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春拍盘点 冷眼看“热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2010-08-29

  《艺术财经》的“春拍盘点”,将以瓷杂板块中热火朝天的“宫廷艺术”作为终篇。

  宫廷艺术无疑是当前市场的热点,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略见端倪:一方面是其火爆的程度,无论就拍卖规模、成交总额、成交率而言,还是就单件成交价格而言,在金融危机前后都是持续高涨,金融危机对其拍卖业务的负面影响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近两年来内地尤其是北京的大拍卖公司纷纷介入这一领域,不光是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还有北京瀚海与北京匡时,都成功地举办了宫廷艺术的专场拍卖,使这个在香港点燃的市场热点,迅速延烧到内地的北京。

  如何看待这个已经让市场习以为常的“热点”?

  首先,这是一个极具地域性特色的热点。这种地域性特色一言以蔽之,可称其为“亚洲特色”。瓷杂古玩的拍卖业务在亚洲只有不超过20年的历史,但从其一开始就独具“亚洲特色”:佳士得、苏富比两大国际巨头竞相在香港推出宫廷艺术专拍,而他们在纽约、伦敦的拍卖却以青铜器、造像与高古瓷为重点。回顾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历史,明清皇室的宫廷艺术是一条鲜明的线索。这种市场定位与业务特色,与亚洲市场以华人收藏家群体为主有关。

  其次,这是一个极具可塑性的热点。中国明清的历代皇帝尤其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不仅把宫廷陈设、祭祀礼器等“御用”的宫廷艺术推向登峰造极,也以“御玩”、“御赏”的方式将许多文人艺术的结晶变成宫廷收藏,使紫禁城里的宫廷艺术与源远流长的文人艺术实现了高度的融合。中国的宫廷艺术因此不仅体现了皇权的尊贵与至高无上,也融入了文人艺术的智慧与品位,使其价值认定与审美判断有了极强的可塑性。

  再次,这是一个极具成长性的热点。这种成长性,一方面伴随着亚洲市场的崛起以及艺术中心向中国内地内移的过程,一方面也伴随着艺术品拍卖不断细分化的过程。从官窑瓷器逐渐转向杂项文玩,宫廷艺术既是持续的热点又在发生静悄悄的变化,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成长性。

  可见,一方面宫廷艺术在拍卖场上会持续火爆;另一方面又伴随着对其中新的品种的发掘与认识,对藏家而言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提升自我的知识、眼光、兴趣与品位。

 


【编辑:小水】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