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在讲话
潘公凯在“艺术的边界”的讲座中探讨西方文脉和中国文脉的审美超越关系,艺术的逻辑之网与特殊语境中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命题,思路流畅、逻辑严密、发人深省。
2010年6月10日北京讯(99艺术网,陈荟洁):晚上18点30分到20点40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美院美术馆报告厅做了一场关于“艺术的边界”的讲座。讲座由徐冰主持,吕胜中、王春辰等悉数出席。
本次讲座主要配合潘公凯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楼、四楼的“错构·转念——穿越杜尚”的展览。在讲座中,潘公凯主要从四个大的脉络去展开对边界问题的思考和论述:
一、边界问题在20世纪美术研究中的位置
二、《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1993-1995)
三、《论西方现代艺术的边界》一文隐藏着另一种叙事——中国文脉中的审美叙事
四、《错构·转念---穿越杜尚》
潘公凯对于艺术品有自己的定义:艺术品是生活的一种非常态形式,其必要条件是:形式的结构+意义的孤离。”他认为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作品才能成其为艺术品。而关于中国的文脉的认识,他认为,传统的艺术形式都是拐棍,是修身养性的工具,是进入艺术愉悦的审美境界的途径和连接方式。
不同于丹托和贝尔廷认为20世纪60年代当代艺术开始站上历史的舞台的观点,潘公凯认为从杜尚开始,当代艺术已经发生。并且,潘公凯用新观点去挑战贝尔廷和丹托,他认为60年代以后的艺术到当代艺术都可以用“错构”来贯穿形容。
“艺术作品是一种非常态的构成,是一种非逻辑结构——错构。即:错误的时空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内部结构上的非逻辑性——错构;与周围环境的非逻辑性——错置;存在时间上的非逻辑性——错序。”潘公凯用“错构”理论来回答丹托的问题,在新的语境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艺术与现实的差异问题。
徐冰在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徐冰在讲话
学生在向潘公凯请教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