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迎的作品区别于我们看到的现实主义的画作,她的作品要表达什么,说什么?
几个人去哪里?在干什么事情?她的作品缺乏这样的逻辑关系。在这种看似荒诞和离奇的个人风格里边张春迎的作品有一个叙述的情节。看着她编造的一个个故事,我猜想她的大脑有一根无限宽广的天线,可以接受外星人的信息,她将那些密码破译之后转换成画面。
在这里我提供以下几个可以参考的信息,艺术家的生活决定她的意识:一、张春迎出生于山东,一个见不到山,也见不到草原的地方;二、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到北京工作,她说:“那时候觉得爸爸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三、她在大学的时候,通过阅读书籍和影像,喜欢上了弗里达•卡罗,对于她说的“我画我自己的现实”深信不疑;四、天津美术学院周边有很多算命的地摊,她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三年来亲眼目睹有无数人试图从一个陌生人那里窥悉到自己的未来。”五、她用绘画的方式以写日记的心态,从04年开始到现在,一直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六、张春迎读完大学本科之后,读了研究生,从山东到了天津然后到北京,她说“心在那里,那里就是家”。
生活中的张春迎为人热情,细心周到,内敛不张扬,有主见不盲从,懂得协调人际之间的关系,是那种能够帮你出主意却不会让你感到为难的那种人。办事讲究效率,有憧憬和想象力,她敏感而细腻,她说:“前几天在黑桥看到一排排被砍倒的树,似乎就能感觉到一种正在上升的命运嘎然中止。”“人对于生命的感悟可能来自于一个小小的细节。”她为水被污染而哭泣,为花儿凋谢而忧伤,为草枯萎而流泪。一个敏感而细腻的人,她对万物的思考和体悟由此引发的思想赋予了她作品中寓言的意味。这种类型的作品与一般的自语和儿女情长远远的拉开了距离。
对于张春迎为什么会选择黑白作为绘画的主色调,她是这样说的:“我不太从色彩上分情绪,比如我也不觉得灰色就是忧郁,灰色对于我来讲很安静。我在上学的时候就喜欢黑白灰,喜欢国画的淡淡的墨色,到现在也是。我总是觉得太过于灿烂的色彩会扰乱我说话的声音。有时候简单里面才饱含着真理。”张春迎的作品,画面的物不是很多,物体显小,在传统的美学法则里边是“构图不够饱满”,不过,她自有解释,她说:“说喜欢空空的悠远的东西比如画面还有音乐,这样能让自己的脑袋走的更远。”
画画对她来说是走向内心的途径,是她的表达欲和使命感的价值体现,她用这样一种方式连接她所观察到的世界和她需要言说的部分。因为这种观察和表达带有悲悯的情怀赋予了这些作品 “社会精神” 式的时代烙印。个人的困境成为社会的困境。一位艺术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她明白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尊重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个独特的艺术家,除了需要一个独特的看待世界的眼光之外,离不开对自己视觉词汇的偏爱和专注。
在她的笔下,那些残肢和身体的片段代表了一个人沉重的肉身,水池和封闭的场景代表了特定的社会关系,而那些翅膀和高耸的塔尖则代表了在高处的灵魂,那些丝丝缕缕的线和物体则是挣扎的现实。那些看似搞笑和荒诞却在现实中可以寻求 “合法化” 的例证的装束和行为指向了这是一个异化了的世界。我们总是身在此处而心在异处。人的自由意志与生命的沉重感构成了张春迎绘画的核心主题。
她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画面,用一种贴近地面的视角,用她所经验到的现实或者孤独(比如她的lost失去)或者高歌(比如她的hero英雄)或者坦然(比如她的它非塔)通过她的画面语言得以将现实(人的处境)一一具体化。在她的命名为hero的系列作品里边,有一件作品是这样的:在一片只剩下树根的荒漠的土地上,一架本该进入航道的飞机却在某个树根上搁浅,一位踌躇满志头戴“接收外星人信号”帽子的“少先队员”拿住一把铁锹却找不到可以灌溉的绿地。红领巾就那样飘着……
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个不断被破坏不断被消耗却无法找到刹车的悲壮的时代,欲望太强而公心太少!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说出的“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不幸或者荣幸的在我们这一辈中应验。新的局面有待于年轻一代来打开。张春迎的作品带给我们的“陌生感”是因为我们接触到了过多的那些泛滥成灾的快餐文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随着张春迎的“人间喜剧”的日趋完善以及她作为一个公众艺术家的形象的确立,她的艺术将再一次证明艺术不是迎合大众的趣味,而是相反。
——林善文
2008年3月
【编辑: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