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以四川美术学院为基地的“四川画派”迎来了其黄金时代。继1981年罗中立的《父亲》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并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之后,以“伤痕”和“乡土”为标志的四川油画开始在中国艺坛大放光彩,众多年轻四川艺术家声名鹊起,其中不乏成长为中国当代绘画中坚的代表人物,如张晓刚、何多苓、周春芽等。与此同时,四川美院求新图变的教学理念与开放的办学态度,客观上也促使了四川油画的繁荣。
除了教学相长,四川画家之间强烈的认同感与依存关系,亦使得四川绘画的品格和精神得以传承发扬,更有利于艺术新人汲取文化给养。这样一个基于共同信念的群体,以及其执著坚定的学习和突破能力,渐渐使四川美院成为了中国当代绘画最重要的艺术轴心之一。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们,在一个核心价值的引力之下积聚到一起,肩负着独特的使命感,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群体力量。这种链接意识具有无穷的延展性,破除时空疆界、思维束缚,让文化艺术的纽带更坚固、更柔韧,而绘画艺术也在这个不断交织的网状结构下呈现出愈加丰富和立体的面貌。对于年轻的创作者而言,多元文化开始勃兴,单一的艺术模式和宏大叙事逐步瓦解,当代社会中的个体身份与境遇成为其创作的重心。此次展览以“链接”为题,足可见一种在历史文化脉络之下多样化发展的端倪,并指明艺术世界中千丝万缕的微妙关联。
师生关系或同门关系是这些关联中最直接、也最明确的。作为一个师生展,其呈现的却不仅仅是一种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突破、超越与创新。庞茂琨无疑是四川画派中一位卓尔不群的艺术家。他以其精湛细腻的写实技艺、唯美典雅的绘画风格而知名。他以描绘人物肖像见长,更能将一个个现实中人修饰得超凡脱俗。他对于古典精神的情有独钟使其绘画的气质温婉静谧,一如其人的谦逊从容,却对浮尘喧嚣的当下怀有审慎的警惕。而他在新作中所摆开的舞台与竞技场,就像人类最终将要面临的一场仪式,用以祭祀荒谬的真实。有趣的是,无论在语言还是观念上,庞茂琨的学生们——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艺术家并不是亦趋亦步地跟随他们的老师,尽管他们同其师长一样执着认真地对待绘画这件事,这似乎早已成为川美教学的一大特色。他们用这门古老的艺术来表现日常生活、个体情感、奇思妙想、精神诉求,乃至青年文化。相对于前辈而言,他们的创作状态更加积极、欢欣、自由和开阔,也越发懂得如何借由绘画来表达自我,不断成长。在年轻人的身上可以看到无限的可能性,正如彼此连接而形成的辐射力,着实令人期待。
罗素说过,参差百态乃是生活幸福的本源。多元的表达在今天既是技术的,更是思维的。艺术的自由鼓励个体更加完满的自我发展,在技巧成熟的同时,对于人性和精神的关照成为艺术家极力诉求的重要因素。我们在“链接”展览上寻求的不是同质化的集体面目,而是适应时代发展、保持必要的开放性,同时又坚持个体标签的生动面孔。唯有如此,艺术精神的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无论何时,艺术家们才可以在世界动荡不安的变迁中,找准彼此的坐标,亦不会失去自身基本的凝聚力。
2010年8月19日写于上海
【编辑:马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