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6日,全球将迎来第5个“地球一小时”活动。晚20时30分至21时30分,注定一个值得关注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许多国家、许多城市、许多企业、许多大厦,都可能因为要响应一起世界性的绿色活动而变成“漆黑一片”。
突然的黑暗,可能对于许多城市与城市居民来说会有点不习惯,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呢——没有霓虹灯的闪烁,天空的星星才可能更加美丽;没有电脑与电视的强光刺激,生活的氛围才不会变得那么浮躁与麻木。或许,在这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社会里,只有这样的黑暗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自然空气的真切与温度。
举目四望,除了能观察到水泥建筑林立的死板与车辆群流的喧嚣外,还必须承认,这个地球太累了。尤其在煤电占有率超过75%的我国,这种担忧并不为过。近日,日本核电泄漏的问题,引发了世界的关注,但不得不提的是,像日本这样的能源矿产小国,在能源问题上的纠结与矛盾,我国未必就不存在。在我国,核电站数量虽然不多,但煤电发电产业本身带来的巨大能耗与环境污染,仍然不可小觑。据了解,我国的煤炭产量,有50%以上用来发电了。造成的环境后果就是,我国华北地区与撒哈拉大沙漠的粉尘数量基本相同,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差的几个地区之一;我国水源7%不合格,我国有1/4的人,常年饮用不纯净水。
我们身边也有大量反对“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市民。理由起码有两个:一是,对于特定的机电装置来讲,有时候突然断电,会造成比一小时电费更大的损失;二是,“地球一小时”很像行为艺术,之于解决实质问题,并不能持乐观态度,“节能减排”政策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靠一个行为艺术,自然捉襟见肘。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质疑即便有理,我们也应该将“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延续下去,因为,“地球一小时”在传达一个理念——世界是可以停电的,我们的生活是可以离开白炽灯和电脑的,世界是可以回归平静的。
社会愈发达,安静离我们就越遥远。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囚笼社会”的概念。大意就是指,我们所追求的社会愈加发达,我们所要面临的栅栏也就愈多,我们所以破解和触及的条条框框也就越多。所以,社会文明愈加发达,我们的生活空间就会愈加逼仄。在我看来,这种理论同样非常适合现在的局势——人类追求的文明,而所谓光鲜的东西,很可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还不如农耕社会之时。
面对低碳和绿色这样的世界性问题,虽然“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起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一小时之后,该开启的照明与机器还必须要继续开启,可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举办这样一场活动,最起码给了每一位市民以这样的提醒和暗示:电脑的显示器有没有关掉;手机充电器在用完之后直接拔下;能用公共交通或步行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宁愿放弃开车……
“地球一小时”给了人类自己和地球母亲一个一年喘一次气的机会,还给了我们一种“要时常喘气”的意识。而有了这种意识,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可能就会少排出一点,气候的恶化可能就会晚上几年,人类自己也可以多过几年舒心惬意的天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