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迷途知返”陈丹青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杨知宜 2011-03-31

陈丹青

 

尚是去年十一月,偏居长安街东南角的中国油画院平时是一个安静的地方,却在那一天拥挤不堪。10年来陈丹青奔走公共言论空间所积蓄的影响力得以体现:现场人满为患,高官、媒体,中国绘画界的当权派、在野者,妈妈推着婴儿车,一个挨着一个,一幅画作一幅画作看过去……看客的“本业”与一个油画家的“本业”终于在此相遇,人们沉浸其中,兀自热闹且喧哗着。

 

“十年间,实在画得太少了,总量不及纽约一年的工作;写又写得太多,迄今,连篇累牍的字数上百万。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呢?”—在《归国十年》个展前言的初稿中,陈丹青这样写道。

 

归国十年,画家陈丹青才办了自己的第一次个展,而这十年来的第一本画册也在今年年初推出。

 

这十年里,尽管陈丹青新书不断,新闻不断,产出的画作却只百余件,作品几乎在展览上绝迹,也没有一本新画集。除了《西藏组画》,很多人说不出陈丹青还画了什么。

 

【相关资讯】

杨飞云:谈油画家陈丹青

陈丹青:我居然能画到今天 谢天谢地

陈丹青:鲁迅与艺术和一段艺术史的美谈

陈丹青:艳遇与我擦肩而过

陈丹青:我不想再在教育体制内玩下去

 

此间十年,中国艺术创作环境一变再变,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屡屡创下天价拍卖纪录的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方力钧等人已成为有市场标杆作用的艺术明星。虽然人们鲜有听闻同样负有盛名的陈丹青的作品拍卖消息,但他的《国学研究院》、《西藏组画·牧羊人》于2007年分别拍出1344万元、3584万元的天价—这些告诉我们,他其实早已是一位“千万级画家”。

 

十年间,陈丹青的画作,多为写生,尤值得一提的是,自1997年,他开始创作写生画册,用画笔精细再现了中外画册中的画面,由此展示“二手现实”。

 

“我不会想:我要画美术史,然后找出相应的画册;我也不会对着画册一笔笔画,同时想:看哪!这是美术史!但我得承认:当我画第一幅‘书籍静物’时,我已被带入美术史游戏,犹如打牌。每个书架上排列错置的画册已经是一副现成的牌。1997年,我取出这些牌,自己玩起来。”这是2006年陈丹青对自己的画册写生与艺术史关联的阐释。

 

至于个人的体验,陈丹青说,写作能带来快感—那么,躲进画室,点起一根烟,帘子后面作画的人,他所感受到的,是什么?太多人为此感到好奇。

 

“偷得半日,立刻关起门来闷头画画,循规而蹈矩。而当闭嘴描画时,我再三庆幸画画比我所能想象的幸福,更幸福。”在陈丹青的诸多述说之中,所谓明确的、扑面而来的幸福,几乎只有画画……2003年初秋,“非典”过去,带一帮学生去北郊二道沟小村十余日,与知青时代相逢,不免感动自喜:能在画室画人体,多么幸福,能在村子里画农民,尤其幸福啊……

 

2005年寒假,缩在团结湖教工宿舍,临窗无聊,忽然手痒,画了几幅画册静物。那幅《唐太宗与王原祁》是我头一次“写生”书帖,也是头一次以油画临摹青绿山水,捏着极小的笔,点点戳戳,瞧着半边画面渐渐葱茏起来,一时以为我就是王原祁;而几幅女人体也逐渐放开,不自量力学着委拉斯凯兹……

 

这样的陈丹青,显然更令一众同仁期待,他们忧惧他的才华被分食,盼着他收心,拾起蒙尘的画笔,没日没夜画下去。《归国十年》的序言中,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感叹栋梁之才不作栋梁之用,是令人遗憾的事。“我相信他在画外的一切涉足与积累日后终会在油画上更加显露出来……我相信唯有油画才能真正成全并证实他的全部才情,我们需要一个油画的陈丹青。”

 

陈丹青又怎会不知?—“我知道画画不得间断,每幅油画湿淋淋闪烁着,等着画家第二天再来,我知道已经抛掷十年光阴交付电脑与键盘,再不画画,便是对过去四十多年的背弃。”

 

而就算背弃与归从,都全然无经营之意,十年,我们概括他游离、穿梭、越界,其实真正说起来,都没有那么一本正经,一切都只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就像日出和日落本身,甚至连“成长”这类的词都太有意义,因为他“只不过是在继续老下去”,以一个画家的身份。

 

正如他说,自己“只是一个画画的”,画画之外,偶有写字、发言,那也是因为“不能画一幅画表达对考试的怨恨”。

 
 

 


【编辑:汤志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