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池的陶瓷作品
孙星池和陶瓷艺术结缘近十个年头了,举办的作品展也已有七八次之多。
到目前为止,孙星池的陶瓷作品都是在景德镇创作的。他像候鸟般每年定期在上海和景德镇之间往返几次。在景德镇以外的地方,他的工作都在宣纸上进行。一旦来到景德镇,他便整天呆在坯房里在坯胎上画个不停。因为如迷似醉的创作状态,常使他因不觉得饥渴而错过吃饭时间,明显消瘦下来。
孙星池喜欢用高温颜色釉作画,喜欢颜色釉在烈焰的烧炼中产生奇妙的窑变效果。作品画成后,装进窑炉,点火升温,便是漫长的等待,直到数十小时以后,拉开陶门,谜底也就揭开了!搞陶瓷艺术创作,心里会经常留下遗憾的影子:泥胎烧成陶瓷,画得好的地方,固然喜不自禁,至于不满意之处,擦不掉洗不去改不动,只恨自己落笔轻率,愧对眼前这晶莹剔透的瓷器!他常常处在这样的状态。
孙星池也非常喜欢画青花和釉里红,曾以“青花釉里红之梦”为标题,搞过一个专场展览(右下图为孙星池的陶瓷作品)。
他放弃在成瓷上画粉彩和新彩,认为那是对瓷韵的减弱甚至是破环。他只选用耐高温的釉料,直接在坯胎上作画,陶瓷的韵味画在其中。
人们习惯于把陶瓷艺术归类为工艺美术,这种认识相当正常,体现了陶瓷制品复杂的工艺美学特征。但孙星池以为陶瓷艺术不只是工艺美术,艺术家在了解了釉料性能和窑火变化特征之后,加以精心调控巧妙运用,可以随心所欲地挥毫创作,并且产生巧夺天工的艺术效果。和水墨画、油画、水彩水粉等画种一样,这种瓷性绘画完全可以独立成科,进行纯粹美学意义上的美术创作。这颗艺术的智慧种子,是在陶器、瓷器产生时,一同种下一同成长的。它的牵肠挂肚甚至惊心动魄之处,是人的力量只能完成作品的一半,另一半要付给1300摄氏度以上熊熊窑火来完成。这是泥与火、技艺和思想的热烈交融,是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展现。它不能如其他画种那般普及,因而瓷性绘画作品珍贵稀有程度,较其他画种非但毫不逊色,尚觉其他画种有诸多不及之处。“这也是多年来我热衷瓷性绘画的真正原因。”孙星池说。
【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