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归艺术家沙子鉴:“父母在,不远游”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伊依 2012-07-24

艺术家沙子鉴

艺术家沙子鉴

 

教育背景

2008-2010 法国 “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硕士,绘画系)

2006-2008 法国 “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学士,绘画系)

2001-2005 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5年,24岁的沙子鉴从鲁美本科毕业,随即考上了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绘画系。7年过后,他回来了。归国后作品首秀于最近空间站主办的“栖迟——三人联展”上,那些去政治化、带有青春叙事意味的作品,将沙子鉴引入到公众的视野。当然,其艺术家的身份无疑带着“海归”的标签,西行取经多年,而今归国后会有哪些变化?别处的艺术语境与本土氛围相撞时,“异国”多年的沙子鉴一时间转得过来吗?皆在学院下,两种教学体制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中法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

 

到巴黎之后,他从本科着手,旨在于西方的教学系统下更为全面的学习“原汁原味的西方绘画”。全新的环境给予艺术家不一样的氛围,加之国内外教学方面的差异,沙子鉴从迷茫中缓过神来,当时的感觉是“似乎那儿就是我艺术着陆的土壤”。

 

西洋画最初由传教士带入中国,沙子鉴说,既然中国的油画由西方舶来,就应该像寻根一般找准源头,全面了解它的状貌。而当他来到巴黎之后,最为直观的感受便是“国内注重基础教学,巴黎更在乎学生于创作上的表现”。当下中国推行的仍为N年以前所引进的国外教学模式,现在他们早已改弦易张,而国内依旧一成未变。

 

但沙子鉴认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各有优劣,并非存在绝对的合理,太注重造型,则势必会影响艺术才情的发挥;太偏向创作而忽略技术,未必能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很好地传达给外界。其实,沙子鉴骨子里沉淀的仍是中国的古典哲学,一如“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之说,这虽然讲述的是君子之道,其实艺术也如此,“技”与“道”两者如有失偏颇,必定难以走远。

 

视野被打开后,艺术的路子也拓宽了,沙子鉴一头扎在创作上,在艺术的表现上渐趋成熟。他的作品亦受到巴黎艺术界的关注,入学的第二年即有画廊为其举办展览。从2007年开始, 展览越来越频繁,除了法国之外,欧洲其他国家的展览也偶尔能看到沙子鉴的作品。

 

在政府支持的力度上 中国没有办法去比较

 

在艺术家推广方面,国内外所用的方式已经非常接近,国外所实行的一些方式国内几乎都有了,如画廊以代理方式帮助艺术家做展览、对外做相关宣传等。沙子鉴认为:“国内一直在效仿国外,推广模式已经很相近了,几乎没有国外独有或者中国独有的说法。”

 

而在政府支持的力度上,沙子鉴“觉得中国没有办法去比较。法国对艺术家会获得政府大量的帮助,包括各种补助。同时,在购买艺术品方面也会有相关政策扶持。此外,他们还会把一个展览当成一个国家的品牌、以国家的力量去宣传。可能国内宣传的方向不一样,对艺术家的关注也会不一样”。

 

在法国,如果是你艺术家身份的话,办理居住证相对会容易些。如果得到他们颁发的艺术家证,普通留学生一年需要办理一次居住手续,而艺术家则是3至4年才办理一次。

 

不同环境下造就别样的艺术态度

 

生活在巴黎的艺术家没有多少压力,“他们已经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把艺术作为自娱自乐的一种境界,追求艺术的趣味性”。显然,国内还没跟他们同处一个段位。 “艺术家在中国的现状不如国外,物质基础还没解决、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急功近利,简单的符号成为一种看似有效的手段。这种差异不能简单的说好或者不好。什么样的环境,艺术家就会有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中国具有自己特色,当下的艺术氛围和压力,也使得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当代艺术区域性分野非常明显。尤其是以各大美院聚集地划分,每一个板块有一个整体的风貌,互有差别,而一旦作品拿到国际上展示,一眼就能识别作品的国籍,其如此明了的界线源自艺术家对“符号”的操控,使他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沙子鉴在“中国符号”的问题上有自己明确的观点:“06、07年的时候,整个欧洲市场特别关注有中国符号的作品,只要是一个有中国符号的艺术家都会有很多展览、出售的机会,这是一个潮流,潮流过去了符号性的作品大家不是很感兴趣了,我认为有没有中国符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表达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符号”被今天的当代艺术界过度消费,已经泛滥至极。从当初“策略性的成功”转向粗暴的“生搬硬套”、盲目跟风,已然中毒不浅。

 

归国后,下一站在哪里?

 

沙子鉴回来之后,日常的创作与生活跟在法国没有多少差别,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每天起床之后,看看新闻,然后开始画画,一直到晚上”,暂时还是延续在法国的一种状态和创作方式,以后会是发生什么变化,谁也说不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艺术家也不例外,据传他们在创作之余也会“划圈圈”,各占山头。在他国多年,沙子鉴跟国内艺术界的各种小圈子必然有些距离,他如何看待艺术家圈子化呢?

 

“无论是什么领域都会有圈子,只要人与人交往就会形成一定的圈子,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任何领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当然这对艺术家会有某些限制,融入到一个圈子之后,就很难介入到其他的圈子”,他如是回答,并表示目前才回国,没有介入到相关的圈子。

 

沙子鉴骨子里有很重的中国情结,人也特别感性,这一点从其作品中就能够感受到。但他并没有所谓的“彻底回国”,“目前来说两边皆会有所兼顾,在国内,作品皆由空间站代理,具体细节还没有谈。接下来法国那边的展览也会有一些,因为自己作品的数量不多,还要看画廊的安排”。

 

总的来说,在国内的时间将占绝大部分。 “父母在,不远游”,已入而立之年的沙子鉴觉得父母慢慢变老了,希望自己多一点时间陪陪他们。
 

 

沙子鉴作品

沙子鉴的作品之一

沙子鉴作品之二

沙子鉴作品之二

沙子鉴作品之三

沙子鉴作品之三

沙子鉴作品

沙子鉴作品之四

 


【编辑:易小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