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庞茂琨
庞茂琨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并不是惹眼的焦点,他的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是作于1997年的《南京条约》,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约合人民币547.2万元成交。这也是他唯一一幅过百万元的拍品。
但令人瞩目的是,庞茂琨作品自1994年进入中国拍卖市场开始,就从8.855万元的成交价,缓慢而稳健地攀升到目前的近百万元人民币。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最严酷的2008年秋季,庞茂琨的《琴旁歇闲者》也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保持了33.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刷新纪录。
仔细研究庞茂琨的艺术轨迹,不难发现,与其平行的,有风靡一时的伤痕美术,也有颇受争议的波普艺术,“他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但并没有特意追逐过这些潮流”。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独特性,使得他的作品远离了大起大落的价格风险。
然而,庞茂琨的作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与不变中,他也经历着中国当代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困惑。
庞茂琨作品的变化之路
2011年7月16日,由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99艺术网共同主办的“不动声色的凝视”庞茂琨作品展在广州大剧院举办。在现场线性的布展方式中,作品中的变化清晰可见。
策展人杨小彦向记者介绍说,1983年,庞茂琨创作了重要的代表作品《苹果熟了》,并在此之后创作了一批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庞茂琨在影响中国乡土绘画的艺术运动中,引领着对边地民族的独特描绘”。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庞茂琨将视角放在了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中,家人、朋友的形象进入他的作品中,比如《彩虹悄然当空》、《永恒的乐章》、《偶然的弦音》等,画中的人物依然延续着神圣气质,同时也加入了生活场景的表现。
有评论家认为,庞茂琨上述两个创作阶段,准确地描述了一个艺术家对于现实和当下敏锐的感知与反映,这样的表现尽管用一种维米尔似的静穆语言,但是仍然显现着艺术家感性的情感体验。
1997年之后,庞茂琨开始放弃了对具象的描绘,进入到强调主观情感的《触摸》、《梦魇》系列,同时在绘画技法和媒材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在这种视觉关照下,重要的已经不是对象本体,而是由画面中的人物所映射出的深层的精神意味。
进入2000年,庞茂琨的作品风格进入了一种徘徊和回望的阶段。“似乎一直并行着两条轨迹,一条是微观的情感叙事,另一条是触摸系列之前的方式。”经过了5年的探索和选择,庞茂琨的作品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2010年,一批全新的作品在上海展出,这个名为“今日之神话”的展览,“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庞茂琨作品的惯常认识”。
这种改变,显然是从1983年之后就有了端倪,并在20多年之后,与最初的《苹果熟了》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有人认为变得脱胎换骨,也有人认为变得面目全非,还有人认为,变,倒不如不变。
变,还是不变
其实,庞茂琨之“变”,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受到追捧的中国当代艺术跌至谷底,一些曾经热销的艺术家符号作品,被藏家当作烫手的山芋急于脱手。要想在失去信心的市场中重新找回自己的地位,很多当代艺术家都选择了变化。但,变化并不一定就是拯救颓势的一剂良方。
知名美术评论家鲁虹认为,变化都有一定的风险。“当艺术家形成一个稳定的风格,得到评论界的认可后,很多人都选择求稳,否则一旦变化不好,就意味着他的学术地位和作品市场的毁灭。”在鲁虹看来,庞茂琨之所以敢选择一条不断变化的道路,“可能他的内心比较强大,很自信,也敢于改变”。鲁虹说,有一类艺术家,在找到自己的题材风格后,会在这个题材内小范围地变化,往深挖掘下去,这样的变化可供艺术家们借鉴。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认为,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文化氛围中,都在不停地寻求变化。“他们不可能稳住一种模式不变。”罗一平解释说,随着新的艺术语言的不断出现,观察方式、评论角度、传播媒体也随之变化,艺术家如果不变,就会被遗忘。不过,罗一平也认为,变化要有技巧。他很欣赏庞茂琨作品中的变化方式,“保留了作品本质即对人性、对社会的关怀不变,而将艺术语言变得越来越纯粹,难度也越来越大”。
99艺术网CEO杨凯认为,艺术家不应该受到市场的诱惑而止步不前。“只有做到极致才能有所突破”。在他看来,庞茂琨之“变”很成功,“并不是每一个艺术家都愿意对自己作品中已有的符号图式做改变,而这恰恰考验了艺术家是否具有严谨、独立的创作态度”。
杨小彦通过此次策划庞茂琨个展更深地了解了后者的变化之路,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庞茂琨最早是从写实、乡土、唯美等题材中走来的,如果不变化,他的市场会很好,但作为艺术家,他需要更新自己的表达方式和风格。”杨小彦说,庞茂琨不想局限于一个所谓的个人套路,甚至是商业套路。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不动声色的凝视”庞茂琨作品展中看到了如此多元的变化。
【相关阅读】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