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建构之维——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两个活动所假之名与所行之实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而与之不相干的艺术界“闲杂人等”也是一如既往地对之冷语相向着,这在时下的艺术界中颇为典型。
世界美学大会
但凡诸多活动,倘被冠之以“世界”之名,则即便不是惊世之举,也必定与世界各民族或者全人类在某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如“世界大战”、“世界杯”、“世博会”等。而美学属哲学范畴,以世界范围内的会议的形式作哲学交流多少是可笑的。放在中国的语境里,则尤其明了。
世界美学大会开到第18届,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而本届美学大会既然走进了中国,又是在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举办的,我想,就算是算命瞎子都能看出来美学大会能干吗。倒不是有意贬损“京师大学堂”的威名,实在是此世界美学大会很合中国人的胃口——拉大旗作虎皮,反正学界上下、体制内外一片“威武”之声。这个传统也是由来已久的,由奥运会与世博会之盛况便可见一斑。当然,世界美学大会也并非必定空洞,美学作为一门争议学科,在世界各民族间并不乏探讨空间。但是这样的交流空间想必也不会在中国特色的“大会报告”式的发言情境中生效。
在“中国特色”的前提下,本次参加美学大会的砖家学者们的学识与修养,也是值得质疑的。我曾在大会期间接到的两个电话,一是经年未曾联系的大学同学,他是来参加美学大会的。在印象中,此公乃纨绔子弟,除了太子党身份,不知何以会被邀请参加世界美学大会。另一个电话是韩妙第先生打来的,言说中多有对世界美学大会的不满。既愤懑于未邀请其参加美学大会,又对美学大会种种哭笑不得。某才疏学浅,未曾读过韩先生大作,不过作为江湖上叫得上名号的韩妙第其美学修养想必总是要好过纨绔子弟的。
此外,据我所知,参加本次美学大会的中国学者尚有叶朗、彭锋、朱青生、王春辰、许德民等人。我想,无论如何都是不必像程美信那样翻出宗白华的老账来清点所谓的中国美学的。与会的这些学者在中国的文艺界或者都可以说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是“术业有专攻”,名气向来不等于学问。另从许德民的博客来看,想必对于多数参加美学大会的人而言,大抵是观光性多于学术交流性吧。
以上都只是对美学大会的臆测,终归,我们还是要回到美学本身来。
美学向来不受艺术界人士关注,更不必说重视。及至当代艺术,美学仅为艺术家或批评家故弄玄虚而引经据典之用,几近沦为“艺术宠物”。即便是引经据典,也多是断章取式的鹦鹉学舌。不过因为本次“世界大会”,美学却在艺术界引起了新一轮的兴奋,这多少有点意思。
自鲍姆嘉通创造“美学”一词以来,美之何以成为“学”向来多有争论,及至西方如维特更斯坦等分析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否定,美学长时间以来一直处于一种笼罩在“假命题”之下的尴尬境地。当然,这一家之言并没有妨碍美学思想的学科性的形而下的交流,何况分析哲学虽然否定了美的本质,却依然对美学有所探讨。及至海德格尔重新对美的本质予以肯定,从中可见西方美学的自相矛盾性。海德格尔认为美的本质是绝对的,是超越文化和时代的,但是又认为其定义和言说只能由具体时代和具体文化给出。从这种矛盾中,或许可以说,美学从根本上就应该是民族主义的,这样才可能是合理的。而程美信说的“民族主义长城下的中国美学”云云,只是以一贯的西方语境惯性下的思维定式。
建构之维
想必公众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罗中立充满喜庆的戏班子雕塑和岳敏君猥琐不堪的巨大跪像了,这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建构之维”就是把平面的二维的搞成立体的三维的吗?这种观点的确让人兴奋,不过回到艺术院的问题上,这多少让人看到了“建国大业”的影子。传说《建国大业》的票房是超过了《阿凡达》的,这想必应该足以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了吧,想必奥斯卡组委会屁颠屁颠地把小金人敬上给韩三平时,韩某人也应该有足够的底气对其不屑一顾。的确,《建国大业》在中国刮起了一股“手淫”风暴,“见过大爷手淫”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面伟大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建构之维》也应运而生。
其实“建构之维”这个展览本身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已经足够直白了,足够赤裸裸了。但是,在中国语境中,成名艺术家的不是被市场绑架就是被体制蹂躏,在软硬兼施的情况下,正如强奸不可避免,一众艺术明星也只能闭眼享受了。由此,也可以想见栗宪庭说“成名艺术家不在我的视野”之悲怆。集合了三大院长、四大天王的艺术院或者也可以说是当代艺术宿命的一个缩影吧。
总结
世界美学大会与“建构之维”展览两者虽毫不相干,却又都无比适合中国情境,在中国方式的运作下,虽聒噪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好比蝉噪于林,循声捕之难果,淡然处之心难静。加上数月前轰轰烈烈的“改造历史”运动,艺术界一片躁动之景。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