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
当代艺术之所以成为今天中国文化体验中的生动角色,就因为它所具有的先锋性、开拓性和不确定性的实验态度,在30年时间轨迹中,不断给我们的文化转型提供着诸多可能。实验,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从未停止,并且实验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所在。同时,在今天全球化的情境中,随着资本的介入、图像的泛滥、媒材的变革、物质文化的过度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日常生活和审美经验的改变,当代艺术如何延续其自身的实验性,并找到合理的实验方式将是它在当下所要面对的话题。
鉴于此,我们决定运用科学、理性、客观的调查研究方式把中国30年艺术现象、问题放在历史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归纳与抽样研究,以当代艺术的“实验报告”为呈现结果。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式,是因为实验报告是一种关于对实验过程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并如实记录下来的形式材料,确定性、记实性和文献性的特征决定了实验报告重要之处在于对过程的记录与还原。
我们把在当代艺术现场中有着独特的观念表达和视觉呈现的艺术家个案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与逻辑。因为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和潮流总能还原到艺术家个体这个点上,他们在不断对应各阶段的文化环境和现实生活中,所做出的积极回应与界定形成了艺术史的发展线索。同时,如何厘清二者的关系对于艺术史的书写是一系列值得研究的艺术现象。我们不仅会关注艺术家在艺术史中特定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更会在艺术史的叙事关系中,结合艺术家的个人观念轨迹,揭示与发现被艺术史忽略的个人现场,并从中为今后当代艺术的实验可能找到具体的参照。
在这里,我们不期望由此得出一个既定的理论总结,而是希望与大家讨论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进程里最值得记录的思想与现象。我们想从宏观和实证的角度对中国艺术发展进行考察和辨析,梳理一条历史的线索,进一步彰显和还原当代艺术的成果,并且,为以后更多的艺术工作者提供较为深入的文献资料和研究空间,也为艺术家们的创作以及未来中国艺术的走向书写一个更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报告”。
罗中立
中国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或许才刚刚开始,对我们这一代的大多数人而言,最初的艺术创作,往往都是在集体分享的狭小空间里滋生。而关于宽敞、明亮的独立工作室,曾几何时还仅仅只是梦想。
但正是基于这样的梦想,原本作为军事储备的坦克仓库被保留下来,尽管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原本的价值和功能都已消失殆尽。但是,这携带着历史和记忆的建筑本身,却以其特有的结构和象征,为新艺术的催生提供了可能。在偏安一隅的西部,它是否可以成为未来艺术实验的基地,并以包容和自由的姿态搭建起对外交流的平台,同时在这个城市、乃至整个西部的文化进程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就成为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所在。
如果艺术最终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理想生态,那么,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所要做的,正是为这种理想生态的构建提供可能性。时值四川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依托于本土情景中的坦克库,组织和策划了“实验报告”系列个案研究和展示计划。借以系统、严谨地梳理四川美术学院的学统文脉,同时将这一学术研究纳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之中。这里即将上演的,不仅仅是建构立足于本土的学术生态,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史情境的文化考量,并以此为未来的艺术创作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和书写,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式。我想,这也是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俞可
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拒绝”整个关键词。就中国当下的文化发展而言,我们关于艺术的全部想象,不应该停留在我们通常的惯性逻辑之中。我们得拒绝平庸,拒绝过去一段时间中那些意识形态的策略,它们再也不能像幽灵一样包裹于我们的创作;我们得拒绝资本在当下对艺术的诱惑,因为文化的资本化、资本中的文化,混淆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关照,改变了艺术的轨迹。我们还得拒绝,那些并未给我们带来多少关于未来文化想象的传统,以及传统所带来的一系列思维局限……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依赖一直作用于今天的历史幻觉。
于是,我们在一个废弃的军械库——一个真正意义上剥离了其它目的的非盈利性空间,来形成某种文化视角,探索性地与艺术家一起共同思考我们关于艺术中的本质与逻辑、承接艺术的上下文关系,与城市、城市中的每个人,来形成交流的话题,还原艺术在社会格局中的独立性和它本身应具备的魅力。就坦克库而言,它本身所附带的实际意义,就已经象征性地为我们今天埋下伏笔。那么,通过策展人、艺术家对具体空间、以及整个典型性的城市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思考,有意识地勾勒出创作与整个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对接。
由此,我们将通过“实验报告”的系列个案,在传递出艺术创作中的冷静思考以及研究性的探索方式,来拒绝那些有碍于当代艺术实践中所遵循的惯性原则,理想化地提供展览的真实文本。
韩晶
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叙述和评论,有几个使用频率飚高的单词,“实验”无疑是其中之一。似乎过去三十年轰轰烈烈的艺术进程,都可以在这个字眼里找到对应。
何为“实验”?《辞海》里的标准释义是:为了解决文化、政治、经济及其社会、自然问题,而在其对应的科学研究中,用来检验某种新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而进行的一系列明确、具体、可实施、有数据、有方法、负责任的技术操作行为。
语言仿佛总是隔靴搔痒的游戏,于是当我们企图对某个单词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剖析时,往往需要堆砌更多复杂的字、词和句子——以上关于“实验”的定义,或许正陷入这样的怪圈。但拗口又枯燥的释义,至少向我们说明了一点:“实验”作为一种试探性行为,让未知的想象拥有了通往现实的可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将在未来的一年,力图对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片断,提供一份具有参考性的“实验报告”——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进程,依然处在探索的过程之中,伴随着艺术格局的多元化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转型,这趟开足马力、却不知驶向何方的艺术快车,最终会在整个文化的进程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许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因此,无论是当代艺术本身,还是对于当代艺术的研究和呈现,在当下都同样处于实验阶段;另一方面,“实验报告”作为对“实验”这一行为的科学性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和反映方式,具有一定的纪实性和文献性,它将致力于对今天的艺术生态做出记录与还原。所以,“实验报告”并不是为艺术史贴标签,而是力图呈现这些真实、生动而鲜活的探索性过程,并植入对当下的文化思考。
实验报告之一
罗中立:语言的轨迹
策 展 人:范迪安
策展助理:刘 媛
展览地点: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10年6月26日-7月16日
实验报告之二
张晓刚
实验报告之三
实验报告之四
实验报告之五
实验报告之六
实验报告之七
实验报告系列
《实验报告: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视觉档案》
Experiment Report: Visual Archiv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项目策划: 俞 可
Project Director : Yu ke
文献编辑: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Document Editor: Art History Department, Si 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图像制作: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
Image Production: Printmaking Department, Si 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图像编辑: 田太权、薛晋亮
Image Editor: Tian Taiquan, Xue Jinliang
视觉设计: 向 雪
Visual Design: Xiang Xue Design Studio
英文编辑: 李敏敏、徐春美
Translator: Li Minmin, Xu Chunmei
展览事务: 李彬彬、丁奋起、刘栩良、周宇
Exhibition Services: Li Binbin, Din Fenqi、Liu Xuliang、Zhou Yu
展览空间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空间,由废弃的军械仓库改建而成,保留了建筑原本的空间特色。室内展厅总面积约1000平米,分为1#、2#两个展览空间。
第一展厅主体长29.62米,宽26.67米,展览空间高4米,最高挑高7.8米,共有三个独立影像空间,每个影像空间的面积为30平米。
第二展厅主体长24米,宽12米,展览空间高4米,最高挑高7.8米。
配合移动展板的组合,展线和空间可以灵活地与展示需求相结合,能够适应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同时,展厅基础灯光、音响系统、公共卫生区域等活动基础设施及基础服务配套完备,能提供各类酒会和会议服务,与展览活动有机配合。
坦克库 第一展厅立面图
坦克库 第一展厅平面图
坦克库 第二展厅立面图
坦克库 第二展厅平面图
坦克库 展厅
坦克库 展厅入口
坦克库 外景
坦克库 外景
坦克库 外景
地址:【400053】重庆市 九龙坡区 黄桷坪正街108号
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
电话/传真:023-8618 1968
E - mail: tankloft@163.com
网址:www.tankloft.org
【编辑:袁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