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喜欢收藏瓷器,拍场上部分重器在厦门藏家的手中,但是他们低调和不张扬的性格,这使得他们隐匿于人后。在收藏寻城记厦门站的文化论坛现场,王刚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惊讶:“啊,原来你是厦门的。”这句话的意义在于大拍场上的出手阔绰的低调藏家多产自厦门。究竟是哪些厦门大藏家撑起了一片天,我们特地采访了原厦门文物商店总经理厦门博物馆馆长张仲淳先生。
1990年,在国家政府的批准下,厦门市文物商店成立了,张仲淳就在文物商店就职,从副总经理到总经理,共有十五年的时间。时日,厦门文物商店作为唯一合法经营的文物交易场所,见证了厦门收藏从内陆到海外,又从海外回流到内陆的过程,而在这中间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的人有华侨和港台同胞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收藏家。
从内陆到海外这个过程是在文物商店成立的初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赚取外汇,国家成立了文物商店,允许部分文物的交易,目的就是为了兑换外汇,买古董的对象一般都是港台地区的人,会带去新加坡、日本等东南亚地区。当时文物的价格少有过万的,而过十几万的东西几乎是没有的,例如现在动辄上百万的田黄章,在当时也只是刚刚过万的价格。就当是文物交易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讲,张仲淳馆长介绍说,厦门文物总店当时一年能够创造的外汇大概有一百多万元。就价格的方面来讲,当时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全国来讲,行情是差不多的,并不存在现在的南北差异的问题。
在厦门来讲,专业的古玩商的发展则是要追溯到1997年,在白鹭洲办了一家古玩城,就开始有了私人去经营文物商店,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参与到其中,直到2008年的时候,厦门的古玩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当时政府拆掉了白鹭洲的古玩城,厦门当时一下子就兴起了七个古玩城,此后的几年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整体火爆,厦门的古玩商们也发展起来了。借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厦门就出现了一些买家,从海外去购买艺术品回来,目的是赚取中间的差价,这也是我们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海外回流的问题。
纵观厦门的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参与中间交易的买家和卖家似乎都不是厦门本地的藏家,相反多是一些港台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古玩商。
华侨和台湾人是厦门艺术品市场的重要藏家。厦门市一个移民城市,有着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华侨众多,从东南亚到国内,厦门市一个中转的地方。华侨和当时的普通人相比,经济上优势比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在国外受到的文化和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好,所以他们对艺术品比较感兴趣。台湾人在当时也是重要的藏家群体区域,因为台湾的经济相对比较好,不仅有收藏文化的需求,更多的是有资金投资的需求,所以他们把目光聚焦到艺术品上来。
最近的几年中,在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的大拍场上,越来越多的厦门藏家的身影,他们深藏不露,尤其喜欢瓷器重器,记者在采访中也明显的感觉到厦门的藏家很低调,他们不会去宣传自己买到什么东西了,但是事实是拍场上的部分重器在他们的手中。另外一方面,相对于长沙藏家的专题性收藏而言,厦门藏家比较缺乏专题系统的收藏,如福建的德化瓷器,在福建本土的价格并不高,也少有藏家会系统的去收藏和研究德化瓷器。
在对于艺术品的态度上,厦门藏家有一个特点,买到手的艺术品很少会出手,藏家与藏家之间是一种和平的团结的关系,他们希望把宝贝留在厦门,成为厦门这个移民城市的文化积淀。再者,厦门人经商的能力不差于浙商,他们能够把握市场的方向,有时候一件古董可能出手就赔钱,存着就赚钱,这种长线投资的方法比较奏效。
闽南人的这种低调和包容的性格造就了他们的收藏地理特征,低调而不张扬、大气而不计较、赏玩而不闲置正是对于厦门藏家的真实写照。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