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如何改变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钱丽花 2012-04-17

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对贵州、广西、青海等中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省区47所学校的2066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地区超过90%的农村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体美课程,而学校音体美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绝大多数学生连最基本的音体美学习用品都没有。其中,学生音乐用品的拥有情况更不乐观,八成学生无音乐用品,而拥有量最多的乐器是较简单的口琴和笛子,却也占不到总人数的10%。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在京举办的民族地区优秀青年乡村教师文体培训班,来自民族地区的多位艺术教师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学校的文体设施基本没有,有的学校有篮球架却没有篮球;有的学校音乐教学设施只有一台老式录音机;有的学校美术课所用的彩色粉笔都较为缺乏……

 

此外,贫困地区专业的艺术教师也相当缺乏,往往任教的都是非专业艺术教师。在有的学校,一名艺术教师包揽了音体美所有的课程,学生学什么完全看老师本人的兴趣,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也简单得让人担忧。就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陈洪涛介绍,在受访学校调查时发现,美术课基本上是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学生简单临摹;音乐课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课;体育课要么是集合整队跑跑步,要么是“一个哨子一堂操”。再加上一些地方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是“副课”,经常为“主课”让路,艺术教育几乎是名存实亡。

 

硬件上的文体设施匮乏,软件上的专业师资不足,让艺术教育成为贫困地区教育中的一块“短板”。而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薄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使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各地中小学彻底改变“主课”与“副课”的观念。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落后现状。

 

首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下拨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经费时,应尽可能明确分类,专款专用,确保其中艺术教育相关的经费能够落实到位,并根据情况逐渐加大投入。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体制上确保贫困地区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比如为加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吉林省去年就制定了《吉林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要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配置图书和音乐、体育、美术器材。

 

此外,鉴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政府可以鼓励一些慈善机构开展相关的慈善项目。比如,中国扶贫基金会近期开展的“爱心包裹”活动就包括捐赠学生型、学校型的美术包、体育包、音乐包等。同时,也可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开展相关的公益捐助活动。

 

在师资方面,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政策力度,吸引更多的艺术专业教师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任教,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等;其次,要培养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自己的艺术教师骨干队伍,地方相关部门机构定期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现有的艺术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对偏远地区的艺术教师更要注重音体美的综合培训,使之成为较全面的艺术教师;第三,可以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选派城镇学校较为专业的艺术教师、师范学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到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短期任教,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不足的现状。

 

 


【编辑:汤志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