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共鸣》:16个雕塑单体根据观众距离远近控制照明和声音
一台购自法国提花博物馆、有着250年历史的织布机,连上红外摄像机和超声距离传感器,就变成了一件乐器。你轻轻拨动纱线,就如弹奏竖琴般,音乐随之响起。
花窗模样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一只欲飞的蝴蝶,你带上一条能分析脑电波的“头带”,放松精神、眨巴眼睛,蝴蝶就能随着你的意念在竹林间穿行。
一只用黄色中空的塑料管捆扎而成的“海滩怪兽”,利用风能和简单的物理效应,能永远围绕着海岸线行走,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还会自动把自己固定在沙滩上。
还有跳集体舞的机器人、用青草作相纸的摄影、吸收城市尾气的会呼吸的灯……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11月初在中国科技馆开展,来自中国、美国、荷兰、日本等22个国家的112件作品,以“生态·信息·智慧”为主题,创造出一个艺术牵手科学的奇幻世界。
该展览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已故艺术大师吴冠中共同发起,在2001年、2006年已经举办过两届。李政道在特地为本届展览撰写的前言中写道:将人类珍贵的情感,升华为艺术;将自然基本的规律溶化成科学。艺术与科学,基于人类创造力的共同基础,追寻共同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的未来世界。
主办方清华大学的策展人之一姜申说:“第一届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二届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三届在中国科技馆,从地点的变化也能看出展览越来越重视科技含量,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愈加紧密。”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让原本呆在实验室里的冰冷科学变得浪漫而亲切。人们走过用智能金属箔片制成的“莲花”,它会随着你的靠近缓缓盛开。“皇帝的新装”也有了现实版,穿上一件电子箔片制成的衣服,如果你因说谎而紧张而心跳加快,衣服就会变得透明。16个柱状雕塑构成的空间,随着人的移动轨迹变换照明和声音,观众本身成了声光电的控制器。
展览第一天就迎来了近4000名观众,之后也一度达到每天2000人的参观量。展厅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因为很多作品需要观众亲身参与互动,超过300人就会影响参观效果。“好玩”、“新鲜”、“有意思”,这是大部分观众在谈及观展感受时,首先蹦出的词汇。一位观众说:“这些参展作品用最直接的方式,留住人们的目光和脚步。”
71岁的王志培站在《阿凡达变形站》前,“眼睁睁”地看着屏幕上自己的头像慢慢变成了蓝皮肤、大鼻子、尖下巴的“阿凡达”。这件作品的原理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捕捉观众的面部影像,经过计算机处理,实时地将影像染色、变形、拉伸成为一个异形生物,但同时又保留了每个人的面部特征,于是,王志培版的“阿凡达”拥有略高的颧骨和明显的眼袋。
王志培说:“这个东西具体什么用途我不知道,但感觉很新鲜。应该让小孩们来看看,能启发小孩的思路,这应该是展览的意义。”
北京城市学院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郑兴溢,这几天一直呆在一个小黑屋里“放风筝”。他是一名展览志愿者,负责管理作品《放风筝的人》。屏幕上有一只传统样式的风筝,背景是水墨风格的村庄绿树、桃花流水。“放风筝”由一系列虚拟动作完成:双手高举,风筝放飞;右手上下挥动,风筝飞远;双手在胸前打转、模拟收线动作,风筝拉近。该作品的作者认为,生活节奏加快,活动场地所限,放风筝的人越来越少。作者希望借助这个作品,实现风筝的室内放飞,以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中国科技馆之外就是开阔的奥林匹克公园,一年四季都不乏放风筝的人,但显然人们对“室内放风筝”更充满好奇,郑兴溢一上午都忙着讲解和示范。“这件作品运用了微软的KINECT技术。现代人拿鼠标厌烦了,就可以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来玩游戏。”郑兴溢说,“艺术以前都是静态的,比如绘画、雕塑,不是专业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但是艺术和科学结合后,应用面会更广,大众也能参与进来。”
来自荷兰的作品《爱面子》,观众只要站在摄像头前,用手轻轻抚摩自己的脸庞,触摸到的部分就会被保留,并与之前参与者的面部影像融合,于是,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张多人混合而成的面孔。也许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充分领会到作者关于“社会信任、隐私与情感交流”的作品意图,但他们都十分愿意把自己面孔的一部分与陌生人融合。屏幕显示,已经有456人参与了这项仪式,还总有不少排队者等着。
由于是国际作品展,来自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作品同台参展。即使不看标签上的作者国籍,东方美学的特质也在对比中十分明显。
《空窗子》是一件把2000多年前的庄子和现代科技的脑电波感应器相结合的作品。观众戴上装有感应器的“头带”,木格花窗式样的电子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只蹁跹欲飞的蝴蝶;根据观众的脑电信号,蝴蝶在竹林中穿梭,观众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眨眼频率也会影响蝴蝶的飞行轨迹;而当蝴蝶达到终点后,屏幕上的一切又再次消失了。“庄周梦蝶,焉知是梦?”作者在“作品介绍”的结尾这样写道。如果观众不了解“庄周梦蝶”的典故,在体验作品时就会少了许多哲学思考。
学绘画的张先生对每件作品都看得非常仔细,“从观念、材料到艺术形式都能给我一些启示,对我的专业有一定帮助”。但他觉得中国的作品在科技层面上似乎略显薄弱:“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很多还是与传统材料有关,比如蚕丝、棉麻等纤维,科技含量比较低。”张先生最喜欢来自荷兰的作品《海滩怪兽》,“艺术形式感很强,材料是轻巧的塑料管,还能引发对人与动物基因转换等问题的思考。”
姜申说:“把中外作品放到一起,是希望起到双向交流的作用,双方在创作理念、材料等方面都有差异。有的中国作品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比如《放风筝的人》,原本设想是三维的,后来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只做成了二维,立体感会差一些。但有的中国作品让国外艺术家也赞叹不已,比如《自然的另种状态》,已经被欧洲的一家艺术中心收藏。”
《自然的另种状态》是一幅画在电子屏上、不断变幻的水墨长卷。当人们经过电子屏前,摄像头就会捕捉到人的剪影并显示在屏幕上,人影就成为了水墨画的一部分,画面会随着人的不同动作幻化出溪流、云霞、山川、鸟兽。该作品的作者金江波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码艺术系的学科带头人,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水墨画是东方美学的载体,包含了古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这件作品借助摄像头识别、多媒体传感等技术手段来表达山水与人的互动,帮助人们变‘阅读’为‘参与’,也许能更自觉地解读传统美学。”
随着打火机不断点火的“噼啪”声,科技馆的一面墙上正升起一团团热烈绚丽的烟花。这是瑞士艺术家的作品《点燃我的激情》,观众只要点燃一根火柴或者打火机,数码烟花就能在观者头顶生成,并配有不同的声效。
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尼古拉先生让随行翻译对记者说,展览很有趣,可是没有俄语介绍,有些作品看不太明白。不过,他的小女儿,一位梳着金黄色及腰长辫的小姑娘,正静静地坐在墙对面,仰头望着烟花,眼睛里反射出烟花的光芒,这不需要语言。