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
中国油画学会创立至今,已经15个年头。油画学会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看得很清楚。她不仅是中国艺术界开风气之先、开创自主发展新模式的学术团体,她也不仅是聚拢中国的油画家、引领中国油画当代发展的核心力量,她更是代表民族的艺术精神在今天全球境域中深刻思考、致力于将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融通成活、打上深刻的本土烙印、使之成为时代文化振兴标志的激情与理性的榜样。创建油画学会的一代人,也是创立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的一代人,他们以开阔的视野,深刻认识油画在中国持续推广和发展的重大意义,引领了十几年来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他们以罕见的学术激情,思考油画的时代命题,构划不同阶段的创作指向,铸造了中国油画始终如一的学术形象和学术使命;他们以令人尊敬的责任精神,担当学会重任,争取社会支持,引领学界正气,营造新型而自主的发展模式。15年中学会募集的社会资助款额4000万元,这不是一个数字,而是这一代人的奉献之心。15年是一把精神的尺子,丈量出他们广大的心胸和坚守理想的文化灵魂。
一、学会历史性的“三深”工作
多年来,学会所做的归纳起来就是“三深”的工作。
第一个“深”是深入研究油画传统。以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朱乃正为代表的这一代艺术家,经历了“文革”前的成长期,以及“文革”这样一个既赋予油画重要的使命,又给予油画沉重禁锢的年代。他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真正把西方的优秀传统引进中国。所以他们带领中国油画家深入研究西方的油画传统。这个研究不同于西方的研究,是在西方研究的基础之上,带着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和看法,代表着充满活力的当代中国来研究油画的传统,既梳理和掌握油画在西方几百年来的人文历史、技术历史,又注意到油画在今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到今天,中国的美术学院里依然有油画系,仍然崇尚绘画性和绘画精神,中国的油画仍然能够挺起自己的腰杆,这与这一代人坚定深入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关系。
第二个“深”是深度融合中国精神。学会高度重视融入中国的文化精神,让中国的文化精神在油画里活过来。在这其中,以邵大箴、水天中等代表的理论家参与学会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直接参与创作命题的引导、理论思考的深化,成为学会学术发展的重要模式。这使得学会一方面强调持续的开放,推进创作发展,另一方面提倡文化精神的重建,民族品格的创造。学会注重在根源性的问题之上,策划与中国画的比较展,在近距离的比较中激活中国的文化精神,融合西方的传统,推进油画语言的时代出新。
第三个“深”是深刻反映当代生活。今天的时代,是一个迅疾变化的时代,是一个伟大民族生机勃发的时代。中国发生的一切像一部历史长片,但放映的速度加快了数倍。如此巨大的生活容量,如此壮阔的变革场面,如此交叠杂糅的人生境遇,激励着当代艺术创作。学会谋划了许多体验生活、展览交流和学术研讨的活动,带领油画家集体,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从那里激发创作的热情,获得创造的源泉。学会所致力的是坚守当代艺术的主体意识,这个主体意识既不是简单的地域概念,也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源于当下每一天的文化现实与社会现实的精神凝练,是中国人在创造新事物之时在根柢处坚持着的根源性因素。学会带领大家,开创了油画艺术的持续发展,使中国油画成为今日中国最具活力的艺术品种,中国油画家成为代表中国当代文化精神的最具创造力的学术队伍。
在此,我代表新一届学会主席团向创建和引领学会的老一届主席团、向我们尊敬的老师们、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资讯】
二、当代绘画的三重使命
今天中国油画、中国绘画的发展面对着三个大的背景。第一,图像化背景。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图像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绘画何为?第二,全球化背景。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思考油画的中国气派。在中国,油画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绘画语言,成为我们传达自我情感、自我思想的某类不可缺失的视觉品质。但要真正形成世界公认的中国气派,仍需要努力创造。第三,大众化背景。今天的文化越来越多地忙于回应大众娱乐的需求,而在这样大众文化的娱乐需求、娱乐消费的浪潮中,代表人文思考的油画该如何发展?这三大背景赋予我们三方面思考和三重使命。
第一重使命,在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中,重建绘画的力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体的增加、影像方式的不断出新、仿真虚拟技术的飞跃发展,一个图像时代正深刻地改变着今日的文化生态。传统的对于绘画所寄托的艺术活力点正在被淡化,绘画对古人的震撼力在今天已经淡薄,那种手握卷轴、心游天地的想象日渐遥远。与此同时,现代技术所造就的全球化、信息化、图像化现象也在悄然改变人们对于生活的感性方式。习惯了大量图像信息的人们,将日常生活看作图像,将世界看成图像,进而,绘画艺术呈现出图像的平面化、浅表化、无深度、去意义的特征,艺术的价值日渐丧失,绘画相对于新的技术媒体在青年中的影响正在减小。当此其时,绘画何为?这是油画学会首先要思考和回应的命题。绘画的当前使命就是要冲开技术的规制,冲破符号化的肤浅和僵化的表情,重寻艺术的生动的感性方式,在绘画中“化生活”,在思与诗的双重性中重构生活世界,在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中重建绘画的力量。
第二重使命,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视域中,重构中国油画的形象。油画既是世界优秀文化,又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最具活力的部分。我反对时至今日仍将油画称为舶来的艺术。其一,电影也是原生在西方,怎么不称为舶来的艺术呢?其二,何为舶来,船靠岸随时要离开。油画在中国已有二百年历史,它的语言特征、美感情趣已经深深地编织到中国人的生活中,深深地植入一代代文化人的情感世界。“舶来”所叙述的是外来艺术样式的寄居的故事,但油画在中国,实质上呈现为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境中的生成性和差异性,以及这种语境的主体和固有成分对这种语言所实现的创造性的转换。中国油画所见证的不是“使西方的化为中国的”,而是中国的本土自主地生成和实现着的。中国油画当代建构的意义不仅在其自身,更在于为全球境域中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一方面持续地加强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另一方面坚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中、从当代生活中汲取养料,让中国文化精神活在今天,活在当代油画中,进而产生一种时代的、文化生成的形象和力量。
第三重使命,在大众化的文化生态研究的视域中,重塑绘画的信心和责任。随着城市化的迅疾发展,大众的文化需求正发生着改变,出现了娱乐和时尚的潮流。我们的文化一方面要积极回应这些潮流,满足和服务于大众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又担负着引领它、化育它的使命。油画艺术所担负着的人文思考的责任,引导人心向上的责任,正是我们重建油画的信心所在。为什么说油画曾经令我们着迷,因为我们在油画中并不仅仅看到好看的东西,而且透过好看的外表,感受到人性的高尚和力量。我们有责任把人类最核心的、最精彩的东西保留在我们的绘画里,持续地把这种力量传递给大众,用这种灵光闪现来养育大众的心灵,蒙养未来青年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娱乐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是一种本质严肃的愉悦和感动,是向着人类的心灵而去的,是要感化人心、经得起万民敬重的。它要使今天的人重新恢复民族传统的那种崇尚文化、尊崇化育力量的心灵。有了这种居敬的心灵,我们才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能尊重社会整体的生命,尊重文化创造的使命。
上述三方面思考,化作了三种文化研究视野中的重建的使命。它们杂糅而蔓生,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它们交叠而互动,为当代绘画的发展提供契机和观念性支持;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油画发展文化思考的策略性的规划蓝图。
(未完待续)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