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馆
为了忘却的纪念——建川博物馆建馆5年来吸引数百万游客
“知道9月3日是什么日子么?”对面的小伙张林夫思索了片刻,茫然地摇了摇头。
“那——还记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哪一年么?”小伙扶了下眼镜,无助地回头望向身旁的父母。
每到周末,静静矗立在被称为“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安仁镇一隅的建川博物馆都会游人如织。当记者随意询问几位“80后”“90后”游客这两个问题时,得到的回应多是尴尬的笑容。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对于抗日战争这段日渐远离国人视线的历史,许多国人已经忘却。
“儿子3岁时我们全家搬到了美国,孩子对这段抗日史不太了解。”张林夫的母亲解释说,在电视上看到建川博物馆的介绍,就趁暑假带儿子回国来博物馆给他补上这节珍贵的历史课。
为了唤起国人忘却的记忆,四川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凭一己之力、耗费毕生积蓄“收藏战争”。今年53岁的他历经30余年收集了800多万件藏品,投入资金5亿余元建成了占地500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
按照抗战、民俗、红色年代、地震四大主题,30多座博物馆分馆整齐排列,组成了声势浩大的建川博物馆聚落,记录了中国从1900年到2000年整整一百年的历史。
在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壮士群雕广场上,抗战将领按抗日战争战区战役关系分组列队,将士们个个目光如炬、共同仰望历史天空……
走进不屈的战俘馆,由铁板装饰的墙体四周挂满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中,被日军俘获的我军将士照片。他们中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军人、战斗到最后一刻被俘的女兵、被日军抓获的我军医生和伤员、弹尽粮绝被俘的抗日英雄……游客可以通过大量历史照片、文物,了解这群躲在历史角落的英雄群体英勇不屈的悲惨遭遇。
每一件文物见证了一个时代,记忆了一段历史。抗战主题馆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
尽自己最大能力搜集日本侵华的种种证据和中国抗战的各种实物是樊建川的一个心愿。
南京屠杀30万人,中日双方在数字上的分歧给予中华民族警示:我们很多事吃亏在只有数字、缺少细节的粗线条上,物证没了,语言就苍白,这是教训。如果要让日本人认罪或者是认错,一定要搜集日本的文物,要形成量,靠大量普通物品放在那里。这是父亲和岳父都是抗日战士的樊建川,建立抗战博物馆的初衷。
樊建川说,健忘的民族是潜伏悲剧的民族。预防悲剧重演,重在教育。收藏不是收起来、藏起来,而是藏在每个人心中!建造这座博物馆,就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公共精神产品。
建川博物馆的落成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自2005年8月15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在上百本游客留言册中,很多游客对博物馆表示支持、鼓励。馆内收藏的大量抗战文物,曾在北京、香港、成都等地巡回展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读本。
樊建川坦言,自己毕生只想做成一个事: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历史;为后世人,敲警钟。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回味,让人们理解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一名社会公民,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该具有怎样的价值观。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