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羽
借“1976-2006中国水墨文献展”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并于中山陵八号叙谈水墨。
本应该是一个非常特别,非常具有意义的展事。刘骁纯先也为此精心策划,并作了许多工作,而面对今日现实却不然。真的很遗憾,不管是文本制作,还是作品选择、展示……。
虽说,现在的机会多了,但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还是挺难的。
也许我们还需要等待一个没有任何功利的投资。
深知刘骁纯先生一年来所付出的辛苦,以及辛苦后的无奈。对此,我深感敬意!
也许,展览本身并不重要。也许,展览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什么,但,却又说明了什么。
……。
而此次活动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也是最有趣的,李小山的“中国画穷途末路”一文轰动天下已有20年,水墨变化翻天覆地。而研讨会上李小山的观点依旧。于是,李氏继续代表着“消极论”者的无奈,而刘骁纯以水墨发展的必然和自信,仍然鼓舞者艺术家们。与往昔同样,这样的讨论都是双方各有真理,方略难说。但水墨的实质发展已不是这样,虽说其艰难,却与往昔无法同论。
作为艺术家面对理论的逻辑,理论家的雄辩,其实很无奈,因为,他们将所有都注入在创作上,作品是一切的说明。而如此的现场,当批评家不去阅读作品或不在要领中阅读,这不仅仅是艺术家的悲哀,同样是批评家的悲哀。
我对水墨的发展和创作实践始终充满自信。因为,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自信,必须坚持,要有勇气,要敢于在沉寂中磨练。觉悟与智慧将由此迸发。我以为这是作艺术家的真理。
或许,我的观点可能有一些偏见。但此时,我还是想说:水墨的“消极论”者是把水墨狭隘化了,把水墨等于笔和墨了,把笔和墨神话了。把水墨只理解为水墨画了。所以,水墨也就难以超越了,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感觉太刻板的专注于笔墨,反而使水墨的精髓被遮蔽了,也就丧失了对水墨文化的真正含义的追问。于是,我隐约的感受到有一种危险,如此下去,会无意之中丢掉了水墨的本原质性,丢掉了根性,甚至丢掉了精神还不以为然。说句心理话,我们继续在这里论笔谈墨,再叙水墨希望是否,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水墨的希望就在我们自己手里,未来肯定会美好。我们可以仔细想一下,在水墨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一个阶段象今天这样繁荣,象今天这样丰富,象今天这样多元。难道面前的活跃气象,以及诸多艺术家的个案,真的没有任何启示,哪怕一点点?不管大家怎么看当下情景,我依然自信,我相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也知道存在会给未来带来什么。但是,我还是恳请我们敬重的批评家先生们,能够潜心面对现状,面对具体,这将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没有必要把那些与今天毫无相干的东西套住我们自己。
调侃与玩儿酷,同样对水墨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当我们回头望去,观其水墨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所有被当时争议的那些敢于同时代发展的艺术家,不都代表着他们的那个时代吗!
我想了很久,也许最重要的不是水墨本身,而是水墨背后的东西——文化,而这个文化是广义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水墨文化,如何理解水墨文化,水墨文化在当代文化中是怎样的关系。我们从水墨文化中吸取些什么,又如何与当代文化关联。那么,这其中更重要的是什么?我以为说到底,是水墨精神!而不是简单的材料、技术和形式。是一种流淌在我们血液之中的、缓缓的、既平和又富节律的溪流,但它蕴涵着力量,有如太极般的柔韧,只有中国人才有的东西。这是水墨文化的精神,具有这种水墨精神性的当代作品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文献展的作品我看了,说心理话,还是有些遗憾,能够显现水墨精神的作品太少了,真如王南溟所言:我们的水墨是补墙的画吗?如果是!那作为艺术家的我们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我们为之追求一生的是什么,不就是精神的境界吗!我真诚地希望水墨画家们把眼界放的再远一点,勇敢地破除神话。从这一点讲,我敬佩那些敢于向自我挑战,敢于开放的从事其他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当代艺术家,他们敢想,敢冒险,敢向自己的文化发问,敢于用文化问题针对艺术问题。结果,反而触摸到了水墨文化的真谛。我曾读到一篇荒木竟危为中国艺术家撰写的文字,这位从事摄影艺术的大艺术家竟然在字里行间中提及蔡国强的作品蕴涵着一种水墨精神。他说,水墨精神将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光明。我被这位异国的艺术家的眼识所感动,并为之敬佩。既然一个异国的艺术家都能领略水墨文化的真谛,能从我们艺术家的作品中感受到水墨精神……。
我明白……而又不明白……
这又使我想起在1992年与1999年《当代水墨艺术》丛书第一辑和第四辑中所刊载的刘骁纯先生“创立新规范”一文。以及我在第四辑我的文章中提出的:水墨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评判标准的问题。其实,今天所面临的仍然是这个老问题,评判作品的标尺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今天的艺术家,如何去看今天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创作方案,我个人的看法是:
一、确立客观的品评标准,寻找新的品评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方法论,它一定是对应当下的。
二、走进艺术家。走进作品。以学理的态度,对应的方法,进入具体的阐释和分析。
我以为过了这一道,将特别有易于当代水墨的推进,或许是柳岸花明。
唠叨一堆,没有别的任何意思,就是想说说自己的心理话,真想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改变这个现状,使水墨的发展能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前进。
做一个展览很辛苦,保重身体!
如果有些什么地方不妥,不当之处还请您见谅,指正!
张羽
2006年10月16日夜草于南京中山陵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