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对综合院校陶艺教学的思考

来源:艺术教育 作者:胡晓洁 2010-08-19

“陶艺”一词是来自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及广东陶瓷产区与院校是最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其后在一些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了陶艺课程,推动着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综合院校,是相对于专业美术院校而言的,在专业的美术学院里,从学院的环境到工作室处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别出心裁的局部设计,这些设计展示着艺术的张力和学生的个性;但在综合院校,在一个更大的环境里,更多的则是考虑求同存异。

 

景德镇陶瓷学院

 

但凡能够有条件开设陶艺课程的综合院校,多半都是具备美术专业的院校(如拥有美术学院或美术系),有些院校的陶艺课程仅对美术类学生开设。有些院校则既对美术类学生开设,也对非美术类学生开设;既开设必修,也开设选修;必修课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选修课针对非美术专业的学生。

 

笔者任教于一所师范类综合院校,想就自己的授课经验来谈谈对于不同人群的陶艺课的教学。

 

一、受众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也不相同

 

作为专业院校的陶艺课程通常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来开,时间安排较为集中,专业性很强,教学目标自然会定得比较高。如中央美院的陶艺教学定位:立足当代陶艺创作前沿,接续中国五千年陶瓷文化脉络,创造21世纪的中国当代陶艺语言和模式,培养国内一流能够站在国际平台上进行交流对话的中国新一代陶艺工作者。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陶瓷艺术设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艺术创作、教学、陶瓷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研究,能够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作为选修课的综合院校的陶艺课程,有时间不集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因而与专业院校的目标显然不同,且对于该校的艺术类和非艺术类的学生,教学目标也是不同的,因各校的情况不同也各有差异。

 

现在不少大学开展工作室制或实验室制教学模式,能开设的陶艺课程必定都配备了相应的教室并拥有相应的设备。那么,如何针对不同的人群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1.公共课:审美教育加体验教育

 

来此课堂的学生大都来自各个院系的非美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拔高标准是不现实的。他们基本都不具备美术基础,对于审美方面的意识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起码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东西比较美,什么样的东西比较丑。笔者个人认为,除了相应的审美教育以外,对这个群体,我们应该以兴趣教学为主,在兴趣的指导下体验玩泥的乐趣。如安排学生拉坯,当学生的拉坯产生了第一件小杯子、小碗的时候,他们的喜悦之情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此时我们该做的正是趁热打铁激励他们制作出下一件更出色的作品。在手工成型一块,也可以鼓励学生制作某些可以直接使用的物品,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打点自己的生活。当然,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中个别审美感觉比较好、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情况提高一点要求,让他们进步快一点。

 

谈到这里,大家都不难理解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的陶艺教学,本人的观点是实用为主,再因材施教。

 

2.专业课:创新教育和技术教育

 

前面谈到的专业院校的培养标准,其实是针对走进综合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素质并不比那些专业院校的学生差,所以,在陶艺教学的定位上,我们也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多是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教师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无形地影响到学生。而在其他国家,如美国,拒绝模仿和与他人作品类似已成为美国艺术教育的一种自觉和人格尊严的象征。中国学生相对外国学生而言,适应能力比较强、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却比较差。艺术何为艺术?没有新意的东西也能谈得上艺术?决不可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只会临摹的匠人。就像国、油、版、雕一样,我们的陶艺同样是需要创意的,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

 

在时间安排上,综合院校的学生不可能拥有整整2—3年的时间来通透学习如青花、新彩、粉彩、古彩、花纸、制釉等专业的陶艺课程,除非院校对该课程有相当的重视,但也绝不能和景德镇陶瓷学院陶艺专业学生的陶艺课程的时间划等号。拿笔者任教的黄冈师范学院来说,陶艺课就48学时,外加部分班级会安排16学时的课外学时,加起来也就64学时的时间。艺术离不开技巧,但并非一切技巧就是艺术。这也就是说,对于综合院校学生的陶艺教学的重点,我们一样要非常明确,课堂上,给学生一个通盘的介绍,如陶艺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一件陶艺作品产生从始至终的各个步骤;并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手工成型上。因为相对而言,他们应该具备更强的审美能力并有能力创造优秀的陶艺作品。

 

但由于习惯性的思维定势,许多人对于陶艺的概念还停留在实用性的意义上,这对于艺术类的学生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大大地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走进陶艺课堂的第一天,笔者就告诉学生,陶艺课程的学习目的不单单是做一只碗吃饭或做一个杯子喝水那么简单,我们的作品应该具备更多的审美价值或更深层次的东西。它只是一个载体来释放人性、传承文化、宣泄情绪。它需要勇气、需要毅力、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努力,不断地找寻这种材质与自己个性想法的契合点,需要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的创作能力。

 

正因为拉坯仅仅只是众多陶艺成型方法的一种,所以笔者认为,在开课时间不是非常宽裕的情况下,不必刻意给学生集中的时间拉坯,因为但凡花上时间的积累,学生最终都能学会拉坯,但手工制作却不见得如此。很多看似简单的造型真正制作起来,难度是超乎想象的。这就是笔者在这里提到的技术教育。不依赖相应的成型技术,我们的创意如何传递给大众?黏土、火、釉料作为陶艺成型的物质基础,既有人力所制约可控制的一面,又有其不可预知性。对于材料的实验和技巧的熟练是非常必要的,陶艺制作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感受泥性、运用泥性的过程,没有相应的技术,再好的创意都无法表现。

二、对于综合院校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教育方法的问题

 

1.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显示其不同的个性

 

高等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要求高校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精神,并使学生具备在思考中获得愉悦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兴趣、要求、爱好、动机是院校教育培养目标得以最大程度实现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人都做一样的东西,艺术谈何而来?所以就算是综合院校,对艺术类学生,我们也应该充分地放开思想,注重强调情感、情绪、灵性、企求,以诱发、引导为主要手段,培养学习者的艺术敏感性和良好的审美情操。这些是现代陶艺教育理念的中心内容。我们应该离开教条式的说教尴尬,营造一个开放的、互学互动的学习氛围,令学生摆脱被动灌输的枯燥,由个人兴趣和教师引导,自主自觉地学习,让其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尊重和发挥。

 

2.窑火不断,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让学生多完成几个完整的制作过程

 

复杂的制作工艺、漫长的制作过程,多变的泥、火所产生的种种偶然因素,决定了陶艺教学必须具备理性的教育观。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陶艺教学里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没有烧制的陶艺不算是一件完成的陶艺作品,许多貌似不错的作品在窑火的考验下频频倒下,究竟原因在哪里?可视的经烧制的作品能提供学生最强的动力,反复实验更是学生技术提高的最好老师。窑火考验的作品,也考验了我们学生的制作过程。所以连续的烧制带给大家快乐或忧伤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

 

3.失败乃成功之母,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

 

这里谈到了陶艺的特异性,如学生往往不能理解老师所强调的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的道理,不懂一些不良习惯的危害性。如:在泥条盘筑的过程前,我们会告知学生在每一层之间要捏压,在泥板成型中要特别注意连接点、连接线的处理,以免在干燥过程中裂开,但在制作中总是会有没听进去的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笔者会再次提醒。几天以后,他们的作品自然会断成很多截,几天的心血白费,无法与其他同学的作品一起进窑烧制,自然就深刻理解了原因。另外比如说需注意作品保湿的问题,也有粗心大意的学生,前面个把星期都做得很好,临最后两天了,急着忘了包了,这下前功尽弃,后悔得不行。这也是笔者在教学时一个不得已的方法——让学生在错误中慢慢成长起来,至少在他以后的陶艺制作中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他们的作品一旦入窑进行烧制,破损、断裂,或者坍塌以至破坏到别人作品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就清楚了,下次一定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一件作品解决一个问题,当作品制作得多了,经验自然就有了,时间长了,技术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陶艺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作为陶艺教育行业的一分子,把陶艺课程的导向作为笔者多年研究的重点,无非是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重视的时代,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徐南.有关陶艺教育的思考[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3(3).P42-45.
[3]沛雪立.情意教育的良好范型[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P3-8.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