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萧昱:剑走偏锋的“禅意”

来源:TimeOut 北京 作者:王晴 2010-08-14

人称“五毒”的萧昱老师这次在低调的北京公社的新展其实很容易让人明白,整根整根巨大的竹子被艺术家搬到现场,利用其材质特有的韧性和张力制造各种可能,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材料本身之间的“冲突”,让这种“冲突”充满禅意——萧老师要为观众展示“势如破竹”的新玩儿法。

萧昱作品

 

“吃婴”的朱昱回归架上绘画,“泡婴” 的萧昱也愈发文雅起来。展览题目《回头》似乎也多多少少揭示了艺术家人到 中年时的心态“转变”,但不确定的是,这种转变是因需要一个“转变”而转变,还是真的是以前冲得太猛了,现在需要静下来重新思考。而转变之间连带的误读和惊喜,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艺术家本人、艺术评论家及艺术爱好者们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了。

不能否认的是,这次萧昱个展是其最富有美感的。萧昱对自己这些年作的“恶”应该也心知肚明,在自己的不惑之年吃起了“心斋”,用这样一个禅意浓浓的展览,来消解自己长久以来的愤怒,可谓剑走偏锋,又为意料之中。

每个人的 “心病”不同,心斋的方式也必然是个人化的。

这次,萧昱以具有东方属性和色彩的竹子作为创作的载体,展厅中竹子各具形态的各种扭曲,似有剑拔弩张之意。它吸引你走近去观看,但作品呈现出来的相貌又似乎随时可能弹开伤人,令人心里发毛。一直贯穿于萧昱创作中的灵魂,也是其最擅长的就是撩动观者的心理,引起恐惧、反感、不安或震撼。他善于呈现各种悖论、冲突,去引发观众更深入的思考。

大概是1998年,萧昱与一帮年轻的艺术家一起撮合了一个展览。正是在这个展览上,萧昱放弃了绘画,玩儿起了装置,弄得展览现场一片血淋淋。也正是这种激烈的转变,萧昱拉开了中国当代艺术“暴力美学”的序幕,也使得他本人成了这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如今,萧昱似乎变得越来越有“教养”,收敛的同时也开始变得很中国,玩味这种“危险关系”,需要的是变通,也更需要城府,好像著名演员变身人大代表,虽然艺术这事儿不能这样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是当“纯粹”和“观念”异常火热的今天,艺术家敢“抛家舍业”地为其重新“改头换面”,多少也能说明他是聪明的。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