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纸上图书馆推荐:梁绍基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作者:左靖 2010-12-18

封面

 

和梁绍基先生结缘,是在2006年的南京,他参加了由我策划的展览“诗意现实:对江南的再解读”。梁的参展作品声音装置“听蚕”,是对逐渐消逝的江南生活场景的一次视听再造。一方面,这种追溯式的再造,在我们瞬间想象并体验了男耕女织传统的同时,提醒我们,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过去的传统似乎已经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得见(当然,如果你深入江南的农村,这些场景依然可见)。

 

另一方面,这种“当代艺术”的方式,在我看来,实际上是古代文人“清玩”趣味在“后工业化”时代都市的一次复活。也就是说,梁只是通过复制并创造一个“现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抽离现实生活的虚幻体验。众所周知,江南一带在历史上就是蚕丝业的重镇,我们可以在浙江作家茅盾的小说《春蚕》中读到蚕与江南农民的紧密关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程步高的同名电影中,看到浙江农村养蚕的详尽的视觉过程。然而,很显然,蛰居于浙江小镇的梁绍基,20多年来他的关于“蚕”的创作,并非与那个时代的蚕丝业,或者左翼立场有关。蚕之于梁绍基的创作来说,一是来自于中国传统在漫长的历史中所赋予它的象征性,二是蚕的生物性的拓展所造成的在人们视觉上的感受力。后者是梁的独创。这种意义上的象征性和视觉上的感受力的结合让我不禁思考,具有中国传统情结的文人在这个巨变时代里,是如何通过当代的媒介方式来传达自己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

 

这种媒介方式的“创造性转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在逼仄有限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这种执拗的方式占据着怎样的一个位置?甚至,更让我感兴趣的,梁绍基本人与复杂的“艺术界”的关系是如何发生的?我一直认为,梁绍基的创作是我长期关注的“江南美学”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大部分作品所呈现出的表象,不独是那种视自然为唯一所能亲近之物,自然亦包括人为。坦率地说,我曾一度对此迷惑不解。比如,尝试着在有油污的铁屑刨花上让蚕吐丝结茧,让我想到《病梅馆记》而心生疑窦。但是,接着,作者本人赤足行走在金属废屑上的作品,又使我对此前的不解稍稍释怀……我渴望找到答案。

 

本期的“纸上美术馆-梁绍基”主要由Marianne Brouwer的两篇策展文章构成,做为梁的持续的关注者和研究者,Marianne Brouwer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在传统的西方展览体制下建构了梁的两个个展;同时,作为一个文化上的“他者”,她浪漫地想象并陈述了梁绍基所有重要的作品。此外,我们还编选了梁绍基的若干创作札记的手稿和方案草图。最后,借用南加州大学郑美玲教授的提法,我们把这次的纸上展览命名为新“丝绸之路”。

 

【相关新闻】

梁绍基的自我陈述

中国概念艺术家梁绍基荣获克劳斯亲王奖

 

 


【编辑:李云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