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顾振清:王劲松的《百拆图》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顾振清 2012-04-06

王劲松的系列摄影作品《百拆图》在创作观念和展出方式上表现出当代影像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诸多内在的关连。1999年,天天要走过北京大街小巷的王劲松,突然注意到许多圈写在行将拆迁的老旧建筑外墙上的大大小小的“拆”字正吻合了他所关心的文化问题,于是他耗时一个多月,满北京搜寻、拍摄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拆”字,最后选出一百幅照片,集合成影像作品《百拆图》。并以1900至1999作为每幅作品的顺序编号。百幅构图相似的“拆”字作品集合展出的效果十分撼人,“拆”字的影像不断重复造 成的一瞬间的视觉爆炸,无形中形成一种压迫感,使人不得不面对作品所隐含的观念。“拆”字集合展出也使得出自不同人手笔的形态各异的各个“拆”在比较中产生意义。

 

单个的“拆”字,或酣畅淋漓,或纵横恣肆,或郑颦规矩,或张牙舞爪,因不同书写者的文化程度和个性而各异。为醒目起见,大部分是刺眼的白色,笔画粗壮;小部分使用类似封建社会作死刑判决时惯用的朱砂红的猩红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霸气,显示了一种权利话语的绝对权威,一种宣判者高高在上的气度。“拆”字一般都刷写到老旧建筑外墙上,但也有一些写在窗户上、大门上、立石上及铝合金卷帘门、装饰立柱上,由于被书写对象的质地、色彩各异及其因风化、空气污染等原因引起的斑驳感、沧桑感,许多单个影像作品的画面居然形成类似现代抽象艺术的美学韵味,并与明晃晃的“拆”字形成奇特的搭配和谐调关系。王劲松还精选了几个不同造型的“拆”字,印制成文化衫,赠送给艺术家和青年朋友,让他们穿着上街,以构成《百拆图》影像作品的另一部分。身着文化衫的人成为街头的流动风景,并与社会大众文化发生交流,而“拆”字的解构意义却使这种交流产生自嘲和嘲人的双重倾向。

 

面对“拆”字的书写方式,王劲松说,曾“想到了有关书法的精髓”,这一思考便直接触及了传统书法艺术的因素。学国画出身的王劲松在传统中国书画上浸淫已久,有扎实的根基,由“拆”字的书写方式引发对传统书法的再反思,对他而言是自然而然的。许多具体的“拆”字在书法上所产生的力量感和因粗简、生猛、霸道的书写方式所生成的沉重、肃杀、狞厉的另类美感,强烈、鲜明,以致对观者习惯的审美心理形成蛮横的冲击和荡涤。这种一笔一划而写出的“拆”字,当然与书写者对书法的无知及作为权利话语的代言人的身份有关。历史上许多集权者的确也有在书法上强过当时的书法名家的事实,也许暗示着传统文化中书法艺术问题内在的复杂性,而这一复杂性正通过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彻底回避的“拆”字而重新浮现在眼前。“不破不立”,这句本土近百年来最经典的意识形态话语,为“拆”字提供了更为深刻的现实文化背景。为了“立新”,必先“破旧”,于是被书写上“拆”字的一切都难以逃脱被判定的命运。但立起来的“新”东西,却仍不可能是全新的人文系统,仍得与“旧”的传统文化的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连。包括本土的当代文化及前卫艺术本身,也是如此。于是,“破旧”这一新习性也得到了根本上的质疑。在这意义上,本土艺术家正视自己身上的传统文化的痕迹,并在艺术创作中对传统文明作出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沟通努力,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更为重视自己作品在本土的展示机会及其反响,使当代社会文化现实与自己的艺术创作产生真正的感应、对话和互动。艺术家作品中呈现的传统文化因素,往往是他们因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而形成的心理积淀和惯性的不期然的流露。然而,正是这种不期然的流露,赋予当代艺术更多的精神含量和更深层的穿透力。深具前卫性的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相关联,有着积极意义,也使中国当代艺术规避欧美当代艺术发展所面临的沼泽并另辟蹊径成为可能。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