下江山的当代艺术前辈艺术家仍然站在当代艺术发展的风口浪尖,对他们批评的声音漫天飞舞,而不去花精力读读他们曾经执着的艰苦与坚持,更不知他们对今天当代艺术的财富价值。问题对应的是方法,怀有做理想知识分子的人,没有地盘要巩固、没有职位要守护,而是改变、前进,不是固步自封。面对当代艺术的种种问题,如何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与解决方法是推动其发展、完善的必然之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是中医学最忌讳的治病方法,艺术市场也是同样的问题,在整个市场环境下的当代艺术主题仍有许许多多的关节与筋脉需要打通,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固步自封。换句话说,文章开头提到的所谓“破灭”,并非是艺术价值的全面败落,而是金融调整的普通规律体现而已。而艺术的价值,已经对社会起到了该起的作用,已经融入了历史,这样的过程是沉淀,而不是上升。

 

       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一文中的“双层的视域”论述给我们了诸多的提示:知识分子像遭遇海滩的人,他应该学着与土地生活,而不是靠土地生活,他不能像鲁滨逊把殖民这个小岛看作自己的目标,而应该像马可波罗一样,怀着惊奇感,是一个生活的过客,而不是寄生虫或征服者。他应该建立起双层或多层的角度来看事物,不以孤立的方式来看事物,不是从当权者的方式或角度来看事物。他要用另一种观念和经验,来对照另一种观念和经验。即使他不是真正的移民或真正被放逐,但是他应该具有移民者或放逐者的那种思维。

 

2010/4/8

 

2010年第3期《库艺术》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