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城市生命馆
跨媒体 跨境域 跨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筹建跨媒体艺术学院9月12日正式成立
9月,学院金秋。又一批艺术学子即将跨入高等美术院校的时刻,向来领风气之先的中国美术学院,将再次为美术界瞩目。
8月24—26日,中国美术学院中层干部读书会在浙江安吉召开。围绕学院发展的现状及未来五年的调整和规划,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畅想和讨论。期间,本报记者赴安吉采访获悉: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将于2010年9月12日宣告正式成立。
据学院领导介绍,这一新成立的学院,是中国美院在学科建制上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整合,由现在学院的新媒体系、综合艺术系、艺术策划系整合而成。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称: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集群,它将是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实验艺术学院”,一个以媒体实验为发动机,全面开展当代艺术教育的学院。
在全球范围内,新兴媒体艺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各国艺术教育水准和创意产业活力的重要指标。学术传统渊深的中国美院,在新的历史境域中,为应对世界视觉文化发展态势和创意文化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为进一步推动当代艺术和创意媒体的发展,迈出了又一崭新的学术脚步。
【相关资讯】
引风气之先的学院文脉
近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多数“新潮”与“运动”,都与中国美术学院有关。
从1928年西子湖畔“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诞生之日起,为中国美术拓展和创新的历史机遇,总是特别地眷顾“国美”这方艺术家园。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兴起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更成为其先锋阵地和重要堡垒。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美术学院的媒体艺术探索即成为中国新兴媒体艺术的先声。世纪之交,新媒体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国内新兴媒体艺术体制建设的开端;1994年,综合绘画系成立,2003年新媒体艺术系以及展示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07年,艺术策划系成立……这一系列系科的创建,使得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在新兴媒体研究和实验艺术创作领域,在国内始终位居前沿,不断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历史机遇再度降临。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多媒体开幕式的惊艳,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种种惊奇,日新月异发展的科技和越来越融入世界的中国社会,给了美术院校一个巨大的历史机遇去开辟新领域,拓展新视野。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的优势系科相比,中国美术学院最新锐的学科——新媒体艺术系、综合艺术系以及艺术策划系,在参与世博设计、城市改造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挥新兴媒体和创意优势,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锐力。许江院长敏锐地认识到,世博会开始把所有的技术奇观、媒体奇观,以当代艺术的百倍规模带给大众,中国视觉文化、中国观众的视觉品位、视觉期待,必将产生一个重要的提升和改变。在社会即将进入“后世博时代”的背景下,美术学院怎样在自己的教育系统内,积极地、未雨绸缪地来应对这样一种局面?
从“新媒体”、“多媒体”到“综合媒体”,此时,许江“学院内部对当代艺术的系统性建设”这一构想悄然浮出水面。
正是在这个构想中,新的可能性开始被学院领导者纳入视野:跨界、跨领域的多元合作,已成为美院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或者说是美术教育、美术实践的一种新趋势。
而中国当代艺术教育自身的发展,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中国当代的高等美术院校教学发展状况,早已从国、油、版、雕等经典造型艺术和设计学科的两端对立中解脱出来,新的艺术媒介和创意产业主导下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摆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面前的迫切问题。跨媒体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士明介绍说,经过了十年的探索,中国美术学院的当代艺术教育,已走上一个新的阶段。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综合艺术、策划系培养出来的年轻艺术家、策展人开始进入当代艺术界,学院的力量逐渐释放出来。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他们所唤起的社会期待,使学院开始考虑进一步优化整合的必要。“如何能再上一个台阶?这不仅是资源整合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更加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学院对当代艺术意味着什么?当代艺术教育的学科本身应该如何重新架构?”
国际视野下的学术论证
2010年5月26日,应中国美术学院邀请,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馆长Richard Armstrong、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馆长Alfred Pacquement、德国慕尼黑美术馆馆长Chris Dercon、荷兰Van Abbe博物馆馆长Charles Esche等23位国际著名艺术机构负责人集聚杭州,参加“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学术论证会。
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从不同的经验出发,探讨了“跨媒体”学科未来的发展和规划,为学科立意、教学模式与发展策略等问题出谋划策。
经众位专家认定,跨媒体学院的宗旨在于:促进媒体技术开发,推动当代艺术实验,从媒体中发掘创意,从技术中发显人文;以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策展实践四维互动的跨学科格局,全面优化当代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跨媒体”这一新事物,从构想开始迈出实质性的步伐。而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完整可借鉴的经验。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劲松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美术院校率先把油画、版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分类取消,成立自由艺术系,用实验室来支撑所谓自由艺术理念或者文化思想。在跨媒体艺术学院成立之初,国外的唯一参照就是打破专业架构,实现“跨”的学科互动。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管怀宾指出,中国美院开始启动实验艺术教育之后,国内各学院纷纷建立综合艺术、新媒体艺术学科,这种跟风现象已在全国范围蔓延,但这种蔓延并不能代表学术的深度。学院的深度就是学术的深度,而学术的推进不仅仅是建立新系科,跨媒体艺术学院把媒体实验、艺术创作、文化研究和策展实践整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推进当代艺术创作和教育的思考。跟媒体搭边的所谓“媒体学院”,在国内有两类,一类是设计类,一类是传媒类。以往的“跨”更多是学院教育内部的改革,而这次“跨”,我们的技术延伸和思想延伸已经在学院以外。杨劲松说,许江院长很早就强调:必须要为长三角文化做点什么,必须要知道社会上想什么,不能与社会没有关系。在这个要求下,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综合艺术和策展系的教学课堂设在学校,但是课题内容设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所以,学院教学很顺畅地介入到双年展、世博会等项目中去,“带着思想深入社会”。
高士明认为,艺术学院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古典意义上的,即通过“美育”引导心灵转向;第二个意义则是推动社会更新。第二层意义在当代尤为重要,这需要从最基本的技术经验、媒体经验出发,不断更新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对艺术的理解。“今天在跨媒体艺术学院这块实验田里,我们希望能够在新的研究平台上、新的教育结构中,检验一下我们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一块实验田,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实验田,也将是当代艺术的实验田、当代艺术教育的实验田。”
通过长时间的探讨和论证,新的发展目标豁然开朗,而学科架构、师资配备、教学模式和研究方向也水到渠成地确立起来。
跨境域的视野和教学方式
影像、互动、网络等新媒体形式,已然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的主流媒介。以信息化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了艺术创作媒介的革新和对人们的感知经验,也为艺术学院的教学和思路的革新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美术学院通过充分论证,对现有新媒体、综合艺术、策展系教学进行了有机重构,构筑起了一个全新的当代艺术教学和科研平台。按照许江院长的话说,就是“把各种原先分离的系统聚在一起,让它们彼此激发,为当代艺术和创意文化打造一个全新的‘动力’系统”。
跨媒体学院副院长、书记李振鹏告诉记者,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由工作室、实验室以及研究策划部三个教学、研究平台组成。工作室以创作推动教学,以研究深化基础,在学院与社会的互动中,拓宽、加深学生的学术视野和融变能力;实验室则是艺术创作的技术支撑,与教学配合,但又不与教学工作室一一对应,而是有自己的研发使命:致力于在美院成立一个高水平的媒体研发团队;而跨媒体学院最大的特色是设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策展部,这是一个集合文化研究、媒体批判与当代艺术策展实践的跨学科机构,在社会思想的意义上思考当代艺术,然后试图从当代艺术中发掘或更新社会思想的界面。
高士明强调,跨媒体学院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艺术实践和社会思想研究交织在一起,艺术家做研究,理论家做实践,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想互动共生,水乳交融,共同推动社会更新。“我们的‘跨’,不仅仅是在艺术领域的‘跨’,还是在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想之间的‘跨’,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跨’,既是跨媒体,又是跨领域,同时也是跨国际。学院正在上海筹建一个国际艺术中心——跨媒体艺术国际,计划与国际名校如美国帕森斯设计艺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等机构进行联动,将率先在美院实现研究-教学-展示的国际化。艺术创作、媒体实验、文化研究、策展实践,这样一个四维互动的结构,包罗了当代艺术的种种可能。跨媒体学院既是一个教学平台,又是一个研发平台。我们看到了媒体技术的发展对目前世界产生的影响,同时也看到了中国技术革命、媒体革命所产生的可能,跨媒体学院将以当代艺术的创作、实践和研究为基础,兼顾创意文化的生成与开发。”
这种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全球、着眼于实践的眼光和策略,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众多重磅艺术家的关注。学院最新引进了著名艺术家杨福东担任实验影像工作室主任,著名音乐人姚大钧加盟开放媒体工作室,还有大量的客座教授,如范迪安、张颂仁、卢杰、陆兴华、郑慧华、吴文光、Sarat Maharaji、Raqs Media Collective等当代重要的策展人和学者,都成为学院非常积极的合作者。如许江所说的,跨媒体学院将是一所当代艺术“明星学院”。
杨劲松说,“跨媒体艺术学院的未来,是中国美术学院打造自己文化方式、思想方式、艺术方式的一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所“跨媒体”、“跨境域”、“跨时代”的学院,将在未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担当重要的角色。
相关链接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学组织结构
跨媒体艺术学院由工作室、实验室以及研究策划部三个教学-研究平台组成,下设5个工作室、3个研究所、8个实验室;同时,学院还将在上海设立国际跨媒体艺术中心,用于跨媒体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展示。
一、工作室
以创作推动教学,以研究深化基础,在学院与社会的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研发能力。
具体媒介工作室(Embodied Media Studio),主持人:张培力。
学术目标:从技术和观念角度,深入探索媒介的表现方法和感觉机制,强调新媒体手段与身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代表课程包括:身体媒介、空间反应、数字的物理感知等。
实验影像工作室(Experimental Image Studio),主持人:杨福东。
学术目标:全面探索传统摄影与数字图像在当代艺术中的可能性,通过对摄影、声音和运动影像的综合性开发,推进当代影像艺术的感性实验。代表课程包括:古典摄影:技法与美学、影像叙事与诗学、数码影像的媒体拓展等。
空间多媒体工作室(Studio of Installation & Narrative Environment),主持人:管怀宾。
学术目标:从当代媒体-技术空间中构造空间美学,以装置与影像等多种方式开发媒体空间的叙事潜能,同时,注重公共领域中的媒体与艺术实践。代表课程包括:造景与造境、材料与现成品、录像作为社会媒介等。
开放媒体工作室(Open Media Studio),主持人:沈立功。
学术目标:把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看作现实中不可或缺的景观,用开阔的视野考察既有的媒体形式,对领先科技进行人文再造,思考个人化媒体终端在开放条件下的艺术生产与社会应用。代表课程包括:虚拟世界——在线实时三维拟境的现实应用、从虚拟乐器出发的声音与影像介入、媒体素描——数字图像技术等。
总体艺术工作室(Total Art Studio),主持人:邱志杰。
学术目标:以文化研究为知识基础的当代艺术教学体系;以社会现场为平台的跨媒体艺术实践,以事件与现场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创作。代表课程包括:表演\剧场\事件与身体政治; 艺术制度批判与日常生活; 媒体经验与社群重构; 田野调查和介入性创作等。
二、研究策划部
研究策划部是一个集合文化研究、媒体批判与当代艺术策展实践的跨学科机构,一个艺术、媒体与政治的国际性思想空间,一个直面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的思想-艺术实验室。其宗旨是在文化研究、媒体研究与策展研究的基础上推动当代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实践。
机构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Thoughts),主持人:高士明。
跨媒体艺术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Trans-media Arts),主持人:吴美纯。
基本视觉研究所(Institute of Radical Visuality),主持人:耿建翌。
三、实验室
作为跨媒体艺术学院的重要教学平台,实验室面对所有工作室开放,施行网络预定与管理制度。
声音艺术实验室
数字图形与互动艺术实验室
数码暗房实验室
动力装置实验室
虚拟感官实验室
录像艺术与数字电影实验室
跨媒体展示与表演实验室
综合材料实验室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