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石头:当艺术主题的讨论者的“猪”论

来源:99艺术网综合 作者:@石头 2012-02-22

艺术和哲学一样都是在尝试探索这世界上可能的东西,它们反对习惯的、日常的强制,它们介入生存向日常的形式提出挑战,以便接近本原的形式、形象、普遍性的理念语言和形式语言。

 

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性的名词,它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的诸多想象会不同程度的在之中映射,我们对艺术的所有探讨以及形成的所有结论都不是唯一的结论,它是一个永无可能结束的命题。这似乎有些类似于居住的情境:我们对待居住的最大困惑在于,我们总是必定在学会居住以后才知道居住的本质。

 

今天,著名策展人@费大为在微博中发帖说:

 

我们常常会讨论什么是艺术中的当代性,并试图给出各种定义。再引用王尔德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会和这样同时代的人一块出生呢?” (Why was I born with such contemporaries)也许,还有比当代性更重要、更宽广的目标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寻找。

 

其实,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只是站历史的线上去罗列各个某些特定的特征,陷入某种历史的记忆和妄想之中,这不是进步,记得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讲过一句话,“文明衰落的原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创造力的丧失。而创造力的丧失,则主要是机械模仿造成的”。

 

所以,当代艺术如果要想获得突破,获得创造力,必须对未知进行不懈的探索,去除对原有回忆的模仿与再现,抑或说无意义的扩展。

 

@费大为此话引起了很多艺术圈内人士的讨论,“为什么我会和这样同时代的人一块出生呢?” 王尔德这句话在讨论中再次被@费大为引申为“其实王老师想要说的是:我怎么会和这帮猪生在同一个时代,并和他们去讨论艺术和当代性呢?”于是,此话把大家视角转向猪的象征性讨论。

 

讨论内容:

 

张子康:给当下更多的是体验与尝试,而非一味寻找规则。

 

费大为:王尔德对“当代”的沮丧和失望比那些鼓吹当代性的言论具有更大的启示意义。

 

曹梦芹SH:费先生提出了简单直接的命题。事实上,任何艺术对其产生的那个特定历史而言都是“现代的”,也体现了现代性。问题的本质似乎是:某件事物是否是艺术品,而不是是否具有“现代性”。当下的许多现象其实说明了“当代艺术”是否应该以“艺术”这个词指称自己?或者是另起名字?

 

批评家杨卫: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费大为:其实王老师想要说的是:我怎么会和这帮猪生在同一个时代,并和他们去讨论艺术和当代性呢?

 

@吕澎: 在我们这个时代,谁又不是猪呢?

 

@吕澎:语言智商语言智商!

 

费大为:这是猪的回答?

 

石_可:猪? 贵艺术界都是以不宽容和being judgmental twat 为荣么?

 

费大为:猪说“谁又不是猪呢”的时候,眼光是极无辜的,尾巴却兴奋地摇动着。

 

丫要开荤:“王老师”自己站在人的角度上看其他人差不多都是猪,可是其他猪们也会哼哼一笑,挤出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家都是“猪”,只是做着不同的事儿。艺术犯不上显得比世间万物都高贵那么一截儿。艺术家给大家供给精神营养,人家发明internet/iphone/大飞机让大家穿越当代生活。倒了都一样!

 

费大为:谁不幽默谁就不是一只当代猪了。

 

批评人老梁:这样的比喻其实很低级。因为随时会触发民族仇恨。

 

费大为:是啊,不应该扯到法国猪,中国猪的方向上去。开始说到猪也只是为了说明对当下文化的一种批判态度。

 

费大为:坚决反对把讨论扯到法国猪和中国猪的方向上去!这样讨论严重影响语言的趣味性

 

民国范儿张朝晖:对艺术品来说,最重要的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达到精神的永恒,这比当代的标签更重

 


【编辑:赵立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