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享有“江南第一槌”的美誉,2010春季拍卖会将于7月3日至6日在杭州世贸君澜大饭店举行。本届西泠春拍共设18个专场,为藏家呈现一系列来自海内外的艺术珍品,并创新地推出中国首届18-20世纪东方手工古董毯专场和首届茶具•香具专场,令藏家期待不已。
陆镜清
拜访西泠拍卖掌门人陆镜清是件极其诗情画意的事,2009年底,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搬进了一座古意盎然的老宅子:杭州清吟街的晚清相府王文韶故居办公。2009西泠秋拍成绩卓著:6.1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的总成交额再次刷新长江以南的最高记录,着实为当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2010年国内主要拍卖公司的春拍陆续启幕,颇受市场关注的“江南第一拍”西泠拍卖也开槌在即,陆镜清表示:“我认为西泠拍卖的目标,不仅仅是打造立足于中国的世界一流拍卖品牌,同时也要努力为大家倡导并构建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
记者:近期的春拍成绩让人振奋,屡创价格新高,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陆镜清: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春拍,中国书画仍旧会是内地艺术市场的主角。古代书画为重心,近现代书画为主力,文玩杂项稳中有升,当代艺术也正在慢慢恢复往日的生机。这是对市场的一个基本看法,但是我认为仅仅关注成交价这些数字符号是不够的,对于有品位的生活家而言,艺术品收藏是一种充满了激情与感悟的奢侈生活方式。
记者:2010年西泠春拍有哪些亮点?
陆镜清:出现了新的艺术门类,比如古董毯。之前有人将此归类于工艺品,而我们觉得它是艺术品。东方手工毯是东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市场上流动的手工古董毯数量非常稀少,更显其审美品位和收藏投资价值。我们想要推动东方古董毯的文化。开辟新的门类有风险,所以之前要对此有深入了解。之前我们推砚台的时候,有拍卖公司觉得门类小、金额小,作为门类推出接受不了。人家拒绝的时候,我们来做。结果我们把很冷门的东西做成了比较热门的,600万底价的专场拍到1800万,现在每场不会少于1000万。比如吴昌硕的砚台,超过了 500多万,那是文人砚台的最高价。
我们这次推出18个专场,今年的拍品亮点除了东方古董毯,还有名人手迹。比如沈从文写给张充和的书法、孙文写给田中义一的两通密函、国民党各界党政军要员写给台湾高雄市市长的亲笔信,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次我们的名家篆刻专场特别好,是历史以来最好的一届。钱松的22方印、吴昌硕的10多方印章、齐白石的10多方印章,都是今年的亮点。
记者:如何看当代艺术在今年春拍的回暖,西泠拍卖会加大这块的比重吗?
陆镜清:当代艺术这块,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有其存在价值。虽然去年前年有所回落,但一种艺术需要沉淀才有生命力,反复震荡才能把好的东西留下来。
相比于中国书画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当代艺术的根基不在我们这儿,要不断吸收本土文化、融到中国艺术中才能生长得很好。去年是我们油画当代艺术拍得最好的一次,特别是一些老油画。刘海粟的作品创造了900万的个人最高价,而关良170万也是历史性的。
记者:如何看待海外军团的介入?
陆镜清:苏富比、佳士得拍得好,是因为他们有基础,国内的平台不同。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中国书画,国内拍卖已经超过了他们。我们的优势是,站在自己的艺术文化的土壤来经营,我们会从本质的文化上去挖掘。我们和市场更贴近,我们知道这个市场需要什么,先去选择我们民族需要什么。
记者:对于海外藏品的回流,您是怎么理解的?
陆镜清:近些年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强,海外藏品的份额越来越多。我们还要加大宣传,让国外更了解我们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和价格。
记者:您认为上海地区在艺术品拍卖上有哪些优势?
陆镜清:资源丰富。第一,艺术品尤其书画的资源,上海有半壁江山的藏品。第二,历史上书画名家基本都在江南。第三,文化优势。这个地区的文化既然养育了那么多画家,说明这块土地更适合书画的交流。第四,气候好,适合挂书画。
以前没有好好把握,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缩小这种差距、达到南北艺术品市场的平衡。
记者:拍卖行业在艺术品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
陆镜清:艺术品的价值,在于载道于器的文化力量。艺术品拍卖的过程,传递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与艺术。而买家们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感悟到艺术之美。拍卖公司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主体,创造了一种与艺术的互动和体验,在我看来,艺术品拍卖既为品质生活所求,亦为投资理财之道;既是商业行为,又是一种情感投资,艺术拍卖折射出的不只是财富水平,更是财富品质,不只是生活态度,更是生活品位。拍卖行业有肩负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推出艺术品的同时也是在传播艺术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这个市场,并引领社会朝更好的更高的生活品质和文化领域发展。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