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第零空间组织工作坊探讨“当代雕塑的创作与传播”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1-08-18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殷双喜

 

8月8日下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主题工作坊第三场之“当代雕塑的创作与传播——从形态和观看的特征看待关于当代雕塑发展的若干问题”在798第零空间举行。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理论家、《中国当代艺术年鉴》雕塑专题负责人马文甲担任主持,邀请著名艺术批评家、《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以及艺术评论家、策展人殷双喜出席,《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朱青生教授也参与了对谈。

 

这次对谈针对2010年一系列针对中国当代雕塑的概念的展览、书籍的出现,标志着在雕塑创作领域涌现的创新和跨界的风气。主持人马文甲开篇直入主题,就雕塑艺术在创作方面的现有情况和新的苗头,展开对当代雕塑概念的讨论。

 

殷双喜认为,随着“实验艺术”等新现象的出现,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认识(包括艺术的概念、传统艺术分类等)不断受到挑战,而雕塑作为艺术形式中的一种亦然。于既可以选择回到单个概念的本源,针对雕塑的本质问题进行概念的界定,又可以扩展概念,跨界到其他艺术门类。重要的是在对概念的重新解读和定位时,不能停滞,应当先具备充足的案例,再对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宋伟光主编亦呼吁“一切历史都是发生史,一切艺术都是当代艺术。”

 

在跨界与概念反思的背景下,雕塑界出现了“做装置的人不再提自己是雕塑家”和“非雕塑家做雕塑”两种生态现象。雕塑艺术的当代性究竟应该从哪里反映?是否一定要用装置艺术体现?

 

殷双喜指出,两种生态是当代艺术的现象。“当代艺术”不是和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传统艺术门类并列的一门新门类,更不是艺术展中的吸引观众的招牌,重要的是对人的创造力、思考能力、活动方式的体现以及对工具、材料、方法论本身的反思。宋伟光主编也强调,“当代性”是指当代人的价值判断,其评判标准是价值观,而不是材料、工具。二位专家都认为,跨界的艺术家都会带着其原本专业训练的基因,会给雕塑带来其他艺术门类的色彩,也会对雕塑概念的当代性建构产生作用。

 

讨论指出,虽然有屡有跨界作品,但雕塑界本身仍有很强的行会性,近几年来雕塑界的各类学术性组织、机构也日渐增多,虽然这些机构尚无完善的章程或宣言对外公开,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但其动用一切社会资源来创作和传播雕塑,势必对推动雕塑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殷双喜提到,最近出现的地区性雕塑组织机构在提高地方雕塑水平的方面,已经做出贡献。

 

在谈及雕塑作品的市场问题时,宋伟光和殷双喜均指出,传统工艺美术及装饰性雕塑市场较好,而当代学院派具有当代性的雕塑尚不为大众熟识,大众的欣赏水平还有待培养,而当代艺术家大多不愿参与城市雕塑项目,以保证创作独立性。而今的城雕反映的大众判断也未必能接受当代艺术家的观念和作品。这之间的错位在近些年来有所好转,许多地方决策人在选择城市雕塑时日渐谨慎、品味提高,但“实验性雕塑”的市场仍需要培育和发展。

 

另一个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问题是雕塑各个分支间的错位,大众对于民间雕刻的接受度较高,艺术学院科班培养的雕塑家做不了民间雕刻。民间雕刻青年力量送入美术学院进修,再将造型技巧用在传统样式中试验收效不大,现代雕塑与民间雕刻的鸿沟似乎不可跨越,无法融合。这反映的是更深的社会意义上的消费问题和文化判断的问题。广大民众不了解雕塑的意义和价值,雕塑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也不够资历,不被社会重视,不被公众认可。市场上亦缺乏把雕塑需求与雕塑创作者连接起来的管理者。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此次讨论能将中国当代雕塑存在的部分问题明朗化、清晰化,完成了对话的初衷。这正是本次工作坊的基本理念——借由“《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举行的契机,依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及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数据库的强大资料支持,针对当代艺术过去一年来中一直关注和研究过的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和问题做一个鲜明和集中的呈示,并邀请艺术家、批评家来关注和讨论这些问题,形成可供后来者参考的学术资料。

 

【相关资讯】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坊第二次活动即将举办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坊第一场讨论在京举办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