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徐晨阳归国首次个展开幕 恭王府内窥其“内观与外化”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李璞 2011-12-08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2011年12月8日(99艺术网 李璞) 徐晨阳个展《内观与外化》于12月7日在北京恭王府嘉乐堂正殿及东、西配殿拉开帷幕。此次展出的是艺术家从2006-2011年期间的作品。

 

为配合展览,下午5:00,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也在恭王府管理中心办公楼的二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艺术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先生担任主持,与会者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术家丁方,诗人、艺术批评家、清华大学秘书学院教授、批评家岛子,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艺术学博士林志远,艺术评论家,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学博士、高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讲师刘礼宾,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杭春晓,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美术学博士孙欣。

 

徐晨阳留学日本,2006年才回到国内,本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在国内的首个展览。他坦言,自己是一个习惯于内观的人,很少有要直接表现外部客观世界的冲动。画画于他而言是通向内心的途径,它不是面对外部表现而是向内的挖掘过程,画面所表现的是我内心的是一种风景,徐晨阳把它称之为“心象的风景(绘画)”,这也贴合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内观与外化。

 

相对于“写意”而言,徐晨阳的作品当属“写实”。但艺术家提出“心象绘画”一词来阐释其内在精神,是其内心世界的描述和外溢,具有体验性、沉淀性,更具个人化特征。远看他的作品,会觉得画面是平缓的,近看才发现,画面的机理层层叠叠,想要完成一张作品,并非短日可达到的。研讨会到场嘉宾不乏徐晨阳多年同窗,通过好友描述,我们知道,这种独特的个人风格是其坚持多年不变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如此沉得下心气的艺术家,实在令人动容。站在其作品前,“内观”的精神面貌甚为明显。

 

开幕式于昨晚6:30在恭王府大戏楼内举行,展览将持续到2012年1月6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参观,感受徐晨阳那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线展厅】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2006-2011

附徐晨阳作品研讨会(速记稿)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研讨会现场

 

徐晨阳作品研讨会(速记)

 

周安:今天我们的研讨会现在就开始了,我来介绍一下主持,主持是北大著名的教授彭锋老师,大家鼓掌欢迎一下。

 

徐晨阳:今天到场的嘉宾:

 

著名画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丁方

 

诗人、艺术批评家,清华大学秘书学院教授,岛子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艺术学博士,林志远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美术学博士,高岭

 

著名艺术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彭锋

 

艺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美术史博士,杭春晓

 

艺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讲师,博士,刘礼宾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美术学博士孙欣

非时-2 油画146x112cm

《非时-2 》 油画 146x112cm

 

彭锋:我们开一个比较小型的研讨会,我觉得大家可以放开。我们让艺术家先说,批评家后说。徐晨阳的作品,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这么多年,在国外做过很多展览,但在国内做展览很少,他以前在日本,我们先听听徐晨阳的想法,我们首先欢迎徐晨阳先生!

 

徐晨阳:实际上介绍作品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今天有这么多的美术家,评论家在这里,所以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做这些多余的解释,但是思虑再三,觉得还是应该简单介绍一下。因为我常年在日本,06年回到国内,到现在五年了,今天这个展览,在国内的第一个展览。大家对我的作品见得不多。

 

首先我想谈一谈绘画对于我意味着什么?记得小时候经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沉迷于用圆珠笔在纸上画画,一画就会画两三个小时,直到把纸画得满满的画。那时候画画即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得到夸奖,现在回想,也许从那时候起,对于我来说,画画就完全只是一种自己个人的需要。

 

我是一个习惯于内观的人,很少有要直接表现外部客观世界的冲动。比如看到一个吸引我的风景,或者其它让我触动的对象,我会欣赏,会赞叹,但很少有在画布上将其再现出来的欲望。尽管我的作品呈现着具象的形态,但在实际创作中,很少会在画面上直接写生所画对象,即使对象就在眼前。实物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但总觉得太过具体。我希望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

 

画画也可以说是我通向内心的途径,它不是面对外部表现而是向内的挖掘过程。自己的一幅画是否完成,取决于能否到达心里的某个点上,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内观之后的外化。这有点像一种矿物质的结晶,它存在于内心的深处,在外部刺激和作用下慢慢形成。当然它是意念,是心绪与情感,而非物质的形态。绘画是将其外化的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面所表现的是我内心的一种风景,是一种"心象的风景"、我称之为"心象绘画"。

 

探究这种"心象绘画"表述方式的由来,我觉得是与自己的体质与性格不可分的,同时也是自幼受到传统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觉得东方艺术的特点在于对世界的观看方式上,其视线是内向的,投射于心灵,是一种内观。纵观中国千年以来的绘画史,很多杰出的绘画作品都是这种观看与表达方式的体现。

 

就像我们很熟悉的《溪山行旅图》或者是郭熙的《早春图》,画中所精心描绘的并非现实的某座山峰,某个景观,而是画家的胸中丘壑。虽然画面所呈现的似乎很具像,甚至有着超越现实的真实,但那是一种心象的风景。

 

现在,谈到中国的艺术传统,“意象”一词用的比较多,“意象”就是寓“意”之“象”以客观物象来寄托主观情思。我个人觉得“意象”具有直觉性、即兴发散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特征。

 

"心象"在心理学里的含义是:当对象不在面前时,我们的头脑中浮现出的形象称为知觉形象,而这种知觉形象的组织样式则称为"心象"。这里的形象具有主观性,有一个主观对客观的提炼和再创造。

 

我认为“心象绘画”是画家内心世界的描述和外溢,具有经验性、沉淀性,并更具个人化特征。

 

正如前面提到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家描绘的是一座存在于内心的北方的大山,黑黑的一个大块,充满着神性,如一个生灵般的在呼吸。这里的山是画家的心念与印象里山的形象的混合物,是“心”与“象”的凝固体。“心象绘画”在形态上表现出一定的具象性,甚至显得很“真实”,但其内核是“主观”。

 

我觉得东方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心的艺术,也是通过走近本我,而达到关照外界的人生态度。谢谢!

贝与记忆-油画162x162cm

《贝与记忆》 油画 162x162cm

 

彭锋:大家听到他介绍之后,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一下。

 

高岭:徐晨阳大家也比较熟悉,我经常去他的工作室。他的画我谈几点。

 

第一点,他刚才说了宋代的山水画。我觉得他的话很有特点,和一般的油画不一样。我觉得他的画像中国画。从直观上来看,有中国画的线条,有点类似于中国画的工笔画特征,这是第一点。另外有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的特征。因为虽然是油画,虽然画面中间也有一些高光的表现,但是整体画面的构图和景物的处理,我认为是更像中国画,就是说他的透视点很多。但是他又不是简单地在借用中国画的元素,它有着油画材料丰富的表现力和画面张力。

 

第二点,我觉得从色彩上来讲,徐晨阳的色彩,我觉得非常有修养。油画以色彩见长的。那么徐晨阳油画使用色彩,几乎所有的画都有人物,背景有风景、花卉。因为有一些画家在画人物的时候,尤其在处理背景的时候,就是无意识的炫耀绚烂,但是徐晨阳的绘画,我觉得在色调的处理上,显得非常的高雅,也非常的有修养,都能够体现出东方人的那种审美的传统,包括人的内心深处,我觉得都是很向往的基调。在近20年来看到很多的油画,表现现实社会的矛盾,物质化、商业化的这样一种包容和冲突之下这样一种矛盾和纠结。在这个时候色彩也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武器。但是徐晨阳他把这些情绪,甚至把个人情绪都非常细腻,非常委婉,非常温润控制的一个恰到好处的一个点上。所以我觉得他的画面上,也跟他的个人气质有非常大的关系,以及跟他的家庭的结构有着不解的关系。他自己是一个学者型的画家,他夫人也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在当下的艺术界,他这样的艺术涵养和修为是不多的,以及他在艺术追求上的特立独行,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品质。

 

再有我讲讲他的特点,他的画面语言技巧。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绘画方法,这种绘画语言是他非常好地表达出画面的开放感、东方绘画散点透视,以及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的气质。明暗的处理突出了前景和后景这样一种差异性。他画面上的点画了很多遍,但是他这个点,成为他造型中的重要手段,有着丰富微妙的变化,又不失造型的浑厚。

 

他的画面,我感觉到的是非常有个人面貌,有个人鲜明的特点,又不是简单回归所谓的传统,并且能够感觉到一种当下人久违的精神气质。我非常希望徐晨阳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既然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题材上可以做更多的广阔的尝试,谢谢!

 

丁方:今天看了徐晨阳的作品,也是大约近5、6年来的作品,感到还是非常的丰富。尽管他的主题似乎比较单纯,女性的人物、姿态加上一些风景,但是我刚才把他的画仔细的看了一遍。里面还是能反应出画家本人的学术风格。之所以这么说呢,我认为徐晨阳他的一种身份,并不简单是一个画家。而是类似学者艺术家,能够对自己创作的灵感进行一些归纳和总结,并不是靠画家随机的,并不是随机的不好,偶然灵感爆发也是可以创作出很好的作品的。但是徐晨阳能够把这些临时偶见的这种闪光的要素,能够汇流起来,能够成为自己的资源,并且对它加以培育,加以细心的呵护,让他慢慢成长。所以我觉得徐晨阳在外人看来比较单纯的主题上,能够持续灌以饱满的注意力和热情,使得他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那么我在他的画中,通过他自己的解释,内观与外化,我认为这是集成中国传统的一种方式。关键还是要看一个创作者他的内在的一种创作方式,基于他内心文化理念而派生的创作方式。对于内观和内化的创作方式,当然是多种流派之中的一种,但是我认为它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大家都知道,在油画界比较强调写生的价值。有时候我认为是过于强调,过于强调写生价值。它的渊源来自于俄罗斯的一些绘画,或者是印象派,以及十九世纪末期以来的绘画传统的影响。那么如果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如果追溯到绘画的早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另外一种历史更为悠久的绘画传统。西方的文艺复兴,单纯按照我们现在的一种写生方式去描画景物,这种方式并不是主要方式。那时候的人,很懂得怎么样通过对外在的观察,形成内在具有饱满冲击力的艺术形象,然后再来创作。在世界名画中间,你能看出达芬奇风景究竟是写生的,还是他想象的,是说不清的。

 

所以我认为徐晨阳的创作方式,不仅是对中国,也是对于西方的一种艺术创作传统的个人的解释和成熟发挥。

 

另外一种方面,有很多姿态的描绘。因为人的姿态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现代社会已经使得我们对人正常的姿态搞不太清楚了,只要是在绘画界走动比较多的人,你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你看到很多画面中间,人的姿态都是很过分的。那么今天我们看到徐晨阳对于人的姿态始终孜孜不倦的一种追寻,那他追寻什么呢?他实际上追寻一种人的姿态正道,人的姿态的中庸之道,就是不要过分。那么这样一种追求呢,我认为足以使无论是理论家,还是我们这样的画家,深深思考的,谢谢各位!

 

岛子:第一次看徐晨阳的作品,刚才批评家和艺术家阐述的很充分。从色彩到图像的传承上,把他放在一个现代绘画,特别是当代油画这样的语境中进行了比较。那么我们看到徐晨阳的画是一种精神性,是一种社会性表达,或者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的那种内心世界的东西。这和徐晨阳说的"心象"是吻合的。在这里我谈两点:

 

这个"心象"的提法,我认为是不宜于把东西方分的那么决然。比如说近代的拉菲尔前派。无论是琼斯也好,还是但丁也好,他们的题材也都不是写生。像琼斯画的基督,但丁画的神话主题。那么还有从北方浪漫主义开始,德国的浪漫主义开始,一直到像前一段翻他的一本书马特罗斯特,他们构成了一种精神线索,还都是内观的。这些我们在接受西方的现代艺术,近代以来的艺术,可能就是这个倾向往往会被忽略,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能够显现出视觉效果,那样一种视觉震撼的东西。那么我认为这一点,需要我们去重新再思考。所谓现代性,艺术现代性最根本的问题,我说一个精神性这样一个路子,可能是被遮蔽了。而徐晨阳的作品和这个精神性的路子是想联结的,揭示的是比较内在,比较内观的东西。

 

刚才谈了姿态,特别是四连画。我们看到像这种女性形象,其实在我们现实中是很少的,是没有的。我们看到女性形象,那种内敛的或者是一种沉思似的凝视神态,不止是神态,这种舞蹈的姿态,都是很有意味的。我们看地平线,她的腰都是在地平线的上面,身体是上升的,后边这种云也是有光照的。我认为徐晨阳的作品所要表现的正是我们这个社会被遮蔽了的精神性和向上的一种力量,在提示我们去重视那些被忽略了的人的内在的丰富性。我先说这些,谢谢!

姿态5 油画194x73cm

《姿态5》 油画 194x73cm

 

林志远:今天我来的早,我到了展室看了一下。第一,展示作品的风格和徐晨阳的性格特别吻合。我觉得由此更加证明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人的历史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循环的。徐晨阳的性格和气质,恰恰表达出来了。实际上这是人某种气质的一种记录,或者是一种表达。这种表达和1800年某一种风格吻合了,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第二,我觉得徐晨阳的画实际上是有着很深的寓意。象《非时》系列,那种造型、色彩,我想了《金刚经》,想起了《心经》,有一种宁心净气的一种表达,有一种禅意,我个人觉得这个展览意义重大,在于他做完了一件事,这件事到目前为止,他结束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这个创作忠实记录了徐晨阳心灵的那种活动,我作为关注他的发展的众多人群中一员,很希望看到第二个展览,他的心灵的律动肯定是有某种变化。再次祝贺徐晨阳!

 

刘礼宾:我简单说一下,看徐晨阳的画,我觉得他的技法是很有意思的,就是一层一层这样累积的。其实我觉得颜料和画布之间这种关系,可能到了一种程度,才能将想要那种感觉真正表达出来。很多山水画不是画一遍就完了,它是层层铺墨,层层染墨,以达到一种语言的力量。其实拓展开来,不仅是这种技法,作为古典主义。特别是在中国的古典主义,其实在八大美院里面,都有代表人物。还有一些我特别喜欢。关于中国古典油画我们真的研究了多少,包括中国写实油画,其实有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都在那里需要处理。色彩怎么处理?线怎么处理?其实我刚才在看徐晨阳油画的时候,看到那些线很感动。尽管看到的只是一条线,但却包含了非常微妙的转折、变化,包含了很深的功夫。我最近看到很多艺术家挺让我感动的。包括油画的,工笔画的。就是他们工夫很深,他在这种深度里,他就有可能跟伟大的精神创造相遇。赛尚我们觉得他很现代主义,他最崇拜的却是古典主义的普桑。所以说中国油画,我觉得有了这些做得很深入的艺术家的存在,一定会出现很不同的东西。谢谢!

 

杭春晓:我想首先讲一点,看到徐晨阳的画,放到今天当下艺术语境中,他是某一个语言。也就是说多元化这种东西,我们不能简单用一个语言的判断标准否定另一个语言。那么很自然的他就在这个里面,带有很多属性的表述。而这种表述跟其他强调认知方法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可能要从单纯绘画语言的一种发展层面,一个发展线索中来看他的创作。那么刚才讲的,徐晨阳的画面,实际上从绘画语言层面角度来说,他显然是想消减掉西方油画里一些既定的表现语言,以堆积的方式表现出特殊的画面效果,比如说油彩本身的质感,斑驳的岩画效果等。可能后面的颜色画上去,会留下前面色彩的痕迹。可能三四层的痕迹,都能在画面颜料纵向的叠加上面体现出来。那么这样让我想起了,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本土化问题。毫无疑问五六十年代中国油画里面,人们采用了平面画的方法。而这种平面画更多强调带有中国民间色在的颜色的表现方法等等。那么这是一拨画家在五六十年代特殊语境下的话,画面中更多的是一种民族化,民族化即所谓的民间性的一种色彩经营或者语言经验。

 

那么在这一拨以后,油画本土化已经不再谈了。但是有一部分的艺术家或者是画家,他们仍然在这些方面深入的探究,不再是民族艺术元素的简单借用,而是有着个人的提炼和转换。这样的艺术家是会给我们今天的艺术界提供别样的经验,或者别样的感受。我想这是这类创作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徐晨阳绘画中,通过跟颜料不断的叠压,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独到经营,在这个过程中非常细腻的处理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它经过个人语境转换而提示的某种民族性,我想会很有意思,很有价值。谢谢!

 

孙欣:我也谈一谈,因为杭春晓的谈话里涉及到很多内容,一个是艺术家的客观和创作,还有对于艺术欣赏和艺术评论方法,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我在这就不再展开了,我谈对徐晨阳创作的看法,因为我们是同班同学,我最早看徐晨阳是在06年,去他当时在人大一个画室,当时画室铺满了很多的画。当时是一个很小的房子,有很多作品。当时他就在用这种方式在创作,我觉得他是非常勤勉,非常本份的画家。他完全都是亲历亲为做这些事。在颜色叠加过程中,慢慢构想他的绘画。

 

简单对徐晨阳绘画评价,我觉得他继承了西方古典主义文化传统。但是我想简单概括可能不够,我谈一点具体的看法。既然谈到西方绘画传统,写实派的艺术家,他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他都做一些素描,来记录对象的形象或者和研发创作。徐晨阳画中的形象,都是非常具体的。如此深入的造型,他应该是有图片参照的,但是,他将图像转换的非常好,完全转换成他个人需要的一种造型。我觉得在现在语境下,当图像已经为大众所熟知,这种转换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觉得是需要艺术家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

 

他画中的模特,大多数艺术研究院舞蹈专业的一位同学。我见过这位同学,觉得徐晨阳对形象把握特别到位。实际上画面给人的体验和模特真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画面的形象,完全超越了女孩的很懵懂的一种状态,画家投入了一些很深沉的东西,一种灵性的东西。另外还有很模糊的,很难懂的情愫在里面。

 

画面采用了侧面、俯视和仰视等多种角度。我想这是艺术家赋予的,他让她们沉浸在这样的情景之中。同时背景中的形象也做了变形。那么这种变形,是超越了简单的三维的空间,他趋向于一种抒情化,平面化的内涵。所有背景营造的意境,实际上我的感觉,他都是为了唤起瞬间的记忆。这种记忆,好像是关于青春的记忆。无论是在他后来创作中,内容手法如何变化,都呈现着这种情结。我注意到他的这种人物造型,实际上似乎都有一个原形在里面,形成一种图式化的效果。谢谢!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研讨会现场

 

彭锋:徐晨阳的画刚才都谈了很多了,说了很重要的方面。其实从我接触晨阳这么多年来,首先有一点,觉得他非常有个人的东西。如果画写实的画,现在比谁画的细一点,画的不细一点,我觉得都是程度上的差别。或者题材变化,这也不会显得很独特。徐晨阳在国内有很多好朋友,甚至他的老师,建议他换一种语言,不用这种语言。这种语言一点一点画,很费劲很慢,不容易才画出一幅画。同时,因为他做了这种肌理之后,使得油画流畅性受到一些损害,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油画语言的优势。那么徐晨阳还是坚持用这样一种方法。我觉得作为画家,在圈子里面他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保持了他的独特性,我觉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的坚持是对的。中国艺术家这么多的情况下,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么画,其他的我没见过,并且他在十年前就已经在这样画了。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来说,首先第一点,让自己的作品要有独特性,要跟别人拉开距离。我觉得这一点徐晨阳做到了。

 

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艺术语言,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刚才他也讲过,他想画出"心象","心象"和"意象"是有区别的。"意象"好像总是跟写意有关,跟抒情的,自由的,甚至带一点表现主义色彩的,是与不是之间的绘画发生关系。而徐晨阳的画不是这个类型的,他其实很写实的,他只不过是写心里面那个“实”,他不是写外面那个“实”。比如说像吴冠中先生的绘画,以那种写意油画来理解徐晨阳,那就错了,不一样。所以他的绘画,我觉得在 “内”的经营上面,他是很有特点的,这个特点刚好跟写意的油画拉开了距离。因为他的艺术语言,不允许他像写生一样画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作品看起来好像是跟写实油画差不多。但其实跟一般写实油画也有很大的距离,他在当代油画圈里面,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

 

另外最后来讲一讲,他这样的追求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很多年以来,在社会趋势下进行的。我们的艺术跟现在的时效,现在的问题等等发生关系。对社会进行一种批判性或者一种参与。这样一种艺术,当然在今天也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在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我觉得徐晨阳的作品,在今天是难能可贵的。刚才说徐晨阳的题目都很难理解,他所有的作品,都是超越瞬间的视觉经验的,所以他的作品是超越时间。对于时间的把握,就是对现实中时间的把握,是到印象派那里才发明出的理念。而在此之前印象派,画家的追求是一种永恒的,他们认为是造型绝对具有永恒性。那是由一些数学关系构成的,不是属于第二性质的,是第一性的。这种艺术,其实有很长的传统。在印象派之后,有一些当代艺术追求这样一个时效性艺术冲击之后,大家可能对这样的传统都忘了。我觉得徐晨阳是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在做一种重要的提示。他的作品,不是对传统简单的复制,而是有着自己的角度和语言上的转换。不仅与传统相连接,同时也在昭示着一种方向,也会跟今后的艺术产生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是很喜欢徐晨阳的作品。因为他要用这样一个艺术语言,用这样一个形象来做他的作品,其实有很大的压力。因为他的作品,从表面看起来,很温柔很唯美,其实是特立独行的。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来进行这样一种创作和探索,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谢谢大家!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杭春晓与徐晨阳交流

 

周宁:还有什么问题,想跟徐晨阳交流一下。

 

郑总:我来自北京九源国际建筑顾问有限公司的,我是一个建筑师,今天有幸参加活动。首先看了一下徐先生的作品,刚才又听了一下大家的见解,我是这样。我作为建筑师,并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个事情。我看了这样的画,让我感觉更多是欣赏这些作品。因为之前我也参加过很多画展,然后也接触过很多画家,有一些都是我的朋友,我感觉他们都是想让我接受一个观念,接受他的认识,是要灌输给我什么。但是看徐晨阳的作品,我感觉真的是在欣赏这幅画。那时候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呢?是很干净,沉浸在其中,让人有一种想象的余地在里边。

 

我觉得徐先生的画非常可贵在哪儿呢?他给人宁静的感觉。从色调、从题材。让我联想到几年前在温哥华看的一个七人画展,也是画油画的,他们的题材都是温哥华当地的风景。但是从色调,从他给人的感受很接近徐先生的作品,非常宁静。那是对自然的一种感受,其实也是画家本身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认知,我觉得徐先生的作品,正好是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给人的感受。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种"心象",但是我不是从艺术角度来讲,我只是从一种感觉。所以我想,目前我们在这个市场上也好,在艺术的圈子里也好,我想更多的艺术家,可能被这种社会,文化潮流,或者观念趋势所左右,可能失去了自己还不知道。我觉得徐晨阳真正树立了一个自我。非常祝贺徐先生,我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周宁:我代表艺点艺通说两句,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徐晨阳作为我们公司的艺术家。其实这个初衷最早的时候,我是学服装设计的,本科研究生都是学服装设计的。后来在中央美院学过一年多艺术品投资与管理,之后主要做艺术投资和艺术教育的事。其实中间接触过很多艺术家,我们都没有做决定,说要选择艺术家来做。包括我们曾经帮美国好几个基金,在中国挑选过艺术家。但是中国目前整个艺术,其实最难找到我们想要得艺术家。最难的是什么呢?就是很多艺术家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拼接,而没有实现真正的创造和融合,也就是说很多艺术家的性格是不够成熟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一直都处在一个犹豫的状态。后来一个契机,我接触到徐晨阳。我第一次到他画室看作品的时候,对他并不了解的时候,我第一个反应,我觉得他是相当成熟的艺术家。因为一个人不成熟的话,他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他是不能拿捏适度的,包括他表现的方式我觉得都达到特别完美的状态,所以特别打动我。当时我马上当时就决定合作,这是在我们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做过的决定。

 

非常感谢彭锋老师,我就说这些!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彭锋与岛子交流作品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观者参观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展览现场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展出作品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展览现场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展出作品

内观与外化——徐晨阳绘画作品展

展览现场

水边1455x1120mm油画2009

《水边》 1455x1120mm 油画 2009

姿态4 油画194x73cm

《姿态4 》 油画 194x73cm

 


【编辑:李璞】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