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当代艺术展锵锵三人行:一场展览能带给重庆什么?

来源:华龙网 作者:黄海 2010-08-06

8月2日“2010重庆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暨日本第36届AJAC海外艺术家邀请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为什么要关注“当代艺术”?中日联合展览的意义何在?一场展览到底能给重庆带来些什么?策展人傅榆翔、重庆艺术家张奇开、华龙网总经理李斌就此各抒己见。

 

记者:相较于其他艺术类型,“当代艺术”具备哪些特质?

 

傅榆翔(重庆画院职业艺术家、策展人):“当代艺术”的四个特性是多元、开放、包容和实验。它拓展了传统的视觉体验,创造了新的绘画语言和绘画方式。

 

张奇开(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举个例子,德国有一个叫做博伊斯的当代艺术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他在德国的卡塞尔种了7000棵橡树。为什么要种橡树?因为他在那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问题,尽管上世纪80年代环境问题并不突出,但敏感的艺术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他以这样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给人以警示。

 

李斌(华龙网总经理):当然除了直面沉重的社会问题之外,我认为当代艺术还将艺术和生活的创意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创意和清新。

 

记者:本次展览是中日双方的一次联合展览,那么中国和日本双方参展作品上有哪些区别?

 

傅榆翔:中国有30年来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在时代变迁的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在观念上比日本艺术家更先锋,更前卫。而此次日本参展作品中,艺术家体现得更多的是传统的现代艺术,以唯美风格为主。因为他们的生活比较平稳,没有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这么多的变迁和这么大的压力。

 

张奇开:日本艺术家确实比较多的停留在现代主义,追求色彩啊,线条啊,构成啊,因为日本艺术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因此在作品方面反而显得比较保守一点。而中国经历着高速的发展和变化,给社会带来许多的问题。中国的艺术家门希望通过艺术形式,来呈现这些问题,并给人以警醒。这就是中日双方作品内涵中最大的不同。

 

记者:本次展览将会给重庆的社会、文化、民众带来什么影响?

 

傅榆翔:希望能让重庆的文化艺术变得有“日常性”吧!这是最重要的。所谓“日常性”,是指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艺术不是体现在今年搞一个展览,然后隔两三年再搞一个展览,而应该不断跟进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呈波浪性的推进重庆的文化发展。

 

张奇开:我认为这个展览是一个文化事件,它通过海内外联合展览的方式,并加以媒体的传播、放大,会让市民觉得重庆的艺术文化开始具有国际化的特点,并增强他们对文化艺术的关注。

 

李斌:就如张教授所说,在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华龙网作为重庆的主流媒体、责任媒体,一直以来坚持着对艺术的崇尚和追求。举办这样的展览,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将艺术从神殿引向民间,这样才能让大家的生活中充满当代艺术的点滴和影子。把艺术作为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的成功之处。

 

此外,本次展览通过艺术跨越国界,让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有助于提升重庆的软实力和对外形象,向全世界展现重庆的文化风貌和底蕴。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