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大厅的代表性陈列
上海博物馆陈列的明清家具
南京博物院的室外庭院布置
“我无一日不对中国缺少博物馆而感到羞愧。”上世纪20年代,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赴德国留学时,在欧洲众多博物馆参观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沧海桑田,中国,这个因改革开放而腾飞的发展中国家备受世界瞩目,中国博物馆事业30年来飞跃式发展同样欣欣向荣。截至2010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已达3020座。“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博物馆更以年均100座的数量递增。博物馆,已成长为百姓身边的教育殿堂。
中国,不再缺少博物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仅有旧中国遗留下的21家博物馆;以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建立为标志,中国博物馆事业迎来第一个春天,1965年全国已建成各类博物馆214座;到1978年全国有349座博物馆,这也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起点;到2010年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达3020座,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博物馆数量翻了近9倍,博物馆体系已基本形成。
“行业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是这30年来博物馆发展的典型亮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接受采访时介绍,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等,各行各业都在建设自己的博物馆,使更多人走进这些各具特色的博物馆中。“民营博物馆也是如此,它是一个分享,一部分人把自己手上的东西想办法为社会公众展示,比如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这样丰富多彩的大小博物馆的出现,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与功能的体现,民间的藏品进入到大众视野,人们的生活就与博物馆更为紧密。”宋新潮说。
此外,博物馆数量上的变化还表现在西部12个省区博物馆数量的增加,改变了过去博物馆过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一些大中城市的不平衡局面。同时,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科技馆等一批现代化博物馆在基础设施、研究展示、管理运行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已赶上或接近国际博物馆的先进水平。在藏品上,包括文物系统博物馆藏品和其他博物馆藏品,全国博物馆藏品总量已超过2000万件(套)。绝大部分省级以上博物馆及部分新建的地市、县级博物馆设施齐全,藏品保存、展示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全国100个一级风险单位的博物馆,已全部达到安全技术防范标准。各博物馆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藏品进行有效保护,不少保护修复技术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外国游客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小朋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玩“与古动物比体重”的互动游戏
博物馆,近些,再近些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人们总需要一个角落为他提醒逝去的历史,带着记忆前行。这是一种传承,一种气质,一种文化底蕴。没有了博物馆的生动展现,太多历史将会被遗忘,而在浮躁的现实中,能够沉淀下来触摸到历史的时刻,更是弥足珍贵。
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都是和博物馆联系在一起的。“就像这副恐龙骨架一样,20年前我们小时候它就在那里,20年后我们带着我们的孩子来到同一个地方,它还在那里,唯一的不同是,这里感觉变‘小’了。”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与一对抱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北京“80后”夫妻的交谈中可以深切感觉到一个普通市民对博物馆的感情。
30年来博物馆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观念,是博物馆社会价值、公共价值的回归。“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教育。”宋新潮说,“但是以往我们博物馆的这个教育逐渐被演化为了政治教育,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博物馆其实是更加回归到了博物馆原来的教育功能,使博物馆回归到为社会公众服务这个角色上。它的对象是人,包括休闲与学习的功能,使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与人们的生活贴得更近。”
2008年2月,中国美术馆被装饰得金碧辉煌,人们惊异地发现西北大漠的敦煌莫高窟仿佛一夜之间“落户”北京,人们足不出京城就“零距离”地接触到了伟大的敦煌石窟艺术。“与艺术如此贴近,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虚此行。”一位参观者言。
博物馆是做什么的?有人认为博物馆就是保护文物的地方,甚至说博物馆是文物最后的避难所,宋新潮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向大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作为基本责任,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和欣赏的机会。“所以说博物馆不是一个仓库,而是一个教育机构。这些年来我们更大的成就就是把博物馆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这样的责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宋新潮表示。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印加人的祖先》展览中陈列的武士形陶罐
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的动物标本展
免费,大门为所有人敞开
如果说观念的转变,让博物馆真正的社会价值得以回归,那么使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体现的制胜法宝则是免费开放。
目前,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总数已达1743个,约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58%,其中北京市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已有137家,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92%。据了解,2008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共计拨付52亿元,对全国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门票减收、运转经费增量和改善陈列布展等予以补助。在中央财政的带动下,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落实配套经费,有效保障了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还制定了民办博物馆补助办法,对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等兴办的博物馆免费和低价收费的,由财政经费根据参观人数和展览数量等予以补助。
此前,博物馆主要依靠门票收入作为主要经费来源。据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介绍,免费开放之前,博物馆每年的门票收入近千万元。如今,参观者只需提前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就可以方便地免费入馆参观。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直接结果就是参观人数的大幅上升。
“起初,我们也曾想过降价的方式,但后来发现效果远不如免费开放的好。”宋新潮说,“在湖北调研的时候发现,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本地的观众会大幅增加。比如在湖北,武汉的观众和武汉周围郊区县的观众几乎达到增加人数的一半,这就反映出在这个城市里,有那么多人住在这儿,却没有进过这个城市的博物馆,而免费使他们走进了这里。免费开放后,很多省级博物馆的参观者突破了百万,达到了免费前的3倍以上。这也是社会资源均等化的体现,社会公共机构对社会全体公民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面对博物馆免费初期的一些担忧,很多时候是通过优质细心的服务来改变人的素质和人的观念。宋新潮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深圳博物馆,有些参观者穿着拖鞋很随意地来博物馆参观,不太合适。怎么办呢?博物馆就准备了100双布鞋,进门的时候请穿拖鞋的参观者换一下布鞋,走的时候再换回去。这样以后,穿拖鞋进博物馆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厅一景
中国铁道博物馆一景
走出去,与世界博物馆同行
“只有开放,中国文化才能发展。”宋新潮说,“更多的鼓励互换展览,更多的人员交流和学术讨论,也是近年来的一个较大的变化。”
他介绍,2007年至2008年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的《秦始皇:中国兵马俑》展览,英方从开始到西安选展品起就跟踪报道,展品运到伦敦时更是引起广泛关注,连张艺谋的电影《英雄》也被用来宣传。在出色的营销下,博物馆参观券一票难求,让整个欧洲的观众都跃跃欲试。“这种宣传和营销的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宋新潮说,“实际上,这些年赴国外展出的中国展览在国外宣传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中国老百姓提供国际视野,让中国博物馆展示世界文化也是我们的目标。”
“台北:《山水合璧——富春山居图特展》、东京:《地上的天宫展》、罗马:《早期中国展》、巴黎:《重扉轻启——明清宫廷生活文物展》……”在国家文物局提供的一份清单中,即将在境外举办的中国展览逐一罗列着。宋新潮介绍,现在中国每年赴境外的文物展览达七八十项,并有计划地引进越来越多的国外文物展览,向国内公众推介世界文明。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旁,修葺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已于今年4月开门迎客。首先登场的《启蒙的艺术》展览就是国博与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和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共同举办的,通过579件(组)艺术珍品向观者独到、全面地展现历史上的“启蒙运动”。不久前,一场名为《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的大型展览也在国博悄然开展,180件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陶器、石器、金属制品和织物让国人首次近距离接触神秘的印加文化,令人神往。
如今,越来越多的文物展览成为“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系列活动中的闪光点。2010年上海市成功主办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会员代表大会,也标志着我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中国博物馆正在与世界同行。
【编辑:霍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