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归艺术家曹轶:从万里路中走出的艺术家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冯明明 2012-07-20

艺术家 曹轶

艺术家 曹轶

 

教育背景:

 

2011-2009   就读于纽约艺术学院  雕塑专业 硕士学位

2010       赴德国莱比锡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

2009       赴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交换学习

 

拜读了艺术家曹轶撰写的《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况和艺术倾向》一文,他就年青艺术家的艺术倾向将艺术家分为三类:学院派、西学派以及自我发展派。

 

作为西学派的一员,曹轶在经历了从中央美术美院附到中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的10年的美院学习后,毅然决定了出国。“‘走万里路’是我求学时代的学习态度,国内的艺术教育体系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体系而来的。具体来说先是借鉴俄国之后再借鉴欧美。在国内憋了10年的我很希望出去看看国外的艺术体系究竟是什么样的,所以一毕业就选择了出国。大家都知道,二战以后世界艺术中心转移到了美国,纽约成为了观察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我理所当然选择去了NYC。”曹轶说。

 

国内外的教育体制相比较?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

 

谈及美院与国外的教育体制,曹轶认为这完全没有可比性,也无需去比较:“西方的价值观、 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社会制度是直接影响其艺术文化形态的背后动力。举一个例子,国外的基金会是由大的机构财团支持的,他们热衷于把钱投到非盈利的文化艺术机构中由此可以得到更高的免税优惠政策,所以, 这些基金会可以支持艺术学院、支持艺术活动等。这种政策在国内是没有的,国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出自己的艺术教学模式和文化艺术政策。”

 

那艺术氛围呢?在曹轶出国前,那时国内的艺术氛围相对单一,缺少多元化。而今,虽有好转但远远不够。在《青年艺术家的生存状况和艺术倾向》中,曹轶写到:“学院派和西学派的艺术家往往有很好的专业技术,但作品中缺少个人的真实感受;有些人只会照搬他人的形式语言,照抄他人的创作思路。艺术创作和自身的生活没有关系。”

 

本月刚刚落幕的“交互.1 MRA Shanghai 2012”力邀艺术家曹轶(中国),汪一(中国),汪翀(加拿大),Nicolas Sanchez(美国), Megan Ewert(美国), Kristy Gordon(加拿大), Cory Dixon(加拿大), John Jacobsmeyer(美国), Laura Frazure(美国), Harvey Citron(美国) 一同参与,本次活动亦作为微驻中国2012计划的开启。

 

作为微驻艺术项目的组织者和参展艺术家之一,曹轶正是看中艺术家在创作上的独立性:“我认为这种独立性是很重要的,艺术上的独立建立在生活方式的独立之上,艺术流派艺术观念的发展与真实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在我的周围,有的艺术家朋友把艺术作为生存工具,有的找到其他生存办法来支持作艺术,这些都是可行的,关键是创作的艺术要来源于生活,这种方式才更具有生命力。正是带着这种想法,我和其他几个留学回国的艺术家创办了微驻艺术项目,每年组织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聚在一起,共同创作交流,最后大家以展览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艺术家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不同地区,通过交流,共同创作的形式互相借鉴扩宽视野。我觉得这种形式的创作活动很有意义。”

 

中国符号 已经不新鲜了

 

回国后,曹轶的创作和展览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历经了美院的体制和国外的开放,曹轶仍能保持自己的立场——在创作上,他一部分创作思路继续延续以往的脉络;另一部分由于这几年的在外求学感觉看待事物的视角产生了变化,对国内的一景一物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最近在他试图用新的作品进行表达。

 

曹轶认为:“其实改变最大的是生活的态度。我觉得和我一起留学回国的朋友回国后都在努力寻找一种更自我,更现实的生活态度。说白了,就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有意义的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比一个艺术家的头衔更吸引我。在我看来‘艺术’在社会的构成中并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对于我最重要的是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当中,这也是我的艺术价值观 。”

 

面对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符号”,“我认为这一话题在渐渐的淡化,大家现在不太关注这些了。艺术家更多的注重作品本身的语言和作品背后的观念性。中国符号这种语言已变得不新鲜,不刺激了。”曹轶说。

 

面对“艺术圈” 我不排斥 我会找到自我定位

 

青年艺术家是未来中国艺术的主力军,国内当下对青年艺术家的发掘和推广的主要途径大多是由策展人推荐或经朋友介绍,形成圈子化的特点,即艺术圈。

 

曹轶认为:“在国内艺术圈如果你是普通青年艺术家,很难以公开的方式在艺术机构中找到展览机会。年青的艺术家进入这些圈子比较难, 这些不公平的现象造成了很多很有潜力的艺术家在创作初期的阶段得不到更多的展览的机会,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发展。此外,很多进入到圈子里的艺术家也同时存在着危机,他们往往会变成温室的花朵,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艺术家大多成为策展人与艺术机构的代言人,其创作主要成为他们宣传其观点和赚取艺术品暴利的工具。”

 

其实,靠人际关系进入展览的方式在西方艺术圈也是常见的。但这对策展人、批评家等推荐人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信用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国内各行业整体的道德信用水准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连食品、医药都回出现问题,艺术圈里的事我在这就不必过多的发表对此的意见。 但在欧美还有很多不需要推荐就可以公开参加的展览,青年艺术家进入这些展览是不需要人际关系的。在这一层次的展览中青年艺术家只需要提交自己的作品给主办方,参加展览申请。如果作品符合展览主题就会被邀请参展,这类展览是西方年轻艺术家进入艺术圈入门级的展览。因为这类展览的覆盖面很广,都是很“新鲜”的艺术家,并且展览的主题也更加丰富。所以很多艺术界策展人、收藏家会经常观顾这类展览选拔新人。

 

“我也并不排斥这个圈子,因为这也是现实的一部分,关键是艺术家对自我要有一个定位。”曹轶强调。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