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欣赏从误读开始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郭静 2011-03-30

管勇

 

“对于画家而言,观者的误读是肯定的,但误读是很棒的一件事,无碍于欣赏!”

 

走进管勇的画室,就如同走进了他的画里。一排白色的书架,一支黑色的钢笔,一个半旧的牛皮纸箱,当然还有一位正值盛年的男人——他就是中国当代著名青年油画家管勇。

 

与画中那些表情严肃的男主角不同的是,管勇棱角分明的面容下,总是一副坦然自若,洒脱不羁的神情。有人说,他画中的男主角刻画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也有人说,那些人代表了时下的“政客”;还有人认为,他画的是“官僚”、是“牧师”。面对评论家们的分析与解读,管勇不置可否,他尊重每一位欣赏者的目光,甚至是大家的“误读”,他说:“别人的看法很重要,但只是别人的看法,越多的理解可能越有意思。我画的只是一种内心的感觉!”

 

70后一代的精神探索

 

管勇,生于1975年,被认为是“70后”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的作品也被评论家们深深地打上了“70后”的烙印。70后一代处于中国经济上升以及社会生活相对开放的时期,但这一进程同时也伴随着痛苦的道德挣扎、残酷的社会竞争和自我精神的物化。199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繁荣和衰败共生、希望和挣扎共存的年代,它充满进步的粗放性力量,令人新奇和想象;它也因为旧道德秩序的加速崩溃和新的阶层分化,使这一代在青春期开始就陷入一种上一代从未有过的自我矛盾和挣扎。

 

对于社会为“70后”批注的属性认证,管勇还有自己的一些附加意见。他说:“70一代的人,‘78’或者‘75’年后出生的人,和这以前出生的人是不大一样的。比如说70一代中,75年以前出生的人可能与60年代的人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那个可能是社会环境导致的。就像上大学的时候,我们还能感觉到理想主义之类的,至少有那个理想主义的东西。75年以前的艺术家还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在里头。但是75后的人,这种情绪就很少很少了。”

 

管勇正巧踩在了“75”这根线上,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将自己归于了“75前”的那一拨。欣赏他的作品,你会被画面中强烈的“红、黑、黄”的色彩所刺激,每一种颜色都纯粹到极致;而书籍、钢笔、红领巾、红帷幔以及那些面容严肃的画中人,流露出浓郁的历史感和文化气质。

 

评论家这样解读管勇的作品:他将历史、文化、记忆与现实、理想、思考相融汇,表现出中国转型变革时期中坚力量的思想历程和存在状态。古典严谨的表现技法,神秘庄严的画面氛围,有机构成的画面特征,复杂深邃的思想意境,共同构成了他个人独特的艺术气质。某种程度上,他的艺术,与他潜意识成长记忆中的文化根源与身处当代现实中的碰撞思考相关,以试图在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寻求当代人的深思共鸣。

 

抛开评论家们的专业审视,普通的观者又是怎样看待他的作品?在见到管勇之前,我把他一些经典作品介绍给了一位生于“85后”的非艺术专业的女孩儿。女孩儿的职业与生活距离艺术很远,甚少接触油画。年龄上的差距自然让她的思想体系也无法与“70后”的管勇对接。这位年轻的女孩欣赏了画作后懵懂地问:“他画的主题应该与‘国家’有关吧!”

 

采访时,我把女孩儿的“评论”告诉了管勇,并问他:“这样一位年轻观者的‘评论’您是否满意?”管勇回答:“非常满意!”他说,我们一切的行为都和“国家”有关系。一切都是政治性的。

 

评论家关注的是作品的精神内核,年轻女孩儿的联想或许更多的来自于画面中“中国红” 。

艺术家的本意不重要

 

与管勇对话其实并不轻松。他的“不否定也不肯定的回答”句式总是把人带入思辨的逻辑中。就像他的作品一样,永远表达着“质疑与怀疑的精神”,永远不给你准确的答案。

 

还是先看看评论家如何解读管勇的作品。

 

“知识分子身处红黑庄重的色彩世界中,书籍、钢笔暗示着与历史书写相关的场景,红色的围巾或红领巾代表着一个中国特征化的时代氛围,画面多笼罩着一种混乱之后的沉思情绪。管勇,通过这种个人化的图像呈现,向我们暗示了有关文化发展的精神问题。”

 

“管勇对于知识分子空洞化的表现,使用了一种寓言图像的方式。他的绘画主题接近于一种与自我灵魂和宗教的想象性对话,探讨崇高和知识分子的衰败导致的自我黑暗和心灵向上的不可能性。”

 

“管勇的艺术,反映着他对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涌现出的新兴阶层或新贵一族的思考。”

 

……

 

如此种种。但在管勇这里,全都是别人的看法,他自己或许并不认同!

 

“‘知识分子’一直是别人再讲。中国没有知识分子。说了100年了,似乎有莫大的希望,但愿望是破灭了。画中是群身份不明的人,是‘知识分子’也好 ,‘流氓’也成。身份是种很无奈的标识,他说明不了这个人。那些人物的形象,有人说像我自己,有点像吧,但也不靠谱!我肯定不是知识分子!”

 

“基于染色的考虑,我画了‘红围巾’、‘红领巾’。主要是红、黑颜色对比性很强烈,视觉上很有冲击力。”

 

“钢笔,小时候总是用钢笔。觉得好玩,就入画。我画得都是自己的环境。有什么画什么。”

 

管勇认为,绘画就是绘画,一切的界定都是不完整的。“那些所谓的‘意义’。我说了不算。绘画就是现实。从无到有就是现实,就是世界的缩影。一点不玄。”

 

在他的作品中,那些屡次出现的“符号”总是被大家关注,管勇也总要面对采访者同样的提问:“钢笔代表什么?”、“围巾代表什么”、“箱子代表什么”……

 

管勇说:“你觉得它是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回答,听上去有些随意,但仔细想想你能感到他的真诚,以及对观者的尊重。管勇举例说:“比如书架,它在我这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对书架的形式结构感兴趣,它的排列保持着垂直和平衡的关系,很有意思。但是,其他人看到了书架,会建立一个自己理解的链条,寻找某种意义。给出一个简单的理由是容易的,但是不全面。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解读出的意义就不同。对于画家而言,观者的误读是肯定的,但误读是很棒的一件事,无碍于欣赏!”

 

管勇强调:“艺术家的本意不重要!”

创作是自我厌恶的过程

 

艺术家必须是沉静、坚持、智慧、认真的,他需要内心的坚持和对艺术的坚定。面对藏家和外界舆论需要有自己的坚守。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外界给予管勇的刺激绝对不小。比如,他的画作被王石100万拍下;比如他和冯仑进行了一次跨界对话。但这些对于管勇,早已成为浮云。“这些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跟艺术家也没什么关系。商业是独立于艺术的!”

 

近年来,我们在管勇的作品中发现,他越来越迷恋对细节的刻画。在他的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细节特别写实:书上的字、箱子上的褶皱、手背上的筋……

 

《任意的现实》是管勇2008年的作品,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书、纸箱、书架、人物,皆描绘得精微细致。管勇追求一种极度清晰的真实,彷佛在整个画面中具有了某种“独立性存在”的意义,强烈突出了画家努力把握现实、寻求秩序、呈现真实的意图。但在这一貌似秩序井然、清晰现实的情境中,却充满著不稳定、解体与危机感,如书架,纵深处所呈现出的秩序、稳定感,与其画面前景所呈现出的无秩序、不稳定感,形成鲜明对比。画家对细节、现实、结构等的努力,却反而更隐喻戏剧性地呈现出现实的不可把握、无秩序、无方向和任意性。人物那忧郁、思考、探询的神态,及画面空间“井然有序”中的拥挤而令人窒息不安,似乎更加强了这一主题。

 

他说:“细节,展现的不是绘画的技巧或功夫。我之所以把它画下来,是基于一种愿望。感觉你抓住了什么东西,尽管不可能,但力所能及。细节不是我想传达的,而是我想构造的、把握的。它反映的是自己绘画的一个过程。”

 

管勇说,他作画的时候常常很激动,很满意,但第二天一看,又觉得太糟糕了!“至今没有画出一件让我满意的作品。创作就是自我厌恶的过程。我和很多朋友交流过,很多艺术家都会自我厌恶。”也许就是在艺术家们自我厌恶的过程中,反而更好地将他们的思索和探究融入了艺术创作,有力地表达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好的作品应该有独立的话语权,独立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在看作品本身时就可以传达给观者更多的信息,而不是靠介绍或者背景去烘托。它一定会对您的心灵有所触动,对您的视觉有所震撼。管勇的作品之所以会吸引我们,来自于他的作品中那些巧妙的表述,那些画面不会强加给我们的视觉更多的想法,而是传达给了我们更多的文化归宿感。

 

 


【编辑:耿竞鸿】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