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香港艺术可谓是动作连连。5月17日,为期四天的第12届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12)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集中展出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全球最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
就在ART HK 12开幕前两天(5月15日),由备受瞩目的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在香港油麻地设置的展览“M+进行:油麻地”也拉开序幕,开启了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的“M+”对香港的影响。
近年来,香港已逐渐成为亚洲当代艺术品交易的中心,随着“M +”的发力,他们对香港本土的当代艺术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M+与ART HK12香港艺术大动作
日前,香港最大声响的两个艺术动作,一是与号称堪比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M +”博物馆有关的展览拉开序幕再就是举行了亚洲最大规模艺术博览会———“ARTHK12”。
“M +”是西九文化区的视觉文化博物馆,定位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视觉文化,横跨艺术、设计、建筑和影像等多个方面,建筑面积约为60,000平方米,媲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根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西九管理区将动用约17 .28亿元,为“M+”购置馆藏。2017年正式落成后,“M+”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与“M+”的庞大野心相比,作为首次活动,“M +进行:油麻地”选择了更为亲民的方式。展览选取了包括关尚志、梁美萍、白双全在内的七位香港年轻艺术家作品,并将展览直接设置在包括店铺、电影院等油麻地的多个地点。“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市民,‘M +’将会在未来做些什么。”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马容元说。
同时期进行的“A R T H K 12”则更显喧嚣。本届艺术节共吸引了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266间画廊参展,使得A R T H K一跃而成亚洲最大规模的艺术博览会。实际上,随着亚洲当代艺术受到西方关注,香港在亚洲当代艺术品交易中的地位,也越受重视。包括白里方画廊、高古轩画廊等世界顶级画廊,都纷纷在香港开设分画廊,以拓展亚洲业务。
“他们看重的是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的位置。”香港汉雅轩画廊艺术总监张颂仁告诉南都记者,香港政府在艺术品交易上一直免征进口税,也无需文化执照,整个文化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也逐步健全。这些都让香港成为亚洲艺术品交易的不二之选。
张颂仁:顶级画廊对香港艺术的影响非常小
但张颂仁警告说,不宜将世界顶级画廊入驻香港的意义看得过重。张颂仁告诉南都记者,顶级画廊之所以入驻香港,投入大量资金,是因为他们能获巨大利润。“他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推动艺术,因此对香港艺术的影响非常小。”他说。
对于近几年来,当代艺术在香港的快速发展,张颂仁认为,这得益于香港自身力量的汇聚。“1999年是一个契机”,张颂仁说,政府在金融危机时,将大房子租给艺术家创作,结果渐形成艺术圈;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当时也开始赞助大学的艺术学院和各种艺术机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的艺术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张颂仁告诉南都记者,直到西九文化区的出现,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才让情况有所改观。“我对‘M +’充满了期待。”张颂仁说,香港一直缺少一个综合类的美术馆,西九的出现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
白双全:希望“M +”能有自己的发展
同张颂仁的乐观相比,艺术家白双全对“西九”则持观望态度。“政府对香港会有一个定位,从过去的工业到商业,再到现在的服务业。”白双全说,在香港政府的规划中,西九的美术馆很可能也是文化艺术消费上的重要一环。
“仅从‘A RTH K’的交易来看,香港现在确实可以说是亚洲当代艺术的中心。”白双全说,但长远看,香港本土艺术的发展后劲其实并不足。“就目前的状况来说,香港有没足够的艺术家维系发展;有没有大美术馆;有没有专业的观众关注;媒体、艺术评论、收藏家、画廊的配合能不能上来。”
白双全担心,在一贯注重商业效益的香港人眼里,尚不足以提供高额利润的本土艺术,是否会得到真正的重视。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