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莫尔当代绘画大奖赛(The John Moores Contemporary Painting Prize)是英国最为知名的绘画比赛。入选选手作品展及获胜者名单公布长久以来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奖项50余年的历史中,获奖选手可以组成一份英国艺术名人录,标识着他们的早年生涯,从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1967)到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93)。如今,约翰·莫尔当代绘画大奖赛来到中国,新创立的2010年约翰·莫尔(上海)新绘画大奖赛,大赛画展将于8月14日开幕。由著名中国艺术家谷文达、曾梵志和利物浦双年展策展人路易斯·毕格斯(Lewis Biggs)等人组成的评委会将从1135名参选者中评出赢家。
今年3月,评委们在各大城市对这一奖项进行广告宣传,征集首批参赛者。像在英国一样,在中国的约翰·莫尔绘画大奖赛也是一场“不记名”的竞争,艺术家都是匿名参赛。为使最好的当代绘画作品不被组织者和评委们先入为主的意见遮蔽。
“只有通过匿名的方式才能不顾及存在的关系网,”毕格斯说,我上周末在上海机场遇到他,他当时正准备回利物浦。“重中之重是为发现那些或许不为批评家和公众所知的艺术家们。”
最终入选的28件作品将自8月14日起在上海沪申画廊(外滩三号)展出。而后将到利物浦巡展,在那里,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将在9月的利物浦双年展上与英国约翰·莫尔绘画大奖赛入选者们的作品一道展示。该奖项同样有望成为上海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格斯自然不透露赢家的身份,但他说评委们达成了一致共识,尽管在确定最终入选人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讨论。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一奖项具有广泛的包容性,由于太多的奖项都是博物馆的策展人和馆长们做评委,他们具有特殊的动机和论调——他们只想展示某种特定类型的艺术,”毕格斯说。不到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一奖项是否成功地实现了立足于中国当代绘画状况的新举措。
【编辑:徐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