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雕塑双年展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开幕
偌大的厂房内遍布着白墙,宛若迷宫,作品被无调性地穿插在不同角落,等待观者意外地走近。这一极简的布展寓意不言自明,策展人之一刘鼎说:每一件作品如同平行世界,没有中心,也没有主次的差异,都有充足的空间得以独立展现。
2012年5月12日,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在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开幕。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作为主办方的O C T当代艺术中心共邀请了来自八个国家的49位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绘画、文献、影像、照片和行为等媒介,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
据本届策展人刘鼎、卢迎华和苏伟介绍,这是一个从实践者和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的,希望重提个体秩序的展览,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不期而遇的遭遇”和“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公共项目,以及艺术家的系列讲座和放映活动。
不期而遇的遭遇:对90年代中国艺术的抽样研究
这部分展览主要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创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回到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和艺术本身来展开叙述。
刘鼎认为:“因为这是国内艺术行业真正形成的关键十年。消费社会开始形成对艺术行业的影响,艺术形态形成了初步秩序。”而在策展过程中,他们发现,在90年代已被总结的艺术潮流和命名之外,还存在着很多未被谈及的艺术史细节。鉴于此,他们将展览作品的重心锁定在艺术家起步时期、创作生涯中期彷徨状态下的创作。例如1994至1995年间,徐冰创作的《文化动物》、王广义的装置作品《卫生检疫———所有食品都可能是有毒的》等。
除作品本身,创作背后未经剪接、过滤的文献资料也被呈现。例如石冲的油画《欣慰中的年轻人》以及当时的工作现场图片、张晓刚写给毛旭辉的探讨“艺术家自我身份和定位”的相关信件等。对此,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评价道,“对我而言更愿意称之为文献双年展。徐冰、宋冬、张培力、顾德新、王兴伟等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个人标志性作品,与当下年轻艺术家如李郁+刘波、鄢醒、卢征远等人的作品,在展场里相互观照、对话、交流,从而产生的”偶然的信息“,或许正是策展理念所追求并呈现的必然信息。”
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偶然性对话
展览的另一部分“你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其中的作品则来自全球范围内正在活跃中的艺术家。“我们没任何主体性的设定,而是希望在这个临时的小语境里让不同形态的艺术实践有平等和开放的交流机会。”苏伟说。
作品解读
张晓刚《1990年11月7日致毛旭辉的信》(文献)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张晓刚和朋友之间通过大量书信,交流彼此对于艺术的认识和困惑。在展出的六大张“四川美术学院”的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还在重庆身兼教职的张晓刚,关于“艺术是什么”以及面对所谓的“理性绘画”在当时产生的压力所作的自我质疑和思考。
其中这样写道:“今天人们可以阐释和论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许多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列出方程式以预测未来,就像在读一本枯燥的川菜菜谱。似乎只要掌握了这个菜谱,就可以调制出世界上先进的艺术方案来。”而作为一个实践者,他始终坚守的原则是:“一种形式语言的诞生与作者处境、命运、素质和对世界的感知是分不开的……”
策展人卢迎华说,张晓刚、毛旭辉、周春芽等身处西南的艺术家,并未过多参与“85”前后在中国其他区域的群体性运动,他们感受到一种不在批评话语中心的失落感,这才促使他们反观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式,以及自己的创作在这种语境中的位置。
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油画、资料照片)
画面中,一位赤裸的年轻人全身涂满白色颜料,翘二郎腿、佝偻着坐在画面中央,笑着用双手拎着一只剥了皮的鹌鹑。而整幅画的冰冷氛围同“欣慰”二字也相去甚远。
在苏伟看来,这幅作品和一旁的指导模特的工作照正是90年代中国绘画创作脱离上个十年以西方现代绘画为参照的环境后,新媒介语言和艺术形式冲击画家的真实反映。
雕塑展回顾
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从199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第七届由O C 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并更名为深圳雕塑双年展。展览致力于当代艺术公共性问题的探讨与实验,通过广义的当代雕塑艺术的概念和样式,围绕与中国当代社会相关的文化问题进行讨论,并努力使当代艺术和华侨城的公共环境及社区产生对话关系。
从第四届开始,作为雕塑本身的边界已经被拓展,展览陆续增加了装置、影像等作品,参展的作品形式也更为开放。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