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泡沫?崩盘?炒作?齐白石四亿天价现象解读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赵孝萱 2011-05-30

赵孝萱 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公司学术研究部总监
 

中国近现代书画去年才刚上一亿,齐白石这件〈松柏高立图〉巨作一拍,今年就迅速破了四亿,超出很多人心里预期。当时场上出现的沸腾与惊呼,反映了众人对如此超级天价的不可理解。之后,所有媒体都显着报导了这条大新闻,社会舆论开始广泛讨论。其实,中国艺术市场这二十年来,一直屡创天价。十年前的天价是百万,五年前的天价是千万,去年的天价刚上了亿。白石老人这件巨作,不外比去年的一亿又多加了一点。翻开历年艺术市场天价屡破史,也就不稀奇了。

所以,齐白石拍到四亿这件事固然是件新闻,更值得观察的是拍卖后社会各种舆论的反应。这张画因为齐白石本身的重要性、再加上尺幅最大、政治题材以及寓意吉祥等因素,在拍前就极受媒体关注。拍后众人又探究到底是谁卖的?谁买的?怎么会那么贵?为什么买家愿意出这么多钱?引发了各种讨论。而且,又因为是拍卖明星刘益谦出场,一转手竟然赚了三亿多,又引发了不少议论。这件作品对于如此超级天价,拍卖公司当然觉得实至名归;但一如往例,又有不少人又跳出来呼籲市场要理性,慎防泡沫与崩盘。这十几年,艺术市场一直在各种慎防泡沫的提醒声音里,继续演出井喷行情。

这张画为何会这么贵?其实贵与不贵,是个相对问题。旁人不需去为买画的人买得太贵而担心。因为艺术品的价格,不是卖方决定的,而是由买方愿意出多少钱决定的。到底贵不贵,也不是我们这些旁观者能议论的。这张画各种题材的综合效应,是市场上精品中的极品,必出天价早已是预料中事。对于这种极品,只要有买的人想出高价,就不能说贵。艺术精品,不怕买贵,只怕买错。如果买来的是伪作劣品,再便宜,这笔投资也是血本无归;如果买到好东西,哪怕当时买贵了,但最后的升值空间,却能超出想象。

这会不会是泡沫?市场会不会崩盘?价格已经太危险了?这也是最常听到的声音,有人或与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市场的全面崩盘相比,而担心中国步上後尘。因为市场频出高价,众人心里总问:何处有尽头?担心崩盘,就是担心天价纪录是否到顶了?天要塌了。但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天就真是无边无际的,这人就一直有愿意出更多钱的人跳进这个游戏里。为什么?只要国家经济持续畅旺,中国持续出现更多更有钱的人,这些天价传奇就不会停止。艺术市场的荣景,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关,二十年前、十年前与现在,我们对一千万的感受是不同的。二十年前的一千万,可能比现在的十亿还多。日本当年是因为国家产生金融危机,这些买印象派的大企业多宣布破产倒闭,导致作品必须低价转手。多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行情持续走高,直到2009年起,巨量资金涌入,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式进入亿元时代。新买家带来新资金,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又因为是“指标股”,所以才会不断涌现天价纪录。和股市、楼市的火爆一样,艺术市场的兴旺也是因为资金过剩。目前,艺术市场已成为另一个资本竞逐场,未来只要“钱途”无量,那么艺术市场的荣景还不止如此。对于收藏与艺术市场来讲,四亿是个大数字,是个天价。但对资本市场而言,四亿是个零头。

另外,国内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有恶化的趋势,如何寻求资产的保值增值已迫在眉睫,所以,未来会有更多买家寻求艺术品投资来规避风险。

还有一种常见声音是: “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了盲目的跟风投资期,要理性投資;或呼籲投资者应正确认识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與学术价值。這些老生常談,乍看都對。但目前來看,這些天價買家其实特別理性,一点都不盲目。因為他們追逐的都是稀缺的精品与珍品,如去年秋拍徐悲鸿《巴人汲水图》1.71亿元、李可染《长征》1.075亿元、张大千《爱痕湖》1.008亿元,均是大师難得的名作。顶级的艺术品,特别又是流传有序,价格达到几亿元并不奇怪。市场怎样才可能崩盘?就是如果不论作品好坏全乱疯涨,价格与价值严重悖离,这就危险了。

还有人质疑:如果市场继续大好,为何刘益谦要卖?是否是因为他看坏市场后势,认为市场到顶了?刘益谦不代表所有中国书画买家,就如尤伦司不能涵盖中国当代的所有买家一样。趋势的方向不会因谁进来而涨,谁出去了而跌。其实,一件藏品不需永远待在一个藏家的手中,艺术品往往会在漫长的时间里,因不断地更换藏家,逐步体现市场价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几个大藏家收藏的专场拍卖,推动艺术品市场进入全新阶段。而今天,名家珍藏精品纷纷释出,当然助热市场,再加上大量资金寻找避风港,市场未来荣景可期。
 

 

 


【编辑:小水】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