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威海路696号:上海闹市中的艺术田地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白雪 2010-06-18

 

 

      对于许多人来说,艺术家创作的环境是陌生的。假想有许多种,或许,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他们埋头创作废寝忘食;他们不食人间烟火… 在了解上海市中心中一块艺术田地上的耕耘的一群艺术家后,许多人便会觉得艺术家原来这么可爱,而似乎高高在上的当代艺术也就变得很具象。穿过一个绿色的原上海元件五厂的绿色大棚,走进一条幽深的弄堂,眼前的英式厂房建筑便是威海路696艺术家们的工作室。


      2006年夏天,这片弄堂搬来了第一位住户,据说是一位摄影家。随之,陆续相传,许多艺术同行们迁徙过来。他们喜欢的正是696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繁华的南京路仅一街之遥,夹在茂名路与陕西南路当中;他们更喜欢的还是696深藏弄堂内,留给他们安逸不受干扰的创作环境。三层的厂房内,共有近三十位艺术家工作室;数个画廊,摄影棚,设计广告公司,服装设计作坊;甚至还有一个中华美食料理教室。而艺术家群体当然是696的灵魂,他们的门对彼此大大敞开。他们互相串门聊天,喝茶喝酒,每周偶尔打打球,晚上或许结伴吃遍上海的美食。


      工作室结构不一,艺术家的故事也不一,连通所有艺术家的一点就是他们来到了696号。这种草根性的自发聚集,毫不费力的打造出了上海的“文化产业”上的一个奇葩。与上海其他数个第三方投资兴建,改造后规规矩矩的文化创意区相比,696号更有一种不施粉黛的本色韵味,洗尽铅华。


      大隐于世 :江雪曼


      江雪曼的画室处于696一楼西北角,一进门,地上摆满了近两年她创作的黄历题材的作品《平安无事》,《明天》等,色彩明鲜,夺人眼目。再走进去便是她与朋友小憩的一角,有各处收集来的家具,猩红色漆皮的,也有绿色布面的,更有一个神来之笔的水磨石手工小澡缸。二楼是一个白色的小阁楼,有书有床有梦。雪曼从福建来到上海有四五年了,发音吐字还是有软软的闽南口音,字里行间的爽快和眼神中的坚定却分明源于对创作的激情与自信。的确,处于696这样的地理位置,艺术家与市井间的点点滴滴不脱离,被社会敏感点时时刺激的同时又有自己安心创作的一块乐土,这不能不说是大隐于世的创作状态。
雪曼上一个周期的创作主题是青蛙,灵感来自于青蛙的环保性 – 有青蛙在的地方自然是生态平衡的。近两年,为旧黄历着迷,她创作与时俱进版本的黄历;她思考,为什么从前就没有“世界环保日”存在的必要?为什么“世界精神健康日”也出现?由此,现代人担心考虑而提出的许多口号、关键字,便融入了黄历这样的每天生活出行必备的参照品。“时间就是金钱”,“防潮”,“GDP增速”的确与我们旧黄历上的十二节气等信息摘要不可同日而语。从青蛙到黄历,其中不变的是雪曼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创作上的大胆实验风格,是她创作过程中试验性完美主义的体现。


      自由风格李小龙:Antonio Sevilla


      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Antonio因一个法式红磨坊表演场地而结缘上海于2000年。他曾担任这个场地的舞台设计,道具设计总监近5年。上海年轻的节奏,新鲜的事物,时刻的改变让来自一个西班牙古老小镇的Antonio着迷,他说:“在我的家乡,一个马路边的破易拉罐好像过了一年也一直在那里没有动过…”迷恋李小龙的Antonio从此留在了上海。


      李小龙仿佛是对Antonio艺术的最好诠释:技艺高深后,强调的就不再是任何风格,自由风格便是自然而然的结果。Antonio对时下流行的跨界二字早就谙熟,他曾为某护肤品牌担任现场的简笔漫画家,步及中国30多个城市,把艺术拉进给大众,也打破了西方艺术家的神秘感;他也曾为汽车品牌制作有艺术感的微小模型;近期作品是一个用回收易拉罐的制作的世界未来假象装置;他的另一系列作品将是临摹各个国家的家庭照片,来展示快乐健康的情绪是无国界的;他也不可能错过今年李小龙70年生辰,他将创作一组纪念大师的作品。


      他在696的工作室也是对自由风格最好的诠释:与法国平面设计师,来自重庆的涂鸦师,及一个英国的画家三人共同分享的空间本身就存在了许多合作及火花的可能性。


      内心在画布上从容吟唱:张平


      第一次见到张平,就不知不觉地聊了很多人生的梦想,艺术,哲理,宗教。她时刻在面对自己的内心,从创作到诠释自己,到与初结识的朋友。


      张平来自新疆,在上海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这里。她的作品不带有强烈的观念性或社会指引性,在作品里寻找和表达的,一直是她自己;真诚面对自己便是张平创作的第一步。两个看似空洞的脑袋懒懒地靠在一起,在一个戈壁滩一样的背景;像是成年人的身段,却又有孩童般的幸福的无知。这幅作品挂在画室一层我们聊天的小客厅的墙上,张平坐在旁边,猛然间作品就被读懂了。


      画室有三层,一层展览一些近期作品,也有一个小客厅,摆满了书,茶几上有696所有工作室都不缺的一件宝:茶具。时常有一些好友过来,举办小规模的艺术沙龙神聊。二层有个长案书桌,三层则格外敞亮,阳光慷慨的直射进来,四周摆满了创作进行时的作品。


      张平说她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拿来独处、思考、阅读,涉及中国哲学,潜意识流,终极问题 。也许只有在思考和潜心创作时,她的内心与画布之间是没有距离的。她从容,大气,深信“君子不能不知天命”。


      轻松穿梭各地各界的雕塑家:萧长正


      萧长正来自台湾,1996年,因开发位于广西桂林,被誉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圣殿”的愚自乐园而与大陆结缘。其实,大型园林设计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一个雕塑家的角色,景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挑战都是萧长正必须面对的,具体到对材料,功能性,空间的拿捏运筹。2007年,因想静心自己安逸地创作,萧长正成为了696的一员。


      他的雕塑作品似乎有灵性,无论是洁白的大理石或是略粗糙的木质材料,都是锐利的几何棱角与流水般线条两者灵动的结合。没有了绘画斑驳的色彩,这些作品反而让人关注形态,线条的连接,交融的力度与动感。


      青年时,在台湾小有厌世的萧长正毅然到了语言完全不通的法国。这宝贵的8年让他有机会用婴儿般新鲜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从台湾到法国到桂林到上海,从蓄长发的文艺青年,到大型景观公园的艺术总监,再返回到全职创作的自由艺术家,萧长正的精髓正是驰骋四方自由穿越各界。


      他的灵感来源绝不是电石火光,而是点滴在生活中的积累。萧长正自己也说,对生活热爱,才能随时随地汲取灵感。大汗淋漓地打完球,随之呼朋唤友一同品尝美食美酒的萧长正能不热爱生活吗?

 


【编辑:张明湖】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