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衣》素描稿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5月6日,“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与“从延安到北京——王式廓百年纪念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开幕了。
这次纪念活动由多个单元组成,当天上午首先举行了纪念大会,古稀之年的王式廓夫人吴咸先生、王式廓的女儿王荻地、王群等家属、王式廓的学生闻立鹏先生等人,与教育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的各界领导一齐出席了这次大会。他们在发言中对王式廓先生的追忆与缅怀,尤其真挚感人,催人泪下。
但是更受美术馆的观众与艺术爱好者们关注的,当然还是王式廓百年纪念展。比较遗憾的是,王式廓的经典代表作《血衣》原作,未能参加此次大展,在展厅内悬挂的是一件等大的复制品,而之前大力宣传的几件重要作品《井冈山会师》、《参军》等原作也纷纷缺席。
原来,《血衣》、《井冈山会师》、《参军》这三幅王式廓的重要作品,如今分别藏在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至于最为著名的《血衣》,对外公布的消息称,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对它进行修复,工作尚未完成,因此无法借出展览。
出人意料的是,在媒体采访的时间,当记者问起这件事时,王式廓先生的家属们无一不情绪激动,在采访中,王式廓先生的家人反复强调,他们曾多次请求国博将《血衣》借出展览,甚至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还亲自去到国博询问,但答复都是“不借”二字,另外两件作品的情况也是类似。对此他们不但很是失望,更开始怀疑这些机构对于父亲作品的保护是否妥善。因为王先生的一位女婿说起他曾在数年前看到过《血衣》的保存情况,惨不忍睹,“像尿布一样”,他甚至激动地提高嗓门将这句话重复了三遍。
《血衣》这件巨作,王式廓最早计划画成油画,在1957年时,他尚未完成的《血衣》素描草稿被《美术》杂志一经曝光,随即引起巨大反响。这样的作品尚未完成即广受关注的现象,至今也称得上罕见。鉴于草稿的好评如潮,政府便要求王式廓在1959年完成《血衣》的全幅油画创作,以作为建国十年大庆的献礼。但是由于时间过于紧迫,王式廓最终只完成了《血衣》的全幅素描,并将它捐献给当时刚刚落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即如今的国家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式廓先生遭到迫害,被下放农村终日劳作。在1973年4月,革命历史博物馆派下任务,要将《血衣》画成油画。对于此事,王式廓先生的小女儿王群女士回忆,当时父亲接到这项任务,可想而知是激动万分的,因为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作为一位艺术家,根本没有什么从事创作的时间。即便如此,王式廓还是在白天干农活之余,不忘观察、搜集创作素材,并在夜里拖着病重的身体,坚持艺术创作,但也最终劳累过度,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画架旁。
在关于王式廓先生的资料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王先生去世后,“当地农民们含着眼泪说:‘老王是累死的啊’。当他们得知王式廓教授的遗体已在郑州火化时,到县委去提意见:‘为什么要把老王烧掉,为什么不埋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老王是为画我们累死的啊!’……”
这段话的本意,自然是要表达王式廓先生与当地农民的深厚感情,他的艺术创作深入群众生活等等。但是,细细思考之后我们不禁要问:是啊,王式廓先生就是累死的啊,如果不是艰苦的劳作与紧迫的任务双重压力,展现在今人眼前的(当然今人在展览上也没有见到)《血衣》,肯定会更加尽善尽美。在高度赞扬王式廓艺术成就的背后,我们对于艺术家个人的尊重在哪里呢?又应将艺术家的人性放在什么位置?艺术家的人性与人格魅力,不应该仅仅通过他对国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来界定。
如果说王式廓的遭遇,主要还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原因,那么回到今天,在王先生家属的多番恳求下,《血衣》竟最终也未能出现在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展上,这不仅对于现场观众,对于王式廓的家属们,甚至对中国美术界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王群女士在采访中表示,这件事对于她个人有很大的触动,不论《血衣》这件作品是以个人的名义捐献给国博保存,也不论博物馆如今对于作品的保存情况究竟如何,单说这种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临时借展,竟都如此困难重重,最终也难以成行。倘若这样下去,大家就会开始怀疑机构,或者说这种体制之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像今天这样的捐赠行为就会越来越少。艺术作品是需要观众的,只有在与公众的接受与交流中,艺术才能彰显其魅力,但如果美术馆、博物馆中的捐赠作品渐渐消失,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