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雕塑是一种轨迹的延续——罗中立谈雕塑作品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杨凯 2010-08-05

 

 

(策划:刘军  主持:杨凯;对话嘉宾:罗中立;视频拍摄:田太权;后期剪辑:杨化军)

 

编者按:二十多年前罗中立的一幅《父亲》油画作品感动了整个中国,而今26年过去了,2010年6月26日晚上他的100余件绘画、雕塑等新艺术作品首次亮相重庆坦克库艺术中心。这批作品是他26年来三个阶段的艺术实验和思考的结果。
 
      作为中国早期现代艺术乡土绘画的代表人物,从留学到回国,他一直在探索和思考艺术家如何建构艺术个性化的语言方式,不仅局限于个人化的风格表现,更重要的是将之付诸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实践当中,为中国本土艺术语言的构建,探寻一种实验的可能和方法。同时,这也是他早年留学回国前参观国外美术馆时的艺术理想和目标。
 
      说到《父亲》,通过对罗中立的采访才得知,其实,这只是罗中立当年为了参加地方美协展览的一个意外收获而已。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总是有片面的色彩,包括我以前对罗中立的认识和了解,认为他只是一个乡土写实画派的代表人物,加之近年零星的群展上看过他的少量新作品,我认为他这些类似抽象表现手段的新绘画,无非是他农民题材的“新乡土”的翻版。
 
      当我站在坦克库艺术中心罗中立的个展“语言的轨迹”中,那些依旧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新绘画作品,特别是他的雕塑作品,肆意涂抹的笔触和强烈大胆的色彩,作品呈现出属于罗中立个人独特艺术面貌的图像、观念和语言,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视觉快感,并被他作品的艺术张力所震撼和感动。
 
      这26年来他的艺术实验和思考的轨迹究竟是怎样的演绎和蜕变?让我们一起走进罗中立,解密他26年来的艺术探险历程。(杨凯)
 

 

相关链接

【视频】“语言的轨迹”罗中立26年艺术实验和思考的实践档案


 

 


【编辑:杨银】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