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母嘉宾揭幕
新锐雕漆艺术家李志刚新品发布会
漆母
2012年6月30日下午2:30,中外首工美术馆举办“从河姆渡走来——新锐雕漆艺术家李志刚新作发布会,雕漆大师李志刚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发布了自己历时3年创作而成的新作——漆母。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外首工美术馆名誉馆长唐克美女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殷秀云女士、清华美院教授祝重华女士,北京燕京八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群先生,中外首工美术馆执行馆长朱景优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据了解,一直以来,漆器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昂的原料成本、高昂的团队成本、高昂的时间成本甚至高昂的艺术创作成本,却换来一个“工艺美术品”的模糊的定位。整个社会的文化断层、认识模糊,更使得以漆器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在工艺品和艺术品之间,艰难地走着钢丝。
在李志刚大师看来,从海拔30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流出来的乳白漆液,哺育了几千年来一代代的漆器艺术家的创作,他们用漆器,表达对神的敬畏、对自然的崇拜、对美的追求、对时代的描绘、对社会的刻画……。那神奇的漆液,犹如书画家手中的墨,雕刻家手中的玉,陶艺家手中的泥,是塑造文化的基石,是丰富文明的色彩。
为了追溯源自于河姆渡的灿烂漆文化,表达对“漆”发自内心的崇敬,探索漆器艺术发展的新方向,唤醒全社会对漆文化的关注,血气方刚的李志刚大师,怀着“雕漆艺术化”的创作理念,创造了《漆母》。
“漆母”造型取自一个哺乳期的妇人,身若前趋,举止朴素端庄,如同站在远处的母亲望着咿呀学步的孩儿,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作品上有三层代表不同时代意义的纹饰:最底层的云纹,代表7000年前漆器出现时的沧桑、悠远,令人不可捉摸;中间的卷草纹早在盛唐时期就已流传开来,代表着唐朝的繁荣、富贵,雕漆也正是成型于这个社会异常兴盛的时期,记录了雕漆的诞生和辉煌;最上层的玄式现代纹,寓意时间的车轮将漆器艺术从悠远的七千年前带到了今天,使人们一览雕漆的曲折身世。在妇人一侧的乳房部位还绘以舒畅的流水纹,如同母亲流出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作品整体造型高大挺拔,是在真人活体上涂上硅胶,制成胎体,再在胎体上涂上130多道漆层,经过长时间的阴干、雕刻、烘干、打磨而成。作品图案分布巧妙、均匀,三层花纹衔接自然、流畅,刻画精美,形态逼真,在传统的设计概念中融入了现代因素,是一件工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中外首工美术馆执行馆长朱景优表示:《漆母》这件雕漆作品,它蕴含众多的传统元素,却表达出超现代的审美;它传承厚重的漆器文化,却融入了前卫的个人创作思想。这是一件纯粹的艺术作品、充满了思考与呼唤。在创作的过程中,李志刚就告诉我们,《漆母》作品的发布,必定会引来很多争议,自己甚至可能受到来自众多前辈、同门的非议,但这件作品一定是雕漆的艺术探索中的一次重大进步。
而我们,同样也在工艺美术作品“艺术化”的道路上艰难摸索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漆母》这件作品非同寻常的艺术魅力。李志刚大师这种对艺术无比的执着与坚定,更是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现场嘉宾也纷纷对漆母进行引人深思的点评,大家认为:《漆母》或许不是对漆器的最好诠释,或许不是对雕漆的最好传承,但一定是漆器艺术领域一次深入的思考与大胆的尝试,也是对整个工艺美术界的一次推动和革新。它将改变社会各界对传统艺术的看法,加强创新与创造在传统艺术传承中的作用,促进传统艺术快速、长远的发展。
【编辑:冯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