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活动介绍
2010年6月5日,《艺文中国》设计论坛I——“中国创造-产品设计的新力量”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黑匣子”地下剧场拉开帷幕。本次论坛邀请艺术家汪建伟、郑在东、建筑师刘家琨、马岩松,设计师宋协伟,建筑评论家周榕,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人郭锡恩/胡如珊,“清庭”品牌创始人石大宇,家天地设计品牌店创始人任小勇,前门23号创始人李景汉,以及奥迪设计师与媒体和公众深入对话,探讨中国产品设计的现状及未来理想。
奥迪设计师Edwin Ollefers
由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一汽-大众奥迪品牌、旅游卫视三方联合出品的《艺文中国》是国内第一档高端跨界艺术文化访谈节目。《艺文中国》首次聚焦当代中国30 年艺术变迁之路,打通当代视觉艺术、建筑、设计、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领域,旨在与观众一同见证:“艺术,改变当代中国的另一种力量”。 《艺文中国》自2010年2月开播以来,节目策划人翁菱在与受访者的对谈中,已陆续对东方哲学与前卫思想如何为中国社会提供新的创造能量、中国将向世界提供怎样的创造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具前瞻性的探讨。“《艺文中国》设计论坛”作为电视节目的延伸,将全年举办两次,邀请设计领域创作者和各界意见领袖与精英,坐论天下“设计”事,旨在通过系列现场活动,形成活跃、深入、兼具文化关怀与实验精神的设计交流平台,从而激发社会创新。
关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讨论在近两年又兴起热潮。长期以来,贴着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标签的工业产品,却只能以微薄利润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攀升,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已不再是一句口号。但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产品设计的位置到底在哪里?设计如何从不同领域吸取营养,构建设计行业的新格局?在传承传统技艺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过程中,如何为社会提供高品质的工业设计产品?在融合了东方哲学和全球视野的当代文化背景下,如何创造面向未来的中国当代设计美学?“《艺文中国》设计论坛I ”旨在于此背景下,沟通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与前景,探讨如何打通专业背景,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寻找中国社会最新的创造力;如何立足全球语境,将创新技术,东方品味,环保材料和中国精神融入未来的生活,给世界带来高品位的中国设计风潮。
“跨学科产生生产力”,翁菱在策划此次活动时说,“各行各业都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更准确地说,一个“瓶颈”,大家都来到一个节骨眼儿上,遇到新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也不是资源、技术,而是——文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综合过去的历史积攒、文化底气以及这二十年天翻地覆的现实体验,让历史与“当下”对话。必须从最具建设性的思考和行动开始,达成跨学科、跨行业的新的创造者联盟,这样,才有可能突破瓶颈口,迎来一个集合全社会力量通力创作、创造力井喷、领导世界潮流的新时代。”此次论坛,即希望以具有建设性的思考和行动,寻找“产品设计的新力量”,迎接新一轮“中国创造”风潮。
活动现场
上半场以建筑师、艺术家为主)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翁菱
主持人翁菱以一次失败的展览、14位建筑师、艺术家的跨界设计产品,抛砖引玉。
艺术家汪建伟
著名艺术家、疑似哲学家、社会学家汪建伟上场,谈论“设计的位置”,引用齐泽克关于“绿茶”的例子:绿茶可以控制自由游离基因。是否必须落实实用性、功能性后再开始一个设计?不确定性是否可以作为设计的开端?
建筑师、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刘家琨
建筑师刘家琨便是那次失败的“不自然”设计展的参加者之一,见到作品后大吃一惊:怎么像块肥皂!所以他讨论设计的“时间”问题。眼下的中国,在不能砍资金、砍地盘的情况下,只有砍时间。但是,他认为:什么都能砍,就是不能砍时间。
建筑师、MAD建筑设计室创建人及首席设计师马岩松
马岩松认为设计师相对自由容易,而建筑师的意志非常重要。刘家琨认为想法和成品之间的差距是必然的,但建筑师是永远的乙方、必须在被动的情况下坚持。
建筑师、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周榕
清华大学老师、建筑评论家周榕发言:设计是一个阴谋,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中产生的合谋。当建筑、艺术“堕落”为设计后,产生若干分离:1、设计者不再是工匠,和现场分离;2、设计者和使用者分离;3、设计产品和文化传统分离、根没了。这个阴谋导致设计成为某些人的权力。
3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经济、社会、文化秩序的重建,但并非健康的建设,其中设计只是扮演了经济秩序重建的一个“工具”。在此探讨设计的中国性,是缘木求鱼。眼下的中国很像五胡乱华后统一的隋代,大量重建,但主要靠数量取胜。此刻谈质量是奢侈。要等到“得意忘形”,即设计消亡、造物重新出现,才到了该谈这些问题的时候。
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宋协伟
央美设计学院副教授宋协伟重新上场,引用蔡国强《农民达芬奇》、三代胶囊公寓、LED风筝:人人都是设计师;农民是最大的产品设计师;“如果没有工业,将会怎样”?
周榕:设计针对公众、而非私人,是权力的控制机制。现在的一切都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现代化是一个巨大的乌托邦——都是设计出来的。自孙中山以来,进入用设计取代政治经验的时代,包括经济制度。但我们的文化制度没有设计基础,多是经验的传承。那我们谈的是经验的中国,还是设计的中国?
刘家琨:分析动荡的元代、闲适的明代,出现怎样的所谓中国设计。
马岩松:“没有工业,将会怎样?”这个德国广告也许就有阴谋的部分,再拍下去,也许会出现美丽的山川河流。今天,应该在追求人性、结合自然的大方向讨论设计,当然,这并不是说反文明、反技术。
汪建伟:最好的乌托邦是列宁的苏维埃。马岩松:做设计别老想着谁买单的事,要有失败的策略。
下半场以设计品牌创办人为主
胡如珊:所谓产品设计的新力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力量,设计的功能是解决当代社会、文化、科技的问题。设计始于工业革命的开始。早期的现代家具设计与发展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它的力量在于改变从工艺到工业的生产能力。我们更该关注:什么是当代工业设计者的动力?
设计师、“清庭”设计品牌创始人石大宇
石大宇(清庭品牌):我做了销售采买设计14年,自己设计21年。但不得不悲哀地说,华人世界对创意和设计普遍不尊重,认为设计很廉价。每每开店,会有人前来抄袭、甚至量尺寸。原因有三:投机、爱走捷径、功利。
儒家的观念中,工匠变得没有地位。学设计的人常不平衡,难以承认自己工匠的身份。但我觉得传统工艺中有非常动人的东西,其中有常民的生活、而非帝王的。我受台湾教育,大陆对我又陌生又有关系,我最想做的,是为精彩的民间工艺重新赋予现代意义。
我看了太多、卖了太多西方人的设计。当代中国的工业设计在世界上还没有发言权,我关心怎么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到灵感。有人说传统民艺:俗、野、粗、简!我在14年的采买经验中,找到、感到好的东西,都具有这四种品质。我们要有自尊心,进而有自信心。
任小勇:我们在用户体验等的开发严重滞后;我关心怎么把中国风骨、风潮带给世界。
郑在东,引李渔《闲情偶寄》、日本“民艺运动”、李华弌毛笔,主张保留好工匠,如果他们一直在生产线上,是我们的悲哀。
前门23号创始人李景汉
李景汉:中国工业设计仍在初级阶段——停留在解决问题等的阶段,需要讨论如何明确目的、兼顾功能性等。引“包豪斯”、“美国创造、中国组装”的IPAD,以及世博会GM企业馆的GM和上汽设计的两款概念车......
建筑师、设计师、如恩设计研究室及设计共和创始人胡如珊
“设计共和”、“如恩设计”的胡如珊:工业设计的发展经历了解决问题——造物——大规模生产。高速发展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向回看的阶段,即,重回工艺。大家已经不满足于大众生产,而开始需要手工。我不知道,让工艺进入大众生产,或glocal (global+local),是否会成为未来的方向?
石大宇:做品牌,最需要工匠精神。我现在致力于竹工艺,使用台湾的梦中竹(毛竹),四年生。我花很多时间找好的竹艺工匠、工艺家,但很难。好的工匠需要对自己做的东西有交代。我面临的,比如金融危机后,制造业工厂倒闭,很多人不愿为设计付费。而好的设计,可以发展出新文化、发展产业。
翁菱:glocal 是否可以翻译成“全球视野,中国功夫”?
今天确实到了一个需要协作经验和理想,集合全社会跨学科资源、进行创造的时代。我有一点不同意周榕说的眼下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情况,比如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实践者。
胡如珊:目前缺乏理论,没有平台讨论。
锦儿:既需要产品的成熟,也需要精神的成长。
郑在东:滥用中国元素也很可怕,所谓国际化现在并没有那么重要,应该找到自己的世界。
现场观众提问道:你们作为使用者的真实体验是什么?
锦儿:有爱、不会夹手、好用、不贵。(那为什么紫云轩那么贵?锦儿详细解释了一碗茶为什么卖58)。
胡如珊:我怕别人不相信是中国人的设计,认为是日本的;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身份铸造,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工作。现代化不是全球化。当代的中国是否MODERN的中国?西方已是后现代、后结构主义,而眼下的中国仍是现代,且是传统、现代、当代并存。
翁菱:新一轮的文化思潮、创造思潮,不是抽象地理论可以解决的。如果可以做好一个杯子、一把椅子,那可能有基础设计一个好的建筑。今天算同行、跨学科交流的起点。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