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佴旻 《花与果》 2010年作 69×67cm
为了水墨画色彩观念的实现,杨佴旻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中国绘画传统的水墨材料:宣纸、毛笔、墨、植物或矿物的有机颜料的园地里耕耘,以现代绘画的观念和形式,改造着传统水墨画的题材、构图、笔法等的规范,在画中融解着西方古典主义、后印象派、纳比派、超现实、抽象派等现代艺术的元素,探寻着既要保留水墨画的写意性,透明性,又显示色彩丰富性的各种技法,把水墨主角变换为色彩为主角,执著地练就了一套能将中国画的颜料在宣纸上发挥到无所不至可能性的新技法。他那独创的杨氏技法,所创造出的独特的杨氏艺术风格,为我们打开了水墨画的色彩大门,标举着一个色彩的新水墨时代的到来!
杨佴旻的画,以那恬静而又温馨,优雅而又隽永的画面氛围让人流连忘返。在他那华丽而朴素,纷繁而又单纯的绘画中,兼有现代绘画的格体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在中西艺术的交融中,他把自己的水墨画推进到了现代的格体中。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是世纪难题,中国传统绘画高度的完善和规范化,形成了一个封闭型的体系,因而只有对自身的突破和超越,才能有生命的活力。为此,这个难题困扰了几代画家,又有多少画家为中国画走向现代披荆斩棘,苦苦求索。20世纪初,徐悲鸿用西方的写实手法开创了中国画的写实风;林风眠借鉴西方现代形式改变着程式化了的文人画,开启了一条中国画走向现代的路,吴冠中继而奋力开拓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前辈们不管在“西体中用”还是“中体西用”的艺途上,都作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探索。那么,在又一轮世纪交替中出现的杨佴旻的色彩水墨画,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杨佴旻自幼习传统中国画,后又涉足油画、版画,他是一位不甘于因循守旧的人,为突破传统水墨画固有形式,做过多方的艺术实验。后旅居日本,游学欧美。具有国际视野的杨佴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画不能把陈旧当独特,不能让不思进取成为中国画坛的常态。”在全球化的语景中,我们还能用老祖宗千百年来用过的一付笔墨,与多姿多彩的世界当代艺术对话?他所考虑的是中国水墨画如何与世界艺术在共时性的平台上对话。如果说,他以前任凭兴趣所做的一些小打小闹的艺术实践,是一种潜意识自发的进取心所为,那么,当他明确了自已应有的历史担当,决绝改革创新,就提升为一种文化的自觉。
为推进水墨画向现代转型,他选择“复古开今”的革新之路。他认为,世界已进入了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色彩在绘画中无可争辩地是最活跃的元素,为何要守着“素面朝天”的单调呢。我们的祖先在晋唐时期,曾以“丹青”命名的绘画,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风采,到了宋以降愈演愈烈的“水墨为上”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一个鄙薄色彩的绘画体系,若不突破这旧体系,就难以让“丹青”重放光彩,当代的水墨画家们又怎能承受这无能和失职的耻辱。为了水墨画色彩观念的实现,杨佴旻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中国绘画传统的水墨材料:宣纸、毛笔、墨、植物或矿物的有机颜料的园地里耕耘,以现代绘画的观念和形式,改造着传统水墨画的题材、构图、笔法等的规范,在画中融解着西方古典主义、后印象派、纳比派、超现实、抽象派等现代艺术的元素,探寻着既要保留水墨画的写意性,透明性,又显示色彩丰富性的各种技法,把水墨主角变换为色彩为主角,执著地练就了一套能将中国画的颜料在宣纸上发挥到无所不至可能性的新技法。他那独创的杨氏技法,所创造出的独特的杨氏艺术风格,为我们打开了水墨画的色彩大门,标举着一个色彩的新水墨时代的到来!
杨佴旻的水墨新艺术,自上世纪末在中国美术馆一露面,就引起了观众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美术评论界的热议。十多年来,他不断推出新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绘画的新观念、新技法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展开评析,有的写了一篇,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篇,甚而第三篇,之所以言不尽,书不尽,因为他重色彩的水墨画超越了传统的规范,超越了人们的“定式思维”,他丰富和发展了“林、吴体系”。这些评论,并不仅仅只是关乎杨佴旻个人绘画作品的品评,实质上对中国水墨画如何突破重围走向现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深入思考。杨佴旻艺术的价值,也正是于此,他的艺术让人们看到中国水墨画突破传统重围走向现代的光明前途。如今把这些有见地的美文汇编成册,也是为中国水墨画发展的节点上提供一份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见证。
2012·10·8· 名佳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