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十月十五日,“袁佐:清凉谷行旅”在西山脚下的中间美术馆开幕,展出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旅美画家袁佐近十年创作的作品,这也是袁佐近十年来在国内举办的首次个展。
袁佐来自当代中国最受尊敬的绘画世家,自小受到父亲袁运甫先生,以及庞薰琹、吴冠中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青年时代负笈美国,接触世界级的艺术家。凭借如此的积淀和眼界,艺术家游走东西,潜心探索形式语言的可能性,不断突破,此次展出的42幅油画作品和14幅纸质拼贴作品暗示着这个过程远远没有结束。
讲座现场 主讲人:袁佐
展览开幕之前,艺术家以“我的绘画意识”为题,向到场的听众阐述了自己的创作观念:
“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某些特定的政治因素,中国的绘画更加关心绘画中的文学内容或政治主张。我们一时间将中国的传统忘却了,忽略了绘画艺术的另一个方面:绘画语言的直接表现和创造。我总是相信绘画的意识需要一个自信﹑很有勇气﹑很自由的状态来培养建立。我关心一个完美的人完全地热爱生活,我关心人对于社会的贡献。”
在展览现场,袁运甫、袁运生、朱青生、马可鲁、包林、倪军、卢新华、梁好、袁加等十几位艺术家和理论家针对袁佐的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袁佐先生对色彩的敏感和自如把握、以及数十年对“绘画性”的坚持多次得到肯定,而袁运生先生特别指出,袁佐作品的难得之处在于“在抽象画中表达出了某种情趣、感受”,这样的感受能够将画面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希望袁佐先生继续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研讨会现场
袁佐先生的作品也引发了与会者针对中国艺术中的两个重要命题——“中西结合”和艺术家的发展道路——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和激烈的交锋。
一是“中西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念——尤其是空间观念——在袁佐先生的绘画中随处可见,这也成为袁佐绘画的独特魅力,是否可以将之归纳为“中西结合”?是否可以把中国艺术近百年的历史都归纳为“中西结合”?在艺术家看来,这样的选择只是游走中西的个体在“当下对绘画的追求,对文化的理解”。但在艺术史家眼里,“中西结合”是在中国“确实存在、回避不掉”的问题。艺术家有选择艺术创作道路的自由,但是,如果能够把拿来主义的“中西结合”转变、深化为多向的积极对话,向世界提供“中国的眼光”,这将促成一个更加多元、完整的艺术世界,在场的袁运生先生和朱青生先生都是这种“中国式审美”的积极实践者和倡导者。袁佐先生的绘画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思考无疑也暗合了这样的尝试。
二是艺术家的发展道路。在场的两代袁氏艺术家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研究范例。儿子(学生)如何脱出父辈(老师)的范式、走出自己的道路?这是袁佐的问题,也是一代人的问题。在大历史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破旧”而后“立新”。但是,对于艺术家个体的发展,这种背叛、革命的模式是否是一个思维误区?对于尚未完全摆脱文革思维的中国社会、对于还谈不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国艺术界,这样的激进范式是否可能异化为毒刃?在这个意义上,袁佐的绘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道路。归隐流淌油彩的清凉谷,醉心“意念之中的花园”,为艺术世界增添一份诗意。这份诗意让我们想起绘画最初的美好。
中间美术馆“袁佐:清凉谷行旅”将持续半个月,于十月三十日结束。
袁运生(左)和袁佐(右)在展览现场
袁运甫夫妇(右一和右二)在展览现场
【编辑:张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