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多家媒体报道,漫画大师华君武先生因病于2010年6月13日上午9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他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700多幅漫画,出版有26部漫画集和儿童文学、讽刺诗的插图集。著有《我怎样想和怎样画漫画》,出版漫画作品集20余种。其漫画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构思幽默机智,笔法简练而富有民族特色,风格独特,因而获得广泛好评。华君武走了,讽刺和批评精神应该留下来。
社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丑恶、羞耻、败坏、丧心病狂和各种不良交易等。对之,仅唱赞歌是不行的。过度褒扬会让人飘飘然,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对不当行为、不良行为,更要进行嬉笑怒骂的嘲讽、旁敲侧击的批评,让不良行为成为笑料,让小丑们产生耻感。这对于社会发展是一种精心呵护,对人的精神发展是一种必要的净化和升华。
所以,人们对华君武的一些优秀漫画作品至今记忆犹新,比如《死猪不怕开水烫——张春桥受审像》批判“四人帮”之一的张春桥接受人民审判时的傲慢和不可一世,入木三分;漫画《文明车队》批评2003年非典时期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重新抬头,非常形象。当看到有餐厅挂起希特勒像、有照相馆开设日本军服照业务,他即愤起抨击;2005年4月7日,自称“漫画退伍兵”的华君武又发表讽刺台独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的漫画等。
华君武说:“我都是争辩时弊的,我没有画那个休闲漫画,我不画”。“漫画主要是批评的艺术”,“我就是改不了狗拿耗子、见了就想咬几口的习性。” “讽刺是永远需要的”,是天经地义的事,自从人类出现了劣迹丑行,讽刺就相应而生。而漫画家就应该具备这种独特的视角。他将笔当枪,始终在为社会发展铿锵呼号,堪为当今公共知识分子的精神偶像。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曾被我们认为“进步的基石”的批评、讽刺等社会品质、文化性格,日益萎缩了。很多情况下,人们喜欢好听话,而拒绝杂音和批评。人们更喜欢粉饰太平,而不喜欢被人批评。反映到文化行为中,“歌德体”很受欢迎,针砭时弊、冷嘲热讽的艺术大大萎缩。再看看被称为“时代新杂文”的时评,那些四平八稳的建设性观点的文章更有市场,冷嘲热讽、充满芒刺的文章,则受到不少限制。一句话,人们更喜欢被糖衣包裹起来,而不喜欢这种“带刺的玫瑰。”
华君武的逝世应该引发我们对当今文化观念的震撼性反思。讽刺和批评作为社会舆论发展的翅膀,断不可成为“时代奢侈品”。我们应该多从华君武那里汲取人格营养、人格傲骨以及慷慨悲壮的文化精气神,为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献出我们的文化忠诚和杂音。
【编辑: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