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道夫·加万·里克斯根据黄山灵感而创作的装置作品
宽敞的工作室以白色为基调,显得干净、素雅,极好地衬托出了屋内的艺术氛围。一整面墙就是一件艺术品,上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摆件,这些摆件之间存在着精神上和逻辑上的某种关联,你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作者细腻的心思和委婉的表达;地面上散乱着些许铝制模型,都是些摩天大楼的断面线条,很明显,它们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装置艺术品,而主题很可能与大都市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有关。正在工作状态的甘道夫把记者一行人引入屋后,在铝制的模型上轻轻放上了一块带有雪白绒毛的动物皮革。他说,这白色的皮毛象征着云,铝制的大楼模型因为有了白色的衬托而有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不过,这个云的灵感来自——黄山。
甘道夫·加万·里克斯(GANDALF GAVAN RIECKS)是一名来自美国的装置艺术家,他是多位受邀来华参加“中外艺术家黄山对话”活动的外国艺术家之一。这一活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国家旅游局主办,中国网“艺术中国”栏目承办,黄山市人民政府协办。“艺术中国”负责人勾霞介绍说,这一活动用艺术家的画笔、镜头和思考全方位地展现了充满人文情怀的中国,用艺术家的体验和感悟描绘了开放、包容、和谐的中国。
甘道夫说,去过黄山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山水画。据甘道夫自己介绍,他在美国修习艺术专业多年。由于本身就有不少中国画家在纽约工作和生活,因此他并不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山水画。虽然不是山水画家,也不擅水墨,但是甘道夫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经常会用到中国绘画中常用的材料,并且也使用过毛笔,他也对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有基本的认识。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差异巨大,他之前一直不明就里,以为中国水墨画是一种超然想象力的结果,是高度抽象的艺术凝结,但黄山之行却改变了他的看法。甘道夫说,黄山有动人心魄的美,而把这种美直接铺陈在洁白的画卷上就是山水画,这其实是一种相对直观的呈现,而不是抽象的表达。
“中外艺术家黄山对话活动”有一个很有趣的环节,就是让中国和外国艺术家在同一个画卷上你一笔我一笔地交替作画完成一件作品。这个过程既是个性挥洒,也是通力合作。甘道夫说,这种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同一张纸上交锋、融合和作画的方式让他获益最大。他能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直观了解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并在其中继而形成自己新的视角、态度和想法。甘道夫说,黄山就像是一个文化的迪斯尼乐园,从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山水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在美国艺术家看来,中国的山水画是中国人认知和感受世界、理解大自然的方式。甘道夫说,这种顺势而为的东方思想其实他并不陌生,因为这与鲁道夫·斯坦纳的华德夫教育有精神上的契合。甘道夫出生于德国柏林,并在那里接受过8年(二年级至九年级)的华德夫教育,随后才跟随艺术家的母亲移居美国的新墨西哥州。甘道夫的祖父是俄罗斯士兵,基于血缘上的动力,他还曾专门去俄罗斯生活和创作过。甘道夫能说6种语言,还在摩洛哥、秘鲁、玻利维亚等许多不同的国家工作和生活过,因此具有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殊敏感性。他坦言,中国文化很特别,他自己非常喜欢中国,肯定还会再来。
甘道夫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觉得有一种天然的义务去探索和感知不同的文化。美很难定义,东西方的艺术也很难比较。特别是在当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正在缩小,东西方现代艺术的相互交融和互补也已经成为现实。不过,艺术家凭借着对哲学、政治的特殊嗅觉,以及深沉的人文关怀情节,是可以表达和传递文明的精髓的。
说到黄山之行对甘道夫的影响时,他言之凿凿地说影响很大。近期,他会在9月份回到中国,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装置作品进行最后的组装并布展。至于未来,他肯定还会回到中国进行艺术创作。甘道夫说:“我的灵感来自黄山的灵性”。
【编辑: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