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距离之美:第17届悉尼双年展的别样情结

来源:世界艺术 作者:徐亮 2010-06-12

——“37年历史上最有雄心的展览”

 

  澳洲地处南半球,幅员辽阔,土地面积768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气候与国内相反,五月正值初冬,每天早晚已略感阵阵寒意。这里历史上是英国用来安置囚犯的殖民地,由于大部分陆地是沙漠,适宜人居住的只有几个城市。因为距离其它几大洲较远,澳洲相对比较孤立,本届双年展的主题“距离之美”恰当地描述了澳洲渴望与世界交流的愿望。

 

  悉尼双年展创建于1973年,至今已有37年历史,是继威尼斯和圣保罗双年展之后,第三个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本届双年展5月12日开幕,一直持续到8月1日。展览总策划大卫?艾略特(David Elliott)确定主题为“距离之美:风雨飘摇时代的生存之歌”。作为国际知名的策划人,大卫曾经担任过世界美术馆协会的主席和瑞典、日本、土尔其等地美术馆馆长等职务。在各个国家、各种文化之间的游历的大卫眼光犀利独到,本展览他就把视觉艺术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联系起来,共同探索艺术在 “岌岌可危”变化万千的时代,解决战争、饥荒、贫困、不公正、环境掠夺等问题的可能性。

 

刘建华、阿曼达·爱和王庆松

 

  人类生存的主题亘古不变,不仅在视觉艺术界,当代文学、诗歌、戏剧、影视界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美国3D大片《阿凡达》中描绘的人类地球军团为掠夺纳威人居住的潘多拉星球上的矿物元素(unobtanium)所展开的世纪冲突也是针对这一主题的思考。策划人大卫的斗志有些像《阿凡达》中的杰克,这位叱咤风云的老将精干帅气,透着无限活力,性格率真,有点雅皮。2009年来北京时,他就期待“这个展览不仅是漂亮的、有挑战性的、而且能让人记忆犹新”。他的梦想就是在同一个当代艺术的平台上呈现多元文化,“因为没有哪一个文化能优越于其它文化”。

 

  堪称“悉尼双年展史上最有雄心的展览”分布在七个场地,鹦鹉岛、码头2/3、当代美术馆、悉尼歌剧院、皇家植物园、艺术空间和新南威尔士美术馆。70 位艺术家包括22位澳洲艺术家专门创作新作品,65位本土艺术家与101位国际艺术家一起出场。中国艺术家有曹斐、刘建华、沈少民、孙原&彭禹、王庆松、杨福东、马文和蔡国强。

 

  开幕周的活动安排紧凑有序。10号晚上,参展艺术家和当地名流被邀请到收藏家阿曼达?爱(Amanda Love)家中,品尝了生蚝大宴。11号晚上开幕的悉尼当代美术馆的一层大厅被1000多人挤得水泄不通。12号鹦鹉岛上的狂欢晚会使整个气氛达到高潮,码头边的免费驳船费了三个多小时才把近2000人运到岛上,那回来呢?14和15号新南威尔士州立美术馆的研讨会探讨了贫穷、自由和权利以及历史、经验、真理和同情等话题。

 

  各个展场的36个国家的440件作品相互对话,展望过去不同的经验,共同探索这个风云多变的世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艺术怎样可以反映并且救赎现实世界的诸多问题。作品各具特色,完全不像国内 “前卫的视觉盛宴”。在悉尼当代美术馆,来自非洲的年轻女艺术家娜迪芬?孟塔波(Nandipha Mntambo)的作品朴实而抢眼。她用牛皮、树脂等材料拼贴做成流行时尚的晚礼服,思索人类文明是在前进还是在堕落。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的录像作品亲切、富有流动的美感。一位长得有点土著的亚洲男人和一位欧洲女子携手从远处的水幕静静走过来,距离如此之近,可以感到他们的呼吸,听到他们的心跳。孙原和彭禹在香港实施的《介入》摄影作品邀请了一百个菲律宾女佣,让她们把一个玩具手雷放到主人的家里,拍成照片,同时并列展出的还有她们的背影照。实施这个计划看似轻松,其实有难度,难就难在摆放手雷的位置可以透露出女佣是如何考虑主人的地位和态度的,这种由于贫富悬殊而人为划出的身份界限折射出当代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在码头2/3的造船厂里,大家的眼神聚焦在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作品,在一个庞大木质的船体上,他堆放了一些漫画般的丑角,廉价膨胀的泡沫胶四处泛滥,肮脏地包裹着船体,强烈揭示了对工业社会人类征服物质世界的无聊欲望的讽刺。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展出的刘建华的近三十件尺寸不一的《容器》陶瓷作品静静地摆放在角落里,观众驻足疑惑容器中盛的是血或是什么异物并感叹如此复杂的陶瓷作品怎样一次烧制完成。旅游巴士载来的大陆游客在王庆松的摄影作品《大摆战场》和《大败战场》前指指点点,寻找熟知的广告,全然不顾美术馆里禁止拍照和触摸的规定。鹦鹉岛的巨大厂房里依旧保留了陈旧的机器设备,蔡国强的九辆丰田汽车悬挂在高空,闪烁的诱人的亮光既像腾飞的翅膀,又像锋利的刀片,将暴力和美丽共同展示出来。5月15日傍晚清风徐徐,马文邀请一位身穿黑衣的女郎,身姿曼妙地舞动带有白烟的棍子,美猴王的影像不时出现在歌剧院的上空。烟雾缭绕中,孙悟空腾云驾雾来到悉尼,这不正拉近了古代和现在、中国和澳洲的距离吗?

 

  开幕周活动刚结束,沈少民夫妇就带我们到渔人码头,来自北京的我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乐不思蜀地品味新鲜出港的美味龙虾、生蚝和螃蟹。临回国的前一天下午,收藏张晓刚作品最多的丹尼尔(Daniel Droga)邀请我们攀登悉尼海港大桥。这是世界上最宽的单孔拱桥,桥长1149米,从海面到桥顶高达134米。开始我心寒胆怯,可爱的丹尼尔鼓励我:“你的孩子会为你自豪的!”我决定冒险,给自己一个骄傲的理由。进入航天飞机一样的机舱内,讲解员开始明确安全措施,签署安全协议,然后给我们穿上特制的“宇航”服,身上配备了风镜、帽子、手套、头灯等。最不能含糊的就是一根有蹦极弹力的拉绳,这根拉绳一头绑在我们的腰上,一头牢牢地套在沿途的钢丝中,以避免游客坠落。搞笑的男导游一路上讲着澳洲人特有的幽默玩笑,两个小时的攀爬轻松度过。黄昏时,站在大桥的顶端,俯瞰大海,悉尼美景尽收眼底。距离的确产生美!无论是风光、友情、婚姻,当然还有文化艺术!

 

 

 


【编辑:袁霆轩】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