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从河姆渡走来—《漆母》 新锐雕漆艺术家李志刚新作发布会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2-06-28

 

中国最值得敬畏的,不是高高耸立的紫禁皇城,不是巍峨挺拔的奇峰峻岭,而是那一段段跨越了数千年,被一代代人延续传承的伟大文明。而在这条延绵不绝的文明大河中,乳白的漆液,是一个重要的源头。

 

漆如地乳,流淌了数千年的漆液,不仅哺育了中国灿烂辉煌的漆文化,还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色彩符号。如今我们最为推崇的红、黄、黑、白四色,漆器就是其最早的表达形式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漆器启迪了中华民族的色彩审美。然而,时至今日,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被西方的评判标准和审美取向冲击得支离破碎,漆器曾经厚重而悠远的历史、绚丽而灿烂的文化,被掩埋在了“工艺美术”这个介于工艺和艺术之间的尴尬定位中。而整个社会对漆器的认知,也久久停留在作品的刀工、造型、线条、图案、纹饰、寓意等表面之上。

 

漆器,难道仅仅是一潭没有源头的死水?漆器的明天,难道只能停留在与前人比刀法、比造型、比寓意甚至以达到古代的工艺特征为荣?

 

这,让一位把漆器当成一门艺术的艺术家心在滴血。他就是新锐雕漆艺术家李志刚大师。

 

在李志刚大师看来,从海拔30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流出来的乳白漆液,哺育了几千年来一代代的漆器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用漆器,表达对神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拜、对美的追求、对时代的描绘、对社会的刻画……。那神奇的漆液,犹如书画家手中的墨,雕刻家手中的玉,陶艺家手中的泥,是塑造文化的基石,是丰富文明的色彩。

 

为了追溯源自于河姆渡的灿烂漆文化,表达对“漆”发自内心的崇敬,探索漆器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唤醒全社会对漆文化的关注,李志刚大师历经3年艰辛创作,终于在2012年完成了这件超凡脱俗的雕漆作品——漆母。

 

作品概述

 

从河姆渡走来——“漆母”造型取自一个哺乳期的妇人,身若前趋,举止朴素端庄,如同站在远处的母亲望着咿呀学步的孩儿,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作品上有三层代表不同时代意义的纹饰:最底层的云纹,代表7000年前漆器出现时的沧桑、悠远,令人不可捉摸;中间的卷草纹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流传开来,代表着唐朝的繁荣、富贵,雕漆也正是成型于这个社会异常兴盛的时期,记录了雕漆的诞生和辉煌;最上层的玄式现代纹,寓意时间的车轮将漆器艺术从悠远的七千年前带到了今天,使人们一览雕漆的曲折身世。在妇人一侧的乳房部位还绘以舒畅的流水纹,如同母亲流出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作品整体造型高大挺拔,是在真人活体上涂上硅胶,制成胎体,再在胎体上涂上130多道漆层,经过长时间的阴干、雕刻、烘干、打磨而成。作品图案分布巧妙、均匀,三层花纹衔接自然、流畅,刻画精美,形态逼真,在传统的设计概念中融入了现代因素,是一件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活动概况

主办: 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中外首工美术馆

时间: 2012年6月30日下午2:30

地点: 北京市东城区北沿河大街83号中外首工美术馆

 

 


【编辑:易小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