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现场
2011年5月19日(99艺术网 广州 周锦嫦)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之《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专题研讨会于5月19日(星期四)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美术馆主办,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和策展人王林担任会议主持,国内关注双年展的批评家贾方舟、王端庭、杨卫、孙振华、鲍栋、杜曦云、郑娜,及参展艺术家冯峰、马晗、高炀、应天齐等人出席了研讨会现场并发言。
由中国著名批评家王林和意大利特邀批评撰稿人Gloria Vallese共同策划的《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作为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将于6月3日亮相威尼斯,本次研讨会主要对即将举办的这次展览进行工作汇报、作品介绍及相关讨论。
平行展是第54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除主题展和国家馆展外的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各国策展人申请举办,其评判标准只在于展览的学术意义。因此吸引了全球众多策展人和艺术机构积极参与。据悉,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收到了五千多份申请报告,最后批准30多个平行展在威尼斯城区内组委会认定的场地举办。《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作为双年展平行展项目进入第54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流程,经过3个月的申报、筛选以及多方的努力,于2011年2月21日收到双年展主席、艺术总监的批准函件,并在市中心极佳位置确定了展览场地。
《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其主题阐释如下:在当今社会,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所面对的不再是整体的、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而是一个多元然而破碎的文化现实。这种文化矛盾在中国显得特别突出,因为中国艺术家正处在中外文化、古今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激烈冲突之中,其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面貌既冲动又混乱,既丰富又活跃。对身处文化现状的思考,已成为中国艺术家求证个人文化身份和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工作目标。而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呈现出来的既有面貌,在市场化力量的支配中不少是浅层符号化的。在这样一种他者化的面貌中,中国文化经常被作为一个假想的整体来加以展现,脱离了艺术家个人的具体经验,难以真正揭示中国人今天的生存现实和文化困境。在经济上高速增长、政治上坚守专政这样一种充满矛盾的社会状态中,以个体自由作为精神追求的中国新艺术,如何与中国历史文化发生关系,是本次展览考察的重点,而自我对文化现实的质疑,也就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追问。
本次研讨会上,罗一平馆长首先讲述了广东美术馆与策展人王林的合作缘由,以及展览筹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解决方法。展览的前期工作,包括作品的运送、文化厅审批、及展览命题阐述等,均由于展览的跨国举办,而产生诸多障碍。在工作的过程中,他对王林的策展团队在跨国操作中表现出极高的规范和专业水平表示赞赏。
王林讲述与广东美术馆的合作,来源于威尼斯双年展之平行展章程里面的基本要求。必需以非赢利机构作为主办方,因此他选择了广东美术馆。王林重申在国际平台上操办展览的艰辛。首先是展览的程序的高度规范化和操作专业化,另外是展览团队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艺术创作和布置,以及活动经费等问题。在和意方组委会接洽的过程中,王林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本国双年展品牌的执着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策展团队在执行过程也因此遇到了的翻译、海报形象等风波。研讨会的其中一个环节是策展人对15位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介绍,这15位艺术家分别是马良、马晗、师进滇、焦兴涛、韩子健、王小松、王承云、应天齐、冯峰、何工、刘国夫、高炀、黄钢 以及特别对比:瑞茜•吉拉尔代洛(意)、费鲁锡奥•贾德(意)。与会艺术家代表冯峰、高炀、应天齐对各自作品进行了讲解。
批评家贾方舟为王林老师能在重要的国际平台上进一步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感到高兴,他认为本次策展环节中的“特别对比”环节(展示了两位意大利艺术家,瑞茜•吉拉尔代洛、费鲁锡奥•贾德的作品)是一个很智慧的处理手法,巧妙地将外国艺术家和本国艺术家放在一起展出同时符合展览命题。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认为本次活动之所以在威尼斯所遇到种种问题很大部分来源于制度的障碍,在此过程中中方通常要作出相应的让步,中国艺术家参加国际的这些展览其实是很好的发现差异的机会和过程,对于提升国内当代艺术的提升很有帮助。他认为,在展览命题上,我们讲得最多的是中国文化,但中国是一个综合层面的表述,包括文化意义、政权意义等。全球化以后,民族性在淡化,很多问题就不能单纯用国家来作为主体来提问,比如现在的北约组织,他是跨国界的组织。孙振华的中国性问题,进一步激发了与会者对展览命题的各种见解。
与会者现场发言十分积极,鲍栋、杜曦云、郑娜、蔡彭诚等批评家、学者亦围绕艺术展览跨国操作、展览命题、策展人策展思路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为了加深公众对参展艺术家及作品的理解。会场四周还陈列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重要文件、展场地图及图片、展览组织机构、策展人及特邀批评家介绍、参展艺术家介绍、现场作品草图、影像作品播放等。
策展人介绍
王林
1949年2月25日生于中国西安。历8年知青上山下乡,返城为中学教师。1982年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5年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美术学学科带头人,“当代艺术批评与策划”方向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
有《美术形态学》、《当代中国的美术状态》、《从中国经验出发》、《美术批评方法论》、《追问——王林论当代艺术》、《在场——王林论当代艺术家》、《绘画与观念》、《王林论绘画》、《现代美术历程100问》等9种专著及20多种编著出版。曾在海内外发表美术评论及理论研究文章800多篇。
曾策划1991年北京《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1993年成都《中国经验画展》、1996年《首届上海双年展》、2007年广东《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2007年香港《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的四个方向》、2008年北京宋庄艺术节《底层人文——当代艺术的21个案例》、2008年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艺术不是什么——中国当代艺术的45份问卷》、2008年东京《艺术慈善中国——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2009年首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2010年苏州《中国性——2010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破碎的文化=今天的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等数十个展览。
格罗莉娅﹒瓦丽思:
艺术图像符号学专业毕业,现任威尼斯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史终身教授。作为艺术新闻记者,她是意大利米兰ARTE杂志的撰稿人。自1999以来,瓦丽思就在ARTE杂志的“威尼斯双年展即时指南”栏目里致力于创作和写作。
于2005年第五十一届威尼斯双年展,瓦丽思报名参加了双年展的平行展“开放的工作室”进程中的工作。自2006年以来,瓦丽思一直在推动年轻艺术家参加在威尼斯丽都举办的“开放”展——国际雕塑、装置展。
2007年,瓦丽思成立了CREAM(媒体与艺术的创作研究会),一个以威尼斯艺术家为主的国际艺术家群,群里的国际艺术家主要有Martin-EmilianBalint, NebojšaDespotović, ResiGirardello, GiacomoRoccon, Barbara Taboni, Cristina Treppo, Giuseppe Vigolo, Dania Zanotto,还有威尼斯学院的一些学生.这个群主要是在意大利“创意产业”的领域里为艺术创作而诞生的。CREAM里的艺术家都有独立的职业,但每年他们至少要参加一次该会的活动,以此推进实验性艺术展览。瓦丽思在2008年参加了CREAM的“疯狂/约束衣”展览。2009参加了“CREAM社会”展。
2010年与Vittorio Urbani, Carlo Sala and IosifHadijkyriakos等人共同策划了塞浦路斯女王凯瑟琳•科纳若去世500周年纪念展,此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在威尼斯、阿萨罗和塞浦路斯举行,这四个展览分别展出了素描、油画、摄影和雕塑装置等作品。展览的主题是诸如搬迁、不同文化之间的生活、个体的人在社会中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经验等。
平行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的图片介绍
研讨会现场的作品介绍
讨论会现场
【编辑: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